关于紫茶,看这一篇就通透了

提问:?为什么陆羽《茶经》说紫茶好 , 而茶学教科书又说紫茶不好?紫娟、紫芽有什么区别??紫茶 , 顾名思义 , 紫色的茶 。?这是一个值得讨论的话题 。通过紫茶 , 我们能贯穿历史 , 回看自身所处何处 。?《茶经》为什么说紫者为上??陆羽《茶经》中记载“茶者 , 紫为上 , 绿者次之” , 这也被广泛地用在当今各式广告中 。?而当代制茶认知中 , 紫茶又是被嫌弃的 。因为紫茶一般偏苦涩 。?在茶学教科书《制茶学》、《茶叶生物化学》中都有明确记载 , 紫色芽叶不利于茶叶品质的形成 。△第三版《制茶学》的记载 。?划线处:“茶叶中另一种水溶性色素是花青素 , 茶叶中的紫芽叶也是花青素所致 , 在绿茶加工中紫芽叶对品质是不利的(香气低、滋味苦、叶底暗、呈靛青色) 。”△《茶叶生物化学》的记载 。?划线处:“含量较高的紫色芽叶制成绿茶 , 品质较差 , 汤色发褐 , 滋味苦涩 , 叶底靛青 。若加工红茶 , 则汤色叶底乌暗 , 品质也较差 。”?李泽厚先生认为原始的审美意识不是观照或者静观 , 而是狂烈的活动过程 。?我非常赞叹这种观点 。如果不去考察历史上的物质基础 , 空谈审美 , 是荒谬的 。?《茶经·五之煮》中这样写到:“初沸 , 则水合量 , 调之以盐味” , 意思就是煮茶的水开始沸腾时 , 就按照适当的量加盐 。?唐代茶是煮的 , 还要加盐 。有点像菜汤 。这种喝法和“茶者 , 紫为上”这样的审美有什么关系呢??紫色的茶之所以是紫色 , 是因为花青素含量高 。花青素本来是苦涩的 , 但花青素是一个糖苷结构的物质 , 在盐水中煮会被破坏 , 进而剥离出一些单糖 。?最终煮好的茶汤反而更醇厚 。所以 , 紫色的茶加盐煮饮比绿色的茶有优势 。?因此 , 古今审美没有颠倒 。古人也喜欢喝更甜醇的茶 。?为什么今天有人追捧紫茶??用今天的绿茶审美来对待紫茶 , 就稍显苦涩了 。那为什么今天还有人追捧紫茶??一方面 , 是商家对花青素抗氧化功效的大力宣传 。于是有了消费者以保健治病为目的的购买 。?另一个方面 , 是因为花青素本身就是糖苷类物质 。这类物质对普洱茶的后期转化有着核心作用 。如果用较长的时间尺度去衡量普洱茶品质 , 花青素含量会变成一个加分项 。?需要补充强调:一般紫色植株光合作用能力较弱 , 能量物质合成较少 。同等条件下 , 绿芽要比紫芽好的可能性大一点 。?可以这么理解:在其它内含物质等同的情况下 , 多一点花青素 , 从拉长时间尺度的普洱茶审美来看 , 会加分 。?所以紫茶于普洱茶审美到底好不好 , 不是能泛泛下定论的 。?紫娟和紫芽有什么区别??从概念指向来严格划分 , 紫娟主要是指茶树品种 , 可以算作是紫芽的一种 。因为紫芽主要是泛指紫色的芽叶;(本文所提紫芽是指除紫娟之外的紫芽)?从内质上讲 , 紫娟和紫芽呈现紫色都是因为花青素 。但是含量不一样 , 紫娟要高得多 。?紫娟是无性系良种 。?80年代 , 茶科所一位老先生在南糯山偶然发现了一株芽叶全紫的茶树 。于是采集回来扦插培育 。当时紫茶不受重视 , 未见影响 。?后来在茶科所所长张俊的推动下 , 这棵紫色单株发展成为了如今云南茶叶的代表性良种——紫娟 。?现在想种紫娟 , 得去茶科所买苗 。?紫芽则是广泛存在于群体种茶园里的变异植株 , 在阳光暴晒处出现的概率较大 。?这是因为植物光合作用需要蓝光和紫光 。阳光过于充分的地方 , 植株就有条件长出紫色芽叶来减少过多的紫光吸收 。?紫色芽叶因为不吸收紫光 , 紫光反射到视网膜 , 人们的视觉就呈现紫色 。△紫娟是指茶树品种△紫芽泛指紫色的芽叶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