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孟英与温病学说
王士雄(1808~1868年? , 一说1863年) , 字孟英 , 号梦隐(一作梦影) , 又号潜斋 , 别号半痴山人 , 睡乡散人、随息居隐士、海昌野云氏(又作野云氏) , 祖籍浙江海宁盐官 , 迁居钱塘(杭州) 。 中医温病学家 。 其毕生致力于中医临床和理论研究 , 对温病学说的发展作出了承前启后的贡献 , 尤其对霍乱的辨证和治疗有独到的见解 。 重视环境卫生 , 对预防疫病提出了不少有价值的观点 。 其子王聚奎曾在太医院任御医 。
温病传变 , 叶天士有“逆传心包”之说 , 但语焉不详 。 王孟英对此曾作阐述 , 谓传心包称逆 , 是相对于传胃入气称顺而言的 。 在肺之邪 , 能下行传胃 , 是从腑出腑 , 为有出路 , 是谓顺;不移胃而传心 , 是从脏传脏 , 邪无去路 , 内蕴滋变 , 是谓逆 。 他还指出“若不下传于胃 , 而内陷于心包络 , 不但以脏传脏 , 其邪有气分(此处指肺之气)入营 , 更进一层矣 , 故曰逆传 。 ”说明邪从肺入心 , 由卫入营 , 均为逆转病变 。 论伏气温病 , 王孟英阐发说:“起病之初 , 往往舌润而无苔垢 , 但察其脉软而或弦 , 或微数 , 口未渴而心烦恶热 , 即宜投清解营阴之药;迨邪从气分而化 , 苔始渐布 , 然后再清其气分可也 。 伏邪重者 , 初起即舌绛咽干 , 甚有肢冷脉伏之假象 , 亟宜大清阴分伏邪 , 继必厚腻黄浊之苔渐生 , 此伏邪与新感先后同处 。 更有邪伏深沉 , 不能一齐外出者 , 虽治之得法 , 而苔退舌淡之后 , 逾一二日 , 舌复干绛 , 苔复黄燥 , 正如抽丝剥茧 , 层出不穷 , 不比外感温邪 , 由卫及气 , 自营而血也 。 ”对伏气温病的复杂传变现象 , 描绘得清晰如画 。 对温病邪留气分证的治疗 , 叶天士主张“法宜益胃 , ”何谓益胃?却没有细说 。 王孟英从气机的畅达和顺析理 , 谓“益胃者 , 在疏渝其枢机 , 灌溉汤水 , 俾邪气松达 , 与汗偕行 。 ”订正了章虚谷等拘泥于字面 , 以补益胃气释理的错误 。
王孟英论温 , 善辨六气 , 而对暑热尤有发挥 。 他认为暑即热 , 同属于阳 , 两者同气 , 但以热之微甚为异 。 此说澄清了人们对暑的属性的一些模糊认识 。 据临证所见 , 暑天时病 , 有因野外劳作感受暑邪而得 , 也有因避暑反被寒伤所致 , 前人曾立阴暑、阳暑之名加以区别 , 其初衷是为了区别施治 , 无可非议 , 但取名不当 , 概念不清 , 往往造成误解 , 混乱投药 。 针对这一客观实际 , 王孟英指出 , 暑性纯阳 , 绝不能冠以“阴”字 , 所谓“阴暑”者 , 实即夏月伤于寒湿 , 不能属于暑病的范畴 。 这对区别寒、暑性质和概念 , 正确辨治 , 有着实际意义 。
此外 , 在王孟英之前 , 许多医家都认为暑必兼湿 。 针对此说 , 他指出 , 暑与湿 , 一为天气 , 一为地气 , 迥然二气 , 虽易兼感为病 , 但绝不能因此而说暑中必定有湿 , “论暑者 , 须知为天上烈日之炎威 , 不可误以湿热二气并作一气始为暑也 , 而治暑者 , 须知其挟湿为多焉 。 ”这一论点 , 对于认清暑邪的性质和暑病的治疗都是大有裨益的 。
【王孟英与温病学说】
推荐阅读
- 电动牙刷声波式与旋转式哪个好
- 党参酒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有哪些?
- 关于三七酒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你了解多少?
- 药酒的功效与作用 喝药酒有什么好处?
- 【苗木】花卉苗木的防寒抗冻技术与救灾措施
- 【金钱草】中草药金钱草的功效与作用及主要产地介绍
- 【副作用】松花粉有什么副作用?松花粉的功效与作用介绍
- 麦冬与什么泡水喝最好 麦冬泡水你能喝吗
- 【有毒】桔梗有毒吗?桔梗的功效与作用和毒副作用介绍
- 【播种】牛皮杜鹃播种种植方法与栽培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