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门医派温病学代表人物有哪些?( 二 )


 
吴有性《瘟疫论》2卷是有关瘟疫的源头性著作 。 , 《清史稿》卷《艺术传一》称:“古无瘟疫专书 , 自有性书出 , 始有发明 。 其后 , 有戴天章、余霖、刘奎 , 皆以瘟疫名 。 ”又云:“崇祯辛巴岁 , 南北直隶、山东、浙江大疫 , 医以伤寒法 , 治之不效 。 有性推究病源 , 就所历验著《瘟疫论》 。 ”经过临床精心观察 , 他认为瘟疫之病因 , 与伤寒之邪由肌肤表面由表及里“自阳至阴 , 以此而深”的传播有所不同 。 瘟疫由口鼻而入 , “其邪在不表不里之间”是一种不能见、闻、触到之“疠(戾)气” , 疠气不止一种 , 故称“杂气” 。 某种杂气可使人患某种传染病 , 各种疠气均有其“特适”性(特异性) 。 阐述了瘟疫系戾气从口鼻而入 , 伏于募原 , 其邪在半表半里之间 , 其传变有九 , 辨证治疗和伤寒不同 , 首次明确指出了其传播途径可以是看不见、闻不到也摸不到的空气 , 即呼吸道传播 。
 
· 温病学的奠基者--叶天士
 
叶桂(1666-1745) , 字天士 , 号香岩 , 别号南阳先生 。 江苏吴县(今苏州)人 。 清代著名医学家 , 四大温病学家之一 。 祖籍安徽歙县 , 其高祖叶封山迁居苏州 , 居上津桥畔 , 故叶桂晚年又号上官老人 。 主要著作有《温热论》《临症指南医案》《未刻本叶氏医案》等 。
 
《温热论》 , 为温病学的奠基之作 。 叶天一不仅干温热创见非 , , 对湿热证治亦有精辟立论 。 他认为内外湿相合在湿热类温病的发病中起决定作用 , 分析其说 , 实将湿热类温病的外因及证候细分为温热挟湿证和湿热证两种 , 指出湿热证的主要病位在脾胃三焦 , 发展变化有伤阴伤阳两种机转 , 重视辨舌察 , 并据此确立治法 。 治疗上 , 强调要分解湿热 , 而突出“以湿为本治”的原则 , 倡导祛湿当治从三焦 , 分消上下 , 尤其重视淡渗利小便以除湿;同时告戒治湿还须重佐理气 , 气畅湿易散 。 此外 , 要兼参体质 , 顾护阳气 。


《温热论》记录了叶氏对温热病论述的精华部分 , 重点分析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的传变规律 , 温热病的病理和“在卫汗之可也 , 到气才可清气、入营犹可透热转气、入血直须凉血散血”的治疗原则 , 创立卫、气、营、血的辨证体系 , 介绍温热病察舌、验齿和观察斑疹、白痦的诊法等内容 。 此书对后世的影响很大 , 吴鞠通接受了叶天士《温热论》的学术思想和医疗成就才有可能产生《温病条辨》 , 其中的一些学术见解直到现在仍为临床医家所重视 。
 
叶氏则首次单述了温病发生发展规律 。 他明确提出“温邪”是导致温病的主因 , 突破了传统的“伏寒化温”的认识范围 , 彻底摆脱了热病皆伤寒的束缚 , 这就从根本上划清了温病与伤焦的界限 。 叶氏接受吴有性邪从口鼻而入的观点 , 概括新感温病的受邪途径是“温邪上受 , 首先犯肺” , 其传变规律为邪如不外解 , 可由肺卫顺传阳明或逆传心包 , 这与伤寒之邪按六经传变不同 , 特别是“逆传心包”理论 , 是对温病传变规律认识的一大创见 , 亦是对《伤寒论》六经传变理论的一大突破 , 其意义不仅仅在于是理论上的重大突破 , 更重要是为温病危重急症的治疗独辟蹊径 , 拯救了众多垂危病人的生命 。


叶氏在对温病整体认识基础上 , 创立了卫气营血辨证论治理论体系 , 他指出温病的病理变化主要是卫气营血的病机变化 。 其各自证候表现为:邪在卫分则见发热 , 微恶风寒 , 无汗或少汗、头痛、咳嗽、口渴、脉浮数等肺卫证;邪在气分则见身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口渴欲饮、苔黄燥、脉滑数等里热证;邪入营分则见烦躁不安 , 夜甚不寐、斑疹隐现、舌质红终等热损营阴和心神被扰证;邪在血分则见身热、吐血、衄血、便血、斑疹透露、舌质深绛等热盛动血证 。 提出“卫之后方言气 , 营之后方言血”的传变顺序规律 , 并据此确立了“在卫汗之可也” , 治宜辛凉透解:“到气才可清气” , 治宜辛寒清气:“入营犹可透热转气” , 治宜清营泄热 , 药用“墨角、玄参、羚羊鱼等物”:“入血就热耗血动血 , 直须凉血散血” , 治宜凉血活血、清热解毒 , 药用“生地、丹皮、阿胶、赤芍等物”的温病治疗大法 。 可见 , 叶氏的卫气营血理论 , 与仲景以营卫解释风寒表证病机 , 并作为调和营卫辛温解表的立法依据 , 用气血来解释部分病证的病位、病机的意义很不相同 , 与《内经》只提出卫气营血的概念、功能 , 更是理论上质的飞跃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