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七】三七


三七五加科人参属多年生草本 。 又名田七、山漆、人参三七、金不换 。 根和根状茎供药用 。 产于中国广西百色地区和云南文山州,四川、湖北、江西等省亦有种植 。 印度北部和越南有零星分布 。 现野生三七已少见,多为栽培 。 株高30~60厘米 。 主根粗壮肉质,倒圆锥形或短圆柱形 。 茎直立,不分枝,有横卧的肉质根状茎 。 掌状复叶3~7枚轮生茎顶,小叶通常5~7片 。 伞形花序单个顶生,夏秋开黄绿色小花 。 核果浆果状,近肾形,成熟时红色,俗称“红子” 。 种子1~3粒,扁球形,色白 。
三七的主产区一般地处海拔700~1600米,那里气候温和,冬暖夏凉,具较疏松肥沃的微酸性红壤或棕红壤土 。 用种子繁殖,在11月进行单粒点播,每亩 播种7~10万粒 。 播后约3个月出苗,生长1年后的幼苗称“子条”,可以在12月定植,每亩种1.5~2万株 。 一年生苗仅有1枚复叶,二年生苗有2~3枚复叶,并开始产生花蕾,除留种植株外,从二年生苗开始,每年均需在抽薹孕蕾时摘除花薹,以提高根的产量和质量 。 三七是喜阴植物,忌烈日照射,需搭荫棚、筑围篱,并根据季节和不同生长发育阶段的需要调节透光度和温、湿度 。 主要病虫害有炭疽病、立枯病、根腐病、蚜虫等 。 定植后3~5年间根内有效成分累积速度较快,因此采收年限以不低于4~5年为宜 。 未开花前挖取的称“春七”,质量较好,摘去花薹后10~11月采挖则更好 。 采收成熟果实后挖取的称“冬七”,质量较差 。 根经烘、晒及反复揉搓后成为干燥的商品 。 剪下的根状茎称“剪口”,支根称“筋条”;须根称“绒根”,亦可药用 。
三七根总皂苷含量在6.1%以上,最高达14.9% 。 已分离出多种皂苷,其中人参皂苷□和□的相对含量尤高 。 还含黄酮类、甾醇类及脂肪油、挥发油等 。 此外,还含止血活性成分田七素 。 三七根作中药有止血、散瘀、消肿、定痛、抗炎等功效,可治跌打损伤、产后瘀阻、崩漏、经闭及各种出血症 。 20世纪初中国云南省制成驰名的珍贵成药“云南白药”,三七为其主要成分 。 产地还利用茎叶制成“三七膏”,作滋补强壮剂 。 三七花晒干作茶饮,制成冲剂可治疗高血压 。
【【三七】三七】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