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仙鳞茎干腐病【别名】水仙鳞茎基腐病,漏底病 。 【分布】福建、上海、合肥及浙江舟山等地 。
【症状】水仙鳞茎腐烂病多发生于鳞茎基部和根部 。 叶片上初起为小而不规则的褐色病斑,后即扩大,病斑干燥,后期病部表面生白色或粉红色霉层;鳞茎发病,起初为根盘部位出现褐色斑,并向上迅速穿越鳞茎向内部蔓延,但也可横向扩展;抗病品种的鳞茎,腐烂呈条状,腐烂组织为深褐色或紫褐色,鳞片中间出现白色或粉红色的菌丝体 。 后期病球肉质鳞片呈干腐海绵状剥落 。 田间鳞茎发病时,随病害发展,叶片由叶尖向下失绿变黄,直至全株枯萎 。 贮藏期间,球根根部开始变褐、腐败,末期肉质部分干腐海绵状剥落,有时也坚硬如石;病轻的鳞茎再次种植时,长出的植株矮化,叶短或浅黄绿色,很少或无根生长,不久枯死 。
【病原】病原为真菌.水仙尖镰孢(Fusarium oxysporium f.narcissi) 。 半知菌亚门,丝孢纲、瘤座孢目、瘤座孢科、镰刀菌属 。 病菌的无性孢子有大型镰刀形的分生孢子,小型椭圆形的分生孢子和圆形的厚垣孢子 。 以三种孢子进行侵染传播 。
【发病规律】病菌以菌丝体和厚垣孢子在带病鳞茎、病残体、病根或土壤中越冬,度过不良环境 。 从昆虫咬伤和机械伤口侵入,也可直接侵入健康根系 。 适宜病菌侵染的土壤温度为23-32摄氏度,最适为28-30摄氏度,低于13摄氏度,病菌很难侵染 。 降雨的地表径流,灌溉水流等可使病菌在田间传播 。 鳞茎的挖掘、清洗和分级等操作过程,若将病、健鳞茎混在一起,将大大增加感染的机会,水仙挖掘时损伤多则容易发病 。 土壤偏酸,多雨潮湿,粘重积水 。 氮肥过多,都有利于病害的发展与蔓延 。 5月上旬至收获期是病害发展盛期 。 贮藏场所通风不好容易感病;种植有病鳞茎时发病重;连作发病重 。
【防治方法】
【【水仙】水仙鳞茎干腐病】(1)园艺防治:收获后,贮藏前,种植时仔细检查,剔除有病鳞茎并销毁,或剥去腐烂鳞片 。 挖掘、挑选和分级时避免产生伤口,并迅速干燥 。 鳞茎贮藏于干燥、阴凉、通风的场所;进行轮作 。
(2)药剂防治:播种前种球消毒可用40%甲醛120倍液浸种3.5小时,或50%多菌灵500倍液浸种12小时,或50%苯来特浓度为(1 000~2 000)×10-6液浸泡20~30分钟 。
推荐阅读
- 【水仙】水仙茎线虫病
- 【水仙】水仙鳞茎贮藏期曲霉和青霉病
- 【葡萄】葡萄霜霉病
- 【牵牛花】牵牛花白锈病
- 【秋海棠】秋海棠斑纹病
- 【营养】红根菠菜的营养价值和食用方法
- 【花】秋海棠黄斑花叶病
- 【大丽花】大丽花轮斑病
- 【大丽花】大丽花青枯病
- 【大丽花】大丽花线虫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