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卉大全】野菊嫩茎的组织培养二


野菊嫩茎的组织培养二试验方法

2.1野菊嫩茎的选择

试验材料在2007年10月29日上午10:00采取 。 选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野菊植株, 从新分生的枝条上剪取幼嫩带尖茎部15cm左右, 作为外植体使用 。

2.2野菊嫩茎的处理

将剪取的嫩茎带回实验室, 将茎上的叶片连带叶柄一同剪掉, 但叶柄基部留下5mm以保护侧芽, 避免侧芽在灭菌过程中受损 。 将去掉叶柄的嫩茎剪成长约2cm左右的小段 。 放在脸盆中用流水冲洗约5min, 再用稀释的洗洁精漂洗约10min, 最后用流水洗净, 放人灭过菌的三角瓶中以待灭菌 。 灭菌时, 将75%的酒精倒人盛有嫩茎小段的三角瓶, 接着倒出进行表面灭菌, 而后用0.1%的升汞溶液灭菌3min, 最后用无菌水冲洗3一4次, 在超净工作台上将其接种于培养基上 。

2.3培养基的选择

由于野菊花同观赏菊花同科同属, 据资料介绍, 用于菊花培养的培养基有:ms、white、n6、b5等, 一般采用ms为基本培养基, 添加各种激素进行培养图 。 诱导培养基为:ms十ba1mg/l+naa0.lmg/l,ph为5.8左右, 培养的温度范围是24一26℃, 光照强度是1500一300olx, 每天照光约12h 。 继代培养基为ms或ms+ba0.2mg/l十naa0.5mg/l的培养基上 。 生根培养基为1/2ms十naa0.1mg/l 。 另外, 各培养基中均加琼脂粉5.5g/l, 蔗糖30g/l.

2.4组培苗练苗

将瓶苗移出培养室, 放在准备室内, 打开瓶口封口, 将瓶苗室温放置2一3d后, 进行移栽 。 将实验田翻耕, 使耕作层土层疏松, 整理出畦 。 在土壤上面铺一层约5cm的蛙石, 浇透水 。 将小拱棚支架搭好备用 。 将双斜面小棚打成屋脊状或三角形, 拱棚南北走向, 中间设一条拉杆, 可起到坚固抗风的作用阁 。 一般棚内相对湿度可达70%~100%, 白天通风时, 棚内相对湿度可保持在40%一60%;夜间密闭时可达到90%以上 。 棚内地温比露地高5一6℃, 有利于再生苗的生长和提高再生苗成活率 。 当瓶苗根长至2cm左右时, 用镊子轻轻取出, 用流水将瓶苗根部的培养基冲洗干净, 然后栽在准备好的蛙石中, 随后用喷壶浇一遍透水, 将棚膜罩上, 以水压边 。 白天气温过30℃时用遮阳网遮荫 。 驯化过程中通过通风、遮荫、洒水使棚内温度白天保持在25℃左右 。 待白天气温稳定在28℃以上, 生了新根约3cm时, 可去膜移栽 。 3结果与分析

3.1野菊嫩茎侧芽的诱导及生长状况

接种后第2天, 野菊嫩茎外观呈嫩绿色, 水渍状, 与灭菌前无异 。 未发现染菌 。 第3天野菊嫩茎体表有针尖般小黑点, 极少部分腋芽已开始萌动, 部分叶柄有于枯现象, 未发现染菌 。 第4天大部分野菊嫩茎体表水渍状消失, 留有顶芽和侧芽的饱满嫩茎上的芽开始生长 。 部分叶柄短的嫩茎上部有褐色水渍状现象, 这部分芽未萌发 。 第5天野菊嫩茎体表水渍状消失, 叶柄大部分干枯, 侧芽萌发在90%以上, 大小如小米粒的一半, 茎尖幼叶有展开迹象 。 第6天野菊嫩茎茎尖幼叶已展开, 侧芽大部分萌发 。 第8天后多数芽已展开, 茎段上黑点明显 。 第9天幼芽生长良好, 但展开的叶片边缘有焦枯现象 。 第10天后部分茎尖呈水渍状, 生长好的, 叶片已完全展开, 翠绿, 叶面干燥 。 大部分芽生长良好, 部分抽出了嫩枝(注:黑点为灭菌过程中升汞对其体表的损害;继代转接一次, 培养基为ms+ba0.2mg/l+naa0.5mg/l) 。

3.2野菊嫩茎的继代增殖培养

当茎尖及腋芽萌发生长, 长到距离瓶口约1cm, 即高约6~7cm时可进行增殖培养 。 嫩茎生长一段时间后, 下部可分化出大如黄豆的棕褐色组织, 但芽少有分化 。 将嫩茎上诱导萌发的腋芽切成数段, 每段带1芽1叶, 进行短枝接种增殖培养 。 将其基部插人ms或ms+ba0.2mg/l十naa0.5mg/l的培养基上, 约4周后腋芽长成小植株 。 3.3瓶苗的诱导生根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