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血器多久更换一次,2021最新版临床输血指南


医院放针头的锐器盒 , 多长时间更换一次输注全血、成分血或生物制剂的输血器应多久更换
成份输血与输全血相比有以下优点:(1)纯度高 , 疗效好 。 血液通过提纯得到高浓度、高效价、容量少、疗效高的有关成份 。 例如:每立方毫米全血中含血小板10—30万 , 对ml小板减少引起的出血至少需输入3000ml新鲜血 , 才能使血小仍提高到1L—血所需水平 。 而成份输血可使这3000ml全血中的血小板浓缩到300—350m1血小板浓缩液中 , 就能起到止血的效果 。 同时这3000ml全血中的其它成份可用于其它病人 。 (2)输用安全 , 副反应少 。 成份血有效成分浓度高 , 其它成份少 , 因此可减少由于输注全血而发生的过敏反应等的可能性 。 (3)稳定性好 , 便于保存和运输 。 (4)综合利用节约用血 。 提高了血液的利用价值 。 成份输血原则(1)白细胞、血小板:不是非输不可(如感染失血无法控测)的情况下一般不输 , 不宜少量多次 , 应一次足量 , 以达到预期效果 。 (2)对于非贫血病人急性失血的输血:失血量低于血容量的30%一般不需要输血 , 只补充胶体和晶体溶液 。 失血量达血容量30—50%输代浆血或浓缩红细胞十晶体、胶体溶液 。 失血量达血容量50—80%输全血十白蛋白液失血量达血容量80%以上:输全血十白蛋白液十新鲜冰冻血浆十血小板浓缩液 。 (3)对于其它病人的输血应要根据病人对失去6K液成份的恢复能力和所输成份的寿命 , 掌握缺什么成份补什么成份的原则 , 绝不可千篇一律输全血 。
为什么输血完毕,如需继续输液,应更换输血器2013年12月 , 卫生部发布“用药十大原则” , 其中 , 第二条明确规定“遵循能不用就不用、能少用就不多用 , 能口服不肌注、能肌注不输液的原则” 。 除此之外 , 国家层面并没有出台其他输液政策 。
江苏省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工作通知》 , 提出2016年7月1日起 , 全省二级以上医院(除儿童医院)全面停止门诊患者静脉输注抗菌药物;今年年底前 , 全省二级以上医院(除儿童医院)全面停止门诊患者静脉输液 。 江苏省成了全国第一个全面叫停门诊输液的省份 。
扩展资料:
门诊不提供输液 , 是国际医务惯例 , 这个常识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国人熟知 。 然而在我国 , 不仅大医院门诊和社区诊所提供输液服务 , 就连一些乡下的赤脚医生也都提供上门输液服务 。
在挥之不去的利益诱惑面前 , 许多医院和医生从输液中赚得了利益 , 不幸的是 , 整个社会却付出了人均每年输液8瓶、全国每年输液104亿瓶次的代价 , 这个代价显然不只是就医成本上扬的简单问题 , 更包括抗生素滥用导致了国人免疫力下降的灾难 。
制止输液过度、抗生素滥用 , 仅靠卫生部门发布所谓用药原则远远不够 。 尤其是在当下体制之下 , 仅仅靠医院和医生自觉来减少输液 , 是不现实的 。
因此 , 加强对医院的输液管控 , 需要更多的制度设计和监督落实 。 而江苏省用政策一刀切的做法 , 此时就显得十分给力 。 那么 , 其他省份和地区 , 包括一些医院 , 都应该积极主动地革掉“门诊输液”的命 。
参考资料来源:

医用器材有哪些医疗设备不断提高医学科学技术水平的基本条件 , 也是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 , 医疗设备已成为现代医疗的一个重要领域 。 医疗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仪器的发展 , 甚至在医疗行业发展中 , 其突破瓶颈也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
医疗设备是指单独或者组合使用于人体的仪器、设备、器具、材料或者其他物品 , 也包括所需要的软件 。 对于人体体表及体内的治疗效果不是通过药理学、免疫学或者代谢的手段来获得 , 而是医疗器械产品起到了一定的辅助作用 。 在使用期间 , 旨在达到下列预期目的:对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监护、缓解;对损伤或者残疾的诊断、治疗、监护、缓解、补偿;对解剖或者生理过程的研究、替代、调节;妊娠控制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