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属于哪里,南阳为什么属于河南( 五 )



千百年来 , 它体现着南阳地区人民的精神世界 。 表达了他们的思想感情和愿望 。 同时 , 也创造了抒发人民喜怒哀乐之情的各种艺术表达方法 。 不仅对研究我国民族间音乐具有重大价值 , 而且 , 对研究社会、民族、地理、历史、语言、文学以及风俗习惯等……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

近年 , 南阳地区 , 在民族民间音乐整理、研究、编辑、出版等方面 , 在各级有关领导和全体编辑人员共同努力下 , 成绩卓著 。 《南阳民间歌曲集成》问世 , 在民歌采风史上是空前的 , 它一方面把民歌的社会风情 , 音乐风格以及歌词的完整性溶为一体 。 并根据南阳地区民歌体裁和形式发展完善 , 把南阳地区民歌分为:号子类、山歌、田歌类、灯歌类、小调类、叫卖类 。 叙事类及其它 , 共八类 , 这是比较符合实际情况的 , 另一方面 , 以内容和题材 , 又较全面的反映本地区的历史、社会、民族、文化、生产斗争和生活、风俗等各个侧面的人民生活风貌 。 它不仅是研究本地区社会、文化、历史、民众、文学、美学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的参考资料 , 同时 , 也是音乐家 , 作曲家、歌唱家、和广大音乐爱好者珍贵的案头工具书 。

南阳 , 位于豫西南鄂、豫、陕三省交界处 , 地位特殊 , 民间歌曲又有数千年的积蕴 , 又分布在宽约110公里 , 长约150公里的十三个县(市) , 有山歌、号子、田歌、小调、灯歌、儿歌、以及风俗歌、叫卖调等 , 品种繁多 , 风格多样 , 各异 , 其区划自然呈现出纷杂多变的局面 。 所以 , 在探讨分析南阳地区民歌的色彩区划分区、流传以及风格特征等 , 拙意在开拓以往研究领域 , 不单把民歌视为孤立的文化 , 更着眼于同本民族(南阳地区主要是汉族)的历史文化、自然、社会间的多方联系 , 特别是把它根植于它的土壤 , 即文化背景 , 看作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 并吸收广泛的地理、文化、考古学、民族学、民俗学以及语言、宗教等方面的研究成果 , 进行整体研究和综合分析 , 从而提示出南阳地区民歌的流布、风格特点及其全貌 。 从中吸取陈述乐思的科学方法 , 学到表达中国人民思想感情的民族音乐语言的思维方法和表现手段 , 这无疑对宏扬民族音乐文化优秀传统 , 振兴民族音乐 , 使中华民族音乐走向世界 , 也是一件十分有意义的工作 。

地理特点

特定的地理自然环境 , 是人类自下而上并进而发展生产的先决条件 , 也是不同种族 , 不同地区的文化传统、文化面貌产生和形成的基础 。 正由于自然条件、物质生产和人民生活的千差万别 , 才深刻的影响到传统文化面貌的千姿百态 , 五彩纷呈 , 民间歌曲作为传统文化的一种类别 , 因受地理自然条件的影响 , 在体裁、歌种、风格等方面也呈现着明显的地区差别 。 在西北黄土高原这一特殊环境下形成的民歌----脚夫歌 , 音调高亢、奔放、激愤、感慨 , 甚有凄苦之情 。 但在江南水乡 , 可以听到稻区普遍流传的各类婉转秀硕的秧田歌曲 。 南阳亦然 。 西部山区浙川县的那种歌调激越、高亢而又朴实“淅川锣鼓曲”与东南部桐柏县月河的那种歌调悠扬节奏舒缓而自由的桐柏山歌、秧田歌形成鲜明的对照 。 可见 , 地理环境、自然条件因素 , 对民歌风格特征的影响是多么深刻 。 这正是要研究南阳地区民歌的流布及全貌 , 就必须首先研究、分析南阳地区的自然地理条件的主要原因 。

构成地理环境的主要因素是山脉、河流、地形和气候 。 山脉对于文化的形成与传播常常起着阻碍和分割作用 , 在很多情况下 , 自然区域与音乐(民歌)区域相符合 , 还可以说这一自然障碍 , 影响着音乐文化(民歌)的界线 。 南阳西部的秦岭 , 与北部的伏牛山脉以及东南部的桐柏山和淮河 , 在“中原氏族文化中心”与“江汉氏族文化中心”之间 , 划分了一条天然界限 。 使我国南北在自然景观和文化景观上 , 显示出明显的差异 。 使陕南民歌 , 豫西北民歌 , 豫西南(南阳)民歌 , 鄂西北部民歌都有着自己独特风格特征 。 河流 , 对我国文化影响最深的莫过于长江、黄河两大水系 , 它自然的把我国文化分为南北两大系统 。 南阳虽地处中原 , 但境内的丹江、白河、唐河三条水系入湖北在襄樊注入汉水 , 属于长江水系 。 淮河源头在桐柏山下 , 东流经信阳入安徽 。 以上 , 因山脉走向使南北水系不同 , 气候不同 , 植被不同 。 反映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习俗、语言以及气质、风格特征也不相同 。 但还应看到 , 水 , 作为一种背景 , 它对文化形成的影响却不相同 , 往往不是天然界限 , 相反 , 在民族民间文化流传过程中 , 它倒成为一种自然交流的渠道 。 汉水支流丹江号子的风格特点与汉水船工号有着许多共性 , 就是例证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