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山的传说有哪些( 七 )


秦始皇慌忙品尝了一口 , 连声说:“好茶 , 好茶!请问村姑姓甚名谁 , 为何独自一人在此卖茶?”
三公主见问 , 脸上顿生愁云 , 答道:“奴家名叫海姑 , 家住在南山之下 , 只因为家境贫寒 , 生活所迫 , 不得已才在此抛头露面 , 卖茶糊口 。 ”
秦始皇一听 , 心里更加高兴 , 便说:“我是当今皇上 , 你只要随我进宫 , 保管你穿的是绫罗绸缎 , 吃的是山珍海味!”
三公主一听 , 故作惊讶之色 , 继而又摇了摇头 。 秦始皇一看 , 急了 , 忙说:“我还可以给你造一座最美丽的宫殿 , 任你游玩消遣!”
三公主还是摇了摇头 。 秦始皇更加着急 , 又说:“我的美人儿 , 你究竟要什么呢?只要你抹掉脸上的愁云 , 露出笑容 , 要什么我都给你 , 你快开口吧 , 不要急煞孤王了 。 ”
三公主见秦始皇总是握着那根赶山神鞭 , 一刻也不松手 , 便心生一计 , 说:“万岁所说是真?”
秦始皇说:“有道是君无虚言 。 ”
三公主急忙跪倒在地说:“谢主隆恩!”
秦始皇喜不自胜 , 慌忙丢下赶山神鞭 , 双手把三公主搀扶起来 , 说:“美人儿 , 你需要什么 , 快说吧 , 孤王全都给你 。 ”
三公主见秦始皇丢下了赶山神鞭 , 心里暗自高兴 , 她趁秦始皇不备 , 瞅个空儿 , “刷!”的一把就夺过了赶山神鞭 , 说:“我要的就是它!”
三公主说完 , “呼!”的一声化作一阵清风 , 回东海龙宫向父王复命去了 。 秦始皇丢了赶山神鞭 , 再也不能赶山了 。 被秦始皇九十九鞭抽打出来的九十九个坡 , 九十九个洼 , 也就成了后来庐山的九十九座奇峰 , 九十九条险谷 , 显得分外巍峨壮丽 。
秦始皇不见了三公主 , 心里还是十分想念着 。 他登上庐山去寻找 , 踏遍了山山岭岭 , 跨过了险谷深沟 , 也没见到三公主的身影 , 就坐在马耳峰下的巨石上休息 。
秦始皇的心里思念三公主 , 又站起来开始爬山 , 他攀上九奇峰 , 一直登上了高山绝顶大汉阳峰 , 找啊 , 找啊 , 还是找不到他思念的三公主 。 秦始皇站在汉阳峰顶 , 极目遥望 , 但见云天相隔 , 白雾茫茫 , 不觉满腹相思 , 万分悲切 , 禁不住流下了眼泪 。 无奈 , 只好失望地回京城去 。
【庐山的传说有哪些】后来 , 秦始皇在马耳峰下坐过的那块巨石 , 被人们称为“秦皇石” 。 秦始皇在攀山时洒下的汗水 , 化成了九奇蜂下的喷泉 。

庐山由来 传说一 , 早在周初(大约公元前十七十六世纪) , 也有说在周威烈王时候(即公元前四世纪) , 有一位匡俗先生 , 在庐山学道求仙 。 据说匡俗字君孝 , 有的书称匡裕 , 字子孝 , 也有称为匡续的 。 从中国传统的名与字的联义看 , 其名为裕 , 是较为合理的 , 俗字是误传 , 俗、续二字罔音 , 也是传闻之悦 。 但现在普遍流传的名字是称他匡俗 , 匡裕很少有人知道了 。 为了方便 , 这里依照人们熟悉的称呼 。 此外 , 还有称匡俗为庐俗 , 这种传说乃是因名山而臆想其人 , 以地名为氏 , 以氏为姓 , 倒还符合古代的惯例 。 至于他确切的姓氏 , 自然毋庸予以追究 , 要追究也无从着手 。 据说 , 匡俗在庐山寻道求仙的事迹 , 为朝廷所获悉 。 于是 , 周天子屡次请他出山相助 , 匡俗也屡次回避 , 潜入深山之中 。 后来 , 匡俗其人无影无踪 。 有人说他成仙去了 , 这自然是无稽之谈 。 后来人们美化这件事把匡俗求仙的地方称为“神仙之庐” 。 并说庐山这一名称 , 就是这样出现的 。 因为“成仙”的人姓匡 , 所以又称匡山 , 或称为匡庐 。 到了宋朝 , 为了避宋太祖赵匡胤脱匡字的讳 , 而改称康山 。 传说二 , 在周武王时候 , 有一位方辅先生 。 同老子李耳一道 , 骑着白色驴子 , 入山炼丹 , 二人也都“得道成仙” , 山上只留下一座空庐 。 人们把这座“人去庐存”的山 , 称为庐山 。 “成仙”的先生名辅 , 所以又称为辅山 。 但是老子与武王并不同时 , 这同样是神话故事 。 传说三 , 仍然是匡俗先生的故事 , 但时间较晚 , 情节也有些不同 。 说是匡俗的父亲东野王 , 曾经同都阳令吴芮一道 , 辅佐刘邦平定天下 , 东野玉不幸中途牺牲 。 朝廷为了表彰他的功勋 , 封东野玉的儿子匡俗于邬阳(邬,xiao音肖 , 邬阳为今都阳县一部分) , 号越庐君 。 越庐君匡俗 , 有兄弟七人 , 爱好道术 , 都到都阳湖边大山里学道求仙 。 这座越庐君兄弟们学道求仙的山 , 被人们称为庐山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