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诗歌有哪些,带有建安的诗句


建安诗十首分别是哪些? 蒿 里 行 曹操
关东有义士,兴兵讨群凶 。
初期会盟津,乃心在咸阳 。
军合力不齐,踌躇而雁行 。
势利使人争,嗣还自相戕 。
淮南弟称号,刻玺于北方 。
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 。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
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

燕歌行 曹丕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 。

群燕辞归雁南翔,念君客游思断肠 。

慊慊思归恋故乡,君何淹留寄他方?

贱妾茕茕守空房,忧来思君不敢忘,

不觉泪下沾衣裳 。

援琴鸣弦发清商,短歌微吟不能长 。

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汉西流夜未央 。

牵牛织女遥相望,尔独何辜限河梁?
建安诗歌的特点有哪些? 建安诗歌一方面继承了汉乐府民歌的传统,另一方面又加以发展、改造 。

就继承方面来说,从汉乐府民歌中兴起的五言诗形式,被建安诗人普遍使用,加以发展,并成为整个魏晋南北朝诗歌最基本的形式 。 乐府民歌的语言风格,对文人诗也产生了明显的影响 。 而且,采用乐府诗题,沿袭乐府民歌中常见题材的作品,在这一时期的文人诗中占了很大的比例 。

发展历程:
就发展和改造方面来说,首先,过去作为诗歌主体的乐府民歌,是一种社会性的集体创作 。 它们由某些无名作者最初写成以后,在流传过程中不断地被加以改造,很少能表现出作者的个性特征 。 而建安时代,就不大有作品无主名的现象 。 这些与作者[的名字联系在一起的作品,常常也和作者个人的特殊经历、情感和独特的审美爱好紧密联系在一起 。 这就促使诗]歌向风格多样化的方向发展 。 其次,汉乐府民歌中叙事诗为数较多,因为带有故事趣味的作品容易为普通民众接受,得到广泛流传 。 而建安文人诗绝大多数是抒情之作,即使采用乐府诗题,也很少具有故事性 。 第三,过去作为文人文学之主体的辞赋的某些特点,也被带到诗歌领域中来 。 辞赋最显著的特点是语言华丽,而乐府民歌一向是朴实无华的 。 建安诗人中,不乏作赋的名家,王粲、曹植就是突出的代表 。 他们的诗,也明[显带有华丽的倾向 。 而且,在辞赋中较早就被大量运用的骈偶手段,在诗歌领域内,也是由他们率先使用的 。 这些骈偶(即对仗)诗句,还显示出有意锤炼的痕迹 。 总之,建安文人诗既受了乐府民歌的影响,同时开始向文]人化的精致华美转变 。 这在中国古典诗歌的发展史上,是一个重大的开端 。 曹丕说“诗赋欲丽”,正反映了当时普遍的文学观念 。 不过,建安诗歌虽有趋向华丽的一面,但并没有过分使用典雅深奥的书面语言,也没有过分的繁缛、铺张,以至文句松弛,妨碍情感的表达 。 一般说来,作品的语言仍然是明朗、浅显、紧凑而富有力度感的 。

建安时代的主要作家有三曹和建安七子等,他们都生活在北方的魏王朝中 。 三曹指曹操、曹丕、曹植父子,曹操诗的特点是深沉古直,气韵沉雄,他的诗今存二十余首,都是乐府 。 一部分是描写汉末战乱和人民的苦难,如《蒿里行》、《苦寒行》、《却东西门行》;另一部分表现他自己的政治主张,如《短歌行》、《龟虽寿》、《观沧海》等,《诗评》曰:“魏武帝如幽燕老将,气韵沉雄” 。

曹丕诗风格纤弱,他的《燕歌行》是现存最早最完整的一首七言诗,写景抒情都很细腻,诗逐句押韵,说明这一时代的七言形式尚未成熟 。

曹植的诗慷慨活泼,词藻丰富华美,骨气奇高,词采华茂,《名都篇》、《白马篇》、《赠白马王彪》、《美女篇》、《洛神赋》、《野田黄雀行》都是他的名作,《诗评》曰:“曹子建如三河少年,风流自赏”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