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的虫子有哪些,田波波虫子( 五 )



夏天是蚊子的繁殖期 , 其平均寿命不长 , 雌性为3-100天 , 雄性为10-20天 , 但繁殖的非常快 , 经过卵、幼虫、蛹、成虫4部分 , 一般卵1-2天 , 幼虫期5-7天 , 蛹2-3天 , 成虫羽化至吸血产卵3-7天 , 整个世代1-2周左右 , 夏天最适合蚊子的生长 , 所以蚊子一般都在夏天倾巢出动 。

天气闷热和下雨前蚊子特别多 , 这与蚊子的生活习性有关 。 蚊子与其他昆虫都有趋化性现象 , 即对某些特殊气味的化学物质 , 具有一定的趋向和忌避的反应 。 此外 , 蚊子还喜爱在阴暗、潮湿的地方活动 。 它凭借眼睛和头上的触角以及三对足上灵敏的传感器 , 对人身上温暖潮湿的气味、呼出的二氧化碳、所挥发的汗味和其它分泌物 , 都能作为“气味语言”接收 。

在天气闷热或下雨前 , 空气中湿度大 , 光线弱 , 人的皮肤分泌出的物质因闷热不能迅速挥发掉 , 这些条件对蚊虫都有诱集作用 , 它能“顺风”闻及而来 。 因此在下雨前和天气闷热时 , 人们感到蚊虫多
夏天有哪些昆虫? 蟋蟀、蝉、蚱蜢、螽斯、纺织娘

螽斯也叫蝈蝈 , 又称哥哥 , 是鸣虫中体型较大的一种(彩图8) 。 体长在40毫米左右 , 通体绿色 , 品种很多 , 分布面广 。 蝈蝈一年一代 , 成虫通常在7~9月为活跃期 。 雄虫脱皮后3~10天开始鸣叫 , 夏日炎炎 , 蝈蝈常引亢高歌 , 铿锵有力 。 天气越热 , 叫得越欢 。 谚语说:“蝈蝈叫 , 夏天到” 。 在我国的南北方均有它们的“声”和“影” 。 在民间饲养广泛 , 深得爱好者的青睐 。

蝈蝈多见于原野、灌木丛、矮林间 , 它们常隐伏于草丛或植物茎秆上 , 极善跳跃 , 不易捕捉 。 有时捉住了它的一条腿 , 它会毫不犹豫地“丢足保身” , 断腿逃窜 。 因此 , 当你去捕捉时一定要十分小心 。

蝈蝈的种类很多 , 按地域分 , 南方统称“南哥” , 北方称“北哥” 。 按地区划分 , 则各地都有各自的称呼 。 如山东产的称“鲁哥” , 北京产的称“燕哥” , 山西产的称“晋哥” 。 若按它们的成长期划分 , 端午节后出现的称“夏叫” , 声音低弱;立秋后10天出现的称“早叫” , 体型健壮 , 叫声洪亮;在晚秋出现的称“冬虫” , 叫声柔弱 。 如按它们的体色分 , 绿色而有光泽称“翠哥” , 绿色带白的称“白哥” , 或“糙白哥” , 紫红如铁者称“铁哥” 。 若按眼睛的颜色命名者 , 则有“红眼翠哥” , “黑眼铁哥”等 。 若在野外捕捉的称“野虫” , 人工繁育者称“孵虫”或“坊虫” 。

纺织娘也称“络纬”或“络纱婆”、“络丝娘” , 是早为人们选养观赏的鸣叫昆虫 。 夏秋季节 , 它们鸣奏弹唱 , 传情求爱 , 十分活跃 , 是一生中最欢乐的时光 。 它与螽斯一样 , 均属螽斯科 。 我国主产于江浙两省 , 福建和山东也多见 。 纺织娘体型一般较螽斯大 , 体长在5~7厘米之间 。 大都通体翠绿 , 少数黄褐色 , 偶尔有紫红者 。 前翅发达长阔 , 约为腹长的一倍 。

纺织娘常见于庄稼地、瓜棚豆架、草丛芦苇之上 。 白天静伏于是瓜藤枝叶间 , 每当黄昏降临 , 它们就开始“纺纱织布” 。 先奏一段“前奏曲”:“ga-zhi ga-zhi ga-zhi” , 连续20多次 , 然后急转弯奏出主旋律:“zhi……”长音 , 时轻时重 , 抑扬顿挫 , 音高韵长 , 犹如纺车的转动声 。 不同品种发出不同的声音 , 以表明它们各自的身份 , 是吸引异性前来相会的信号和法宝 。 个体之间常常会彼此“竞赛” , 好比“赛歌会” , 为宁静的夜晚增添了几分“罗曼蒂克”的色彩 。 聆听这种音乐 , 会给人带来几分遐想 , 犹如置身于田园乡野 , 令人心旷神怡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