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敲的故事有哪些,推敲故事简要概述( 五 )


2、北宋王安石《泊船瓜洲》诗:“春风又绿江南岸 , 明月何时照我还?”(和煦的春风又吹绿了大江南岸 , 明月什么时候才能照着我回到钟山下的家里) 。
【推敲的故事有哪些,推敲故事简要概述】传说 , 王安石在写这句诗句时 , 在原稿上以前换过许多字 , 先用“到” , 又改作“过” , 后改作“入” , 再改作“满” , 都不合意 , 修改了好多次 , 最后才选定了这个“绿”字 。
这个“绿”字用得很好 , 一个“绿”字把春风给江南披上了绿装这一变化 , 生动而又形象地写出来了 , 给人以动的感觉 。 这句诗是写景 , 触景生情 , 为下句的抒情做了很好的铺垫 。
3、宋张先《天仙子》词:沙上并禽池上暝 , 云破月来花弄影 。 ”(天黑后 , 鸳鸯在池边并眠 , 花枝在月光下舞弄自己的倩影) 。 这句词词少意丰 , 一语三折 。 “云、月、花、影”四字写了三物四景 , 中间又用“破、来、弄”三字写出三种连续的动态:
云“破”而有月“来” , 月“来”而有花“影” , 花“影”引出“弄”字 , 有“弄”字而有花枝随风摇动、抚弄花影的幽雅姿态 。
仅仅七个字 , 从天上写到地下 , 云横皓月、风弄花影 , 构成了一幅幽美朦胧的画面 , 把云、月、花都拟人化了 , 赋予了它们丰富的情感和生命 , 同时使宁静的画面有了飞动之势 。
4、宋周邦彦《满庭芳》词:“风老莺雏 , 雨肥梅子 , 午阴嘉树清圆 。 ”(风使春季的莺雏长大 , 夏雨让梅子变得肥美 , 正午茂密的树下圆形的阴凉笼罩的地面) 。 我们的古人惯于活用词语 , 形容词、名词都能够作动词 , 且一作就作得鲜活生动 , 呼之欲出 。
想那黄口雏鸟从昂首待哺的娇憨 , 慢慢丰了一身羽毛 , 再到展翅离巢 , 不是一天一日的时光 , 更待其中亲鸟的辛劳 , 形态种种 , 时日漫漫 , 到之后只得了一个“老”字 , 当真浓酽醉人 。
思想就在“老”字中徜徉 , 不留神便过足了几个月的时光 。 又一个雨“肥”梅子 , 又经了几场雨呢?写出了动态 , 写出了形态 , 想那梅子从轻轻小小的羞涩 , 到黄黄肥肥的圆润 , 那黄中晕红的丰润 , 怎不叫人垂涎!
5、唐朝有一个诗人叫任翻 , 一天途径台州一个禅寺 , 在墙壁上题诗一首 , 其中两句是:“前峰月映一江水 , 僧在翠微开竹房 。 ”(前面山峰的倒影映在江面上 , 一片翠绿之中隐隐约约看到一个老僧的身影轻轻地推开了竹门 。 )题完诗 , 就离开了 。
有一个人看见了 , 取笔把“一”改为“半”字 。 而任翻一直在思索自己的题诗 , 觉得不满意 , 走出几十里以后 , 才想到把“一”改为“半”字 , 于是急忙赶回去修改 , 见到已经有人改过了 , 于是感叹说:“台州有人 。 ”
6、元朝著名诗人萨都剌 , 《送?上人笑隐住龙翔寺》诗:地湿厌闻天竺雨 , 月明来听景阳钟. 。 (笑隐禅师从天竺寺来到金陵集庆寺 , 是因杭州地湿,不愿看天竺寺的雨了 , 愿来金陵集庆寺观赏明月 , 听景阳楼的钟声) 。
他听说山东有一位老人对这两句诗有不同的看法 , 便专程去拜访 , 老人见诗人登门 , 便直率地说:“前一句用‘闻’ , 后一句用‘听’ , 都是用的耳朵 , 不是太单调了吗?”
萨都剌觉得老人的意见很中肯,便请教说:“依你看 , 怎么改好呢?”老人说:“唐朝人有‘林下老僧来看雨’的句子 , 把‘看’借来代替‘闻’字不好吗?”萨都剌非常叹服 , 急忙上前施礼 , 称老人为自己的“一字师” , 把诗句改为:地湿厌看天竺雨 , 月明来听景阳钟.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