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仪的原则有哪些,礼仪的五大基本原则


学习礼仪的八项基本原则是什么? 1、维护国家利益
在参与涉外交往活动时,应时刻意识到在外国人眼里,自己是国家、民族、单位组织的代表,做到不卑不亢 。 自己的言行应当端庄得体,堂堂正正 。
在外国人面前,既不应该表现得畏惧自卑、低三下四,也不应该表现得自大狂傲、放肆嚣张 。 应表现得既谨慎又不拘谨,既主动又不盲动,既注意慎独自律又不是手足无措、无所事事 。
2、基本要求:仪表
讲究仪表与衣帽整洁,面、手、衣履要洁净 。 男子的头发、胡须不宜过长,应修剪整齐 。 指甲要经常修剪,一般与指尖等长,不留污垢,保持手部清洁,若手部有疾症或疤痕要戴手套 。
衣着要整洁笔挺,不能有褶皱,钮扣均应整齐,裤扣不能在室外或公共场合整理 。 衬衣一般为白色硬领,袖与下摆不露出外套,并放入裤内 。 要按交际场所或交际需要着装 。 礼服、领带或领花应结好,佩戴端正,并备洁净手绢与梳子 。 皮鞋应擦亮 。
不要在人前做剔牙、抠鼻、掏耳、剪指甲、搔痒等不雅的小动作 。 也不要在人前打哈欠、伸懒腰、打喷嚏、擦鼻涕、咳嗽,打喷嚏时应用手帕、餐巾纸捂口鼻,面向一旁,避免发出大声响 。
3、行为举止
举止大方得体,态度和蔼端庄,精神饱满自然,言行检点 。 站、坐、走都要符合常规,任何失礼或不合礼仪的言行者会被视为有失体面 。
4、说话语气
说话客气,注意身份 。 说话时神情衿持和蔼,面带微笑 。 随便与人攀谈是失礼行为,萍水相逢,应在有人介绍后方可交谈 。
5、遵守公共秩序
遵守公共秩序,不打搅、影响别人,尊重别人 。 不随意指责别人或给别人造成麻烦或不便 。 发表议论与指责别人会被认为缺乏教养 。 在图书馆、博物馆、医院、教堂等公共场所都应保持安静 。 在隆重的场合,如举行仪式、听讲演、看演出等,要保持肃静 。
6、守约遵时
这是国际交往中极为重要的礼貌 。 参加各种活动,应按约定时间到达 。 过早抵达,会使主人因准备未毕而难堪;迟迟不到,则让主人和其他客人等候过久而失礼 。
因故迟到,要向主人和其他客人表示歉意 。 万一因故不能应邀赴约,要有礼貌地尽早通知主人,并以适当方式表示歉意 。 与人约会不能失约,不能超时 。 失约和超时是很不礼貌的行为 。 承诺别人的事情不能遗忘,必须讲“信用”,按时做好 。
7、信守约定
当前,在国际交往活动中,人们将尊重对方,即将对交往对象的重视、恭敬、友好作为涉外礼仪的核心 。 在一切涉外交往中,都必须认真而严格地遵守自己的所有承诺,说话务必要算数,许诺一定要兑现 。
扩展资料:
个人礼仪

仪表
仪表是指人的容貌,是一个人精神面貌的外观体现 。 一个人的卫生习惯、服饰与形成和保持端庄、大方的仪表有着密切的关系
1、卫生:清洁卫生是仪容美的关键,是礼仪的基本要求 。 不管长相多好,服饰多华贵,若满脸污垢,浑身异味,那必然破坏一个人的美感 。 因此,每个人都应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做到入睡起床洗脸、脚,早晚、饭后勤刷牙,经常洗头又洗澡,讲究梳理勤更衣 。
不要在人前“打扫个人卫生” 。 比如剔牙齿、掏鼻孔、挖耳屎、修指甲、搓泥垢等,这些行为都应该避开他人进行,否则,不仅不雅观,也不尊重他人 。 与人谈话时应保持一定距离,声音不要太大,不要对人口沫四溅 。
2、服饰:服饰反映了一个人文化素质之高低,审美情趣之雅俗 。 具体说来,它既要自然得体,协调大方,又要遵守某种约定俗成的规范或原则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