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教师体罚行为,对于教师体罚学生应该怎么看( 四 )




如何看待学校教师体罚学生的行为? 教师对学生不良行为的处罚, 是因为学生的行为妨碍了自己预设程序的进行 。 所谓双边活动、启发性原则, 对于绝大多数教师来说已是空中楼阁 。 由于教师放宽了处罚的范围, 由于教师无力创设使学生轻松自如的环境, 所以他们就在课堂内外频频实施体罚, 给教育带来不堪设想的后果, 危害性极大 。 1、难以转变学生不正确的态度 。 虽然体罚可能达到在特定情境中制止某种行为的目的, 却很难转变学生不正确的态度 。 体罚与变相体罚只能使学生学会逃避体罚, 而不是诚心转变态度, 改正错误 。 2、难以形成良好的教育氛围 。 杀鸡儆候式的体罚使学生在行为上谨小慎微, 时时、事事消极防卫, 害怕教师 。 这就不利于学生形成积极向上、勤奋学习的思想品质, 也不利于班集体形成文明、和谐、轻松的氛围 。 3、体罚会给学生带来不必要的焦虑 。 这就不利于学生健康心理素质的培养, 反而会损害学生身心健康 。 经常体罚会提高学生对体罚的极度反感, 学生对体罚反应迟钝, 逐渐失去对体罚的敏感 。 为了达到应有的效果, 教师往往又要加重体罚, 这样就导致体罚的恶性循环, 带来不堪设想的教育后果 。 4、体罚还会导致师生关系紧张, 使师生产生冲突乃至对抗 。 这既损害了教师的社会地位和人格魅力, 也是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等法律 。 我个人认为惩罚要有度, 教育要有爱, 爱要善于欣赏, 爱要善于引导, 爱还要善于感化, 爱同样需要惩罚!但要温柔地惩罚, 用爱的艺术托起生命的厚重, 爱是教育的基础, 是教师教育的源泉, 有了爱才有教育的生机 。 尽管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 但没有爱的教育却是不成功的教育 。 教师的责任是教书育人, 特别是在育人方面应该学会艺术的处理而不是简单粗暴的解决 。 很多时候学生的心理是很敏感的, 需要老师细心的呵护 。 人的一生中都在不断的犯错, 在犯错的过程中不断发现不足从而不断地改进和完善自己 。 所以对于学生的错误老师应该学会宽容和理解, 帮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改正过来 。 惩罚不是目的只是一种手段 。 体罚也应该从学生的性格和犯错程度入手, 每个学生的性格和抗挫能力不同, 处理的方式也不一样 。 就像做衣服一样量身定做才是最合适的 。 首先, 教师要先了解学生犯错的原委, 问清原由不能不分青红皂白就处罚学生;然后从他们的性格入手, 用适合他们性格的方法去教育他们, 不能光用打人和体罚, 这样不仅违法, 而且会对孩子的自尊心造成伤害, 也降低了老师的人格 。 体罚给学生的身心带来了严重影响 。 事实上, 教育学生只用体罚和变相体罚的老师, 也就是不该出手时就出手的老师, 学生心里只有憎恨 。 作为教师应有一种奉献精神, 在工作中, 我认为应该采用以下措施: 1、软方法处理 。 体罚必然引起更严重的师生冲突, 自己生气不说, 也不能真正解决问题 。 不妨使用试用软方法处理 。 面对学生故意的对抗行为, 不是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以宣泄心中的不满情绪, 以显示老师的权威, 而是调整消极情绪, 运用教育机智, 不仅避免了师生冲突, 融洽了师生关系, 带使学生主动承认错误, 并发展了学生的特长, 真可谓一举多得 。 2、表扬式教育 。 教师在学生违规时, 应采用动之以情, 晓之以理, 导之以行的方法, 使学生心服口服, 而不是一味地去体罚学生, 收到较好的效果 。 3、即兴教育 。 即兴教育, 即把学生错误的行为引导到正确的轨迹 。 例如有位班主任在下课时发现几个同学把扫帚当作棍转, 他走上去不予批评, 而是说:你们连下课都为班级做好事, 打扫班级卫生, 真是难能可贵 。 我相信你们的扫地水平一定不错吧, 今天放学后, 你们再为班级做一次好事, 怎么样?这几位同学高兴地接受了教师的处罚, 同时, 也领悟到拿扫帚玩是错的, 而打扫卫生是对的 。 实践证明, 每个同学都会犯错误, 但希望老师用科学的手段来教育学生, 只要方法得当, 就一定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培养出一批又一批的有用之材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