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解决中国式过马路,中国式过马路即兴评述( 二 )



表面上看 , “中国式过马路”只是一拨路人一起闯红灯过马路 。 可是 , 简单的行为背后 , 是长期的习惯积累 , 要治理 , 绝不是搞一场运动 , 罚一些路人就能奏效 。 我们不仅要有治理的耐心 , 还要有更清晰的思路和更丰富的手段 。

首先 , 我们应该反省 , 行人的路权是不是得到了足够的尊重 。 这段时间媒体也有很多报道 , 指出一些地方的交通设施设置不合理 , 行人过马路的信号灯时间太短 , 行人过街绿灯与车辆右转绿灯重叠 , 导致高峰时段行人难以过马路等等 。 既然交通设施不合理 , 行人路权得不到充分的尊重 , 那又怎能苛求行人遵守信号灯呢?

早我们很多年就进入汽车社会的西方国家 , 很早就认识到了共享路权的重要性 。 在他们看来 , 解决拥堵固然重要 , 但机动车、非机动车和行人合理地共享路权更为重要 。 如果我们的立法者和执法者都能树立生命比财产重要 , 行人比汽车重要的路权共享理念 , 大家自然不需要用“中国式过马路”来反抗路权分配不公 。

其次 , 在解决好路权分配的基础上 , 我们应该建立一套权责匹配的法律 。 现在的做法是行人闯红灯罚款10元 , 可这罚款比起闯红灯所带来的危害 , 比起可能引发的事故所给自身和他人生命财产造成的损害
中国式过马路 , 该怎样改善? 如何看待中国式过马路:
中国式过马路是指部分行人在有明确交通信号灯和交通标识的路口 , 只要有三人及以上就无视禁行提示 , 强行违章通行的一种现象 ,
首先要说明的是这是一种不文明的现象 , 应该坚决摒弃和纠正 。
出现这种现象我认为主要有这三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法治意识不强、安全意识淡薄和个人素养的缺失 。
二是长期以来形成的从众陋习和法不责众的心态 。
三是相对于酒驾和车辆礼让行人 , 宣传教育不到位 , 处罚规则不明确 , 处罚力度不严格 , 让行人丧失了规则意识 。 以至于现实中个别行人违章被纠正时经常出现过激行为 。
四是部分交通基础设施不完善 , 特别是中小型城市无信号灯路口较多 , 让许多行人养成了这种交通陋习 。
应对措施:
一是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和公民道德教育 , (可推行小红帽等志愿者进行交通引导和提醒监督) 。
二是明确处罚标准 , 加大处罚执行力度 , 让规则意识深入人心 。
三是加快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
如何规范中国式过马路 一是加大交通安全和交通规则的宣传力度 , 加大处罚力度 。

二是鼓励市民争当文明交通志愿者 。 动员市民和热心公益事业的社会各界加入到倡导文明交通的行列中来 。

三是运用智能交通手段 , 借助摄像头跟踪每个路口的流量情况 , 自动调整红绿灯时间 。
中国式过马路主要反映出什么?问题如何解决 , 请提出建议⊙_⊙ 求解 近来在微博上流行这样一个词 , 叫做“中国式过马路” 。 什么意思?有人描述为“凑够一撮人就可以走了 , 和红绿灯无关” , 还有图为证:在城市街头 , 有好几位行人并没有走在斑马线上 , 而是走在旁边的机动车变道路标上 , 其中有推着婴儿车的老人 , 也有电动车、卖水果的三轮车 。
这样的场景 , 是不是眼熟?也正因为其司空见惯 , 甚至为人所不觉 , 所以一旦被贴上“中国式过马路”标签的时候 , 才会引起广泛的共鸣和议论 。 循着这样的思路 , 一些行人纵身一跃横跨公路隔栏 , 可称为“中国式跨栏”;公交车站乘客们蜂拥而上挤进车 , 可称为“中国式上车”;正在行驶的车辆突然一个急转 , 强行插入另一条车道 , 可称为“中国式并线”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