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司马懿,会玩的司马懿太恶心( 三 )


晋明帝时 , 王导侍坐 , 晋明帝问起晋前世得天下的具体情形 , 王导叙述了司马懿的业绩和手段 , 又说起司马昭在高贵乡公时的所作所为 , 晋明帝大惭 , 把脸埋覆在床上说:“若如公言 , 晋祚复安得长远!”
何去非对司马懿的忍耐、气度和用兵能力 , 都给予分析 , 不与诸葛亮正面对战并非胆怯 , 而是高明的耗敌军之策:“仲达提秦、雍之劲卒 , 以不应而老其师者 , 岂徒然哉!将求全于一胜也 。 然而 , 孔明既死 , 蜀师引还 , 而仲达不穷追之者 , 盖不虞孔明之死 , 其士尚饱 , 而军未有变 , 蜀道阻而易伏 , 疑其伪退以诱我也 。 向使孔明之不死 , 而弊于相持 , 则仲达之志得矣 。 或者谓仲达之权诡 , 不足以当孔明之节制 , 此腐儒守经之谈 , 不足为晓机者道也” 。 评其“制其兵 , 出奇应变 , 奄忽若神 , 无往不殄 , 虽曹公有所不逮焉” 。 详见《何博士备论·司马仲达论》
司马懿在世的时候 , 在魏国威望是相当之高的 , 即使毌丘俭、文钦在其死后讨伐司马师 , 檄文中依然对司马懿有“故相国懿 , 匡辅魏室 , 历事忠贞” 等赞誉 。 史书上称其使“天下欣赖”“天下大悦” 。 到晋朝初年 , 司马炎在太康年间做到了“天下无穷人”的太康之治[73]  , 人们对推动三国统一的司马懿还是相当推崇 。 乃至司马遹被传像司马懿 , 而能在当时“誉流于天下” 。

司马懿的名声毁败 , 是从永嘉之祸以后开始 。 其不肖子孙自相残杀带来诸多浩劫 , 南方的东晋 , 又长期被世家大族把持 , 司马懿在人心中的地位也逐渐下降 。 晋室南渡 , 情况与当年蜀汉类似 , 以蜀汉为正统的呼声日高;东晋灭亡后 , 情况更加明显 , 到隋唐时代 , 民间说书戏曲日盛;而唐代官修的《晋书》 , 以帝王的立场更不鼓励效法 。 到明代《三国演义》之后 , “空城计、火熄上方谷、见木雕魏都督丧胆”等不实的司马懿形象就被演义广传于民间了 。

司马懿(179年-251年9月7日) , 字仲达 , 汉族 , 河内郡温县孝敬里(今河南省焦作市温县)人 。 三国时期魏国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 , 西晋王朝的奠基人 。 曾任职过曹魏的大都督、大将军、太尉、太傅 。 是辅佐了魏国四代的托孤辅政之重臣 , 后期成为掌控魏国朝政的权臣 。 善谋奇策 , 多次征伐有功 , 其中最显著的功绩是两次率大军成功抗拒诸葛亮北伐和远征平定辽东 。 对屯田、水利等农耕经济发展有重要贡献 。 73岁去世 , 辞郡公和殊礼 , 葬于首阳山 。 谥号宣文;其次子司马昭封晋王后 , 追封司马懿为宣王;司马炎称帝后 , 追尊司马懿为宣皇帝 。
评价一下司马懿 司马懿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人 。
他和诸葛亮的争斗成为人才凋零的三国末期最后的一抹亮色 。
综合司马懿这一生 , 可以用军事家、政治家和阴谋家来形容他 。
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智慧化身诸葛亮相比 , 司马懿更加隐忍和注重修身养性 , 同时在对子女的教育上也更加成功 。
在猜疑心极重且心狠手辣的曹操身边任职 , 司马懿又有着传说中的“狼顾之相” , 这不得不让司马懿要时刻克制自己 , 夹着尾巴做人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