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艾灸,8种人千万不能艾灸( 四 )


禁忌症与注意事项:
怎么样艾灸? 温和灸施灸时将艾条的一端点燃, 对准应灸的腧穴部位或患处, 约距皮肤1.5-3厘米左右, 进行熏烤 。 熏烤使患者局部有温热感而无灼痛为宜, 一般每处灸5-7分钟, 至皮肤红晕为度 。
对于昏厥、局部知觉迟钝的患者, 医者可将中、食二指分开, 置于施灸部位的两侧, 这样可以通过医者手指的感觉来测知患者局部的受热程度, 以便随时调节施灸的距离和防止烫伤 。
雀啄灸施灸时, 将艾条点燃的一端与施灸部位的皮肤并不固定在一定距离, 而是像鸟雀啄食一样, 一上一下活动地施灸 。 另外也可均匀地上、下或向左右方向移动或作反复地施转施灸 。 回旋灸距皮肤1.5-3厘米左右, 艾灸条在皮肤上做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 。
艾灸法怎么操作 这个我自己有五六年的艾灸经验了 。
都是自己在家艾灸呢 。
选择合适的时间, 就那时候专心感受艾的能量的吸收 。
艾灸之后避风, 不吃凉的, 喝凉的 。
选择合适的穴位艾灸的顺序最重要的是选择靠谱的艾条 。
如何正确艾灸? 1、温和灸:将已经点燃的艾条, 用右手的拇指、食指、中指挟住, 对准施灸部位, 距离0.5~1.0寸(2~3厘米)进行熏灸 。 熏灸过程中, 艾条应固定于应灸之处, 不要移动, 一般每个穴位进行5分钟左右, 局部有温热感而无灼痛, 至皮肤稍呈现红晕为度 。 此法适宜治疗虚证、寒证等多种问题, 还常用于保健灸 。

2、雀啄灸:将艾条一端点燃, 对准施灸的部位, 类似小鸟啄食一样, 以一起一落、忽近忽远的方式进行 。 每次起落, 艾条与皮肤的距离为2~3厘米, 时间一般为5~10分钟, 以皮肤呈现红晕为度 。 此法热感较其他灸法强烈, 多用于急症和一些较顽固的疾病 。

3、回旋灸:将艾条一端点燃, 与施灸部位的皮肤保持1寸(3厘米)左右的距离 。 平行往复(类似熨衣服)进行, 使皮肤有温热感而不至于灼痛, 时间为20~30分钟, 本法适于病损表浅而面积大者, 如皮炎、褥疮等 。
扩展资料
以下4种情况, 应慎用艾灸 。
1、过饱、过饥、大渴、大惊、大恐、大怒之时 。
2、实证、热证及阴虚发热的病人不宜灸 。
3、妇女妊娠期, 腰骶部和小腹部不宜施灸;颜面部、心前区、大血管和关节活动处不可用瘢痕灸 。
4、禁灸和慎灸的穴位:哑门、风府、天柱、头临泣、头维、丝竹空、攒竹、睛明、迎香、人迎、渊液、乳中等 。
参考资料来源:

如何学好艾灸 自己在家是可以用燃烧的艾条做艾灸的, 施灸时将艾条的一端点燃, 对准应灸的腧穴部位或患处, 约距皮肤2-3厘米左右, 进行熏烤 。 熏烤使患者局部有温热感而无灼痛为宜, 一般每处灸5-7分钟, 至皮肤红晕为度 。
不过这种方式不适合新手, 不然很容易烧伤, 所以大唐艾神艾灸床建议大家先用艾灸盒去艾灸, 可以绑在身体的任何一个部位, 比较安全, 也比较有效果 。
扩展资料:
隔盐灸
隔盐灸, 也是临床上常用的隔物灸之一 。 最早载于《肘后备急方》, 主张用食盐填平脐窝, 上置大艾炷施灸, 用以治疗霍乱等急症 。 后世的医籍《备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及元·危亦林的《世医得效方》等都有介绍 。 如《本草纲目》卷十一“霍乱转筋, 欲死气绝, 腹有暖气者, 以盐填
脐中, 灸盐上七壮, 即苏”“小儿不尿, 安盐于脐中, 以艾灸之” 。 现代, 在施灸的方法上有一定改进, 如在盐的上方或下方增加隔物;治疗的范围也有相应的扩大, 已用于多种腹部疾病及其他病证的治疗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