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门穴怎么找,命门打通了的反应


自己怎么找命门穴 在第二腰椎与第三腰椎棘突之间 。  
  经属:督脉 。 击中后, 冲击脊椎破气机, 易截瘫 。  
  取穴方法:
  取穴时采用俯卧的姿势, 命门穴位于人体的腰部, 当后正中线上, 第二腰椎棘突下凹陷处 。 指压时, 有强烈的压痛感 。 (详见此腰部穴位图相关图示)
  主治症状: 
  此穴的主治症状为:腰痛、肾脏疾病、夜啼哭、精力减退、疲劳感、老人斑、青春痘等 。

命门穴如果按了没感觉是不是按错了? 肚脐对面
命门穴和肾俞穴分别在哪里? 命门穴在第二腰椎与第三腰椎棘突之间, 属督脉, 神阙穴在肚脐中, 又叫脐中, 属任脉 。 这两个穴位前后平行相对, 在同一水平线上 。
神阕穴与命门穴是不是前后相对啊, 有没有取穴的窍门, 背部的穴位不好找啊!! 命门穴位于腰部, 当后正中线上, 第2腰椎棘突下凹陷中, 约与肚脐在同一水平处;肾俞穴位于腰部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 与命门穴相平 。 (不知道你女儿多大年龄, 这个1.5寸约相当于你女儿大拇指1个半那么宽) 。 捏脊法对小儿消化不良是很有好处的, 但也要注意一定的手法 。
<a href="http://www.ncwxdh.com/p/" target="_blank"> </a> 找穴位
<a href="http://www.ncwxdh.com/p/" target="_blank"> </a>捏脊法

小儿捏脊法

捏脊疗法是连续捏拿脊柱部肌肤, 以防治疾病的一种治疗方法, 常用于治疗小儿“疳积”之类病症, 所以又称“捏积疗法”, 属于小儿推拿术的一种 。

晋代葛洪《肘后备急方.治卒腹痛方》“拈取其脊骨皮, 深取痛引之, 从龟尾至顶乃止, 未愈更为之”的描述, 是目前见诸文献的最早记录 。 经后世医家不断的临床实践, 逐渐发展成为捏脊疗法 。

【基本内容】

1、捏脊的部位为脊背的正中线, 从尾骨部起至第七颈椎 。 即沿着督脉的循行路线, 从长强穴直至大椎穴 。 如头面部症状明显(目红赤、痒涩羞明、鼻腔红赤、牙齿松动、牙龈溃烂、面黄肌瘦、唇红烦渴、面红烦急、惊悸咬牙等)者, 可捏至风府穴 。 捏拿完毕, 再按肾俞穴 。

2、施术时患者的体位以俯卧位或半俯卧位为宜, 务使卧平、卧正, 以背部平坦松弛为目的 。

3、在捏脊的过程中, 用力拎起肌肤, 称为“提法” 。 每捏3次提一下, 称“捏三提一法”;每捏5次提一下, 称“捏五提一法”;也可以单捏不提 。 其中, 单捏不提法刺激量较轻, “捏三提一法”最强 。

4、施术时可根据脏腑辨证, 在相应的背俞穴部位上用力挟提, 以加强针对性治疗作用 。 如厌食提大肠俞、胃俞、脾俞;呕吐提胃俞、肝俞、膈俞;腹泻提大肠俞、脾俞、三焦俞;便秘提大肠俞、胃俞、肝俞;多汗提肾俞、照明俞、肺俞;尿频提膀肮俞、肾俞、肺俞;烦躁提肝俞、厥阴俞、心俞;夜啼提胃俞、肝俞、厥阴俞;失眠提肾俞、脾俞、肝俞;呼吸系统病症提肾俞、肺俞、风门等 。

【操作方法】
两手沿脊柱两旁, 由下而上连续地挟提肌肤, 边捏边向前推进, 自尾骶部开始, 一直捏到项枕部为止(一般捏到大椎穴, 也可延至风府穴) 。 重复3~5遍后, 再按揉肾俞穴2~3次 。 一般每天或隔天捏脊1次, 6次为一个疗程 。 慢性疾病在一个疗程后可休息1周, 再进行第二个疗程 。

捏脊的具体操作方式有两种:一种是用拇指指腹与食指、中指指腹对合, 挟持肌肤, 拇指在后, 食指、中指在前 。 然后食指、中指向后捻动, 拇指向前推动, 边捏边向项枕部推移 。 另一种是手握空拳, 拇指指腹与屈曲的食指桡侧部对合, 挟持肌肤, 拇指在前, 食指在后 。 然后拇指向后捻动, 食指向前推动, 边捏边向项枕部推移 。 上述两种方法可根据术者的习惯和使用方便而选用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