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怎么使用,艾灸为什么不能天天灸( 八 )


11、月经期间不要灸;(经量非常非常少的情况下可以灸) 
12、如果打算怀孕 , 不采取避孕措施的时候就不要艾灸了(这点主要是防止在艾灸的过程中已经怀孕 , 本人却不知道 , 还在继续灸 , 特别是就腹部 , 腹部高温对胎儿是有影响的!)

艾灸的使用方法是什么? 操作方法
艾灸疗法是使用艾绒制成的艾炷、艾卷 , 点燃后 , 在身体相应的穴位上施行熏灸 , 以温热性刺激 , 通过经络腧穴的作用 , 以达到治病防病目的的一种方法 。
一、艾条的制作方法
艾灸疗法的主要材料为艾绒 , 艾绒是由艾叶加工而成 。 选用野生向阳处5月份长成的艾叶 , 风干后在室内放置1年后使用 , 此称为陈年熟艾 。
取陈年熟艾去掉杂质粗梗 , 碾轧碎后过筛 , 去掉尖屑 , 取白纤丝再行碾轧成绒 。 也可取当年新艾叶充分晒干后 , 多碾轧几次 , 至其揉烂如棉即成艾绒 。
1.艾炷的制作
将适量艾绒置于平底磁盘内 , 用食、中、拇指捏成圆柱状即为艾炷 。 艾绒捏压越实越好 , 根据需要 , 艾炷可制成拇指大、蚕豆大、麦粒大3种 , 称为大、中、小艾炷 。 图146 。
2. 艾卷的制作
将适量艾绒用双手捏压成长条状 , 软硬要适度 , 以利炭燃为宜 , 然后将其置于宽约5.5厘米、长约25厘米的桑皮纸或纯棉纸上 , 再搓卷成圆柱形 , 最后用面浆糊将纸边粘合 , 两端纸头压实 , 即制成长约20厘米 , 直径约1.5厘米的艾卷 。 图147 。
3.间隔物的制作
在间隔灸时 , 需要选用不同的间隔物 , 如鲜姜片、蒜片、蒜泥、药瓶等 。 在施灸前均应事先备齐 。 鲜姜、蒜洗净后切成约2-3毫米厚的薄片 , 并在姜片、蒜片中间用毫针或细针刺成筛孔状 , 以利灸治时导热通气 。 蒜泥、葱泥、蚯蚓泥等均应将其洗净后捣烂成泥 。 药瓶则应选出相应药物捣碎碾轧成粉末后 , 用黄酒、姜汁或蜂蜜等调和后塑成薄饼状 , 也需在中间刺出筛孔后应用 。
二、艾灸的方法
1、直接灸:是将大小适宜的艾炷 , 直接放在皮肤上施灸 。 若施灸时需将皮肤烧伤化脓 , 愈后留有瘢痕者 , 称为瘢痕灸 。 若不使皮肤烧伤化脓 , 不留瘢痕者 , 称为无瘢痕灸 。
(1)瘢痕灸 。 又名化脓灸:施灸时先将所灸腧穴部位 , 涂以少量的大蒜汁 , 以增加粘附和刺激作用 , 然后将大小适宜的艾炷置于腧穴上 , 用火点燃艾炷施灸 。 每壮艾炷必须燃尽 , 除去灰烬后 , 方可继续易住再灸 , 待规定壮数灸完为止 。 施灸时由于火烧灼皮肤 , 因此可产生剧痛 , 此时可用手在施灸腧穴周围轻轻拍打 , 借以缓解疼痛 。 在正常情况下 , 灸后1周左右 , 施灸部位化脓形成灸疮 , 5-6周左右 , 灸疮自行痊愈 , 结痴脱落后而留下瘢痕 。 临床上常用于治疗哮喘、肺结核、瘰疬等慢性疾病 。
(2)无瘢痕灸 。 施灸时先在所灸腧穴部位涂以少量的凡士林 , 以使艾炷便于粘附 , 然后将大小适宜的艾炷 , 置于腧穴上点燃施灸 , 当灸炷燃剩五分之二或四分之一而患者感到微有灼痛时 , 即可易炷再灸 。 若用麦粒大的艾炷施灸 , 当患者感到有灼痛时 , 医者可用镊子柄将艾炷熄灭 , 然后继续易位再灸 , 按规定壮数灸完为止 。 一般应灸至局部皮肤红晕而不起泡为度 。 因其皮肤无灼伤 , 故灸后不化脓 , 不留瘢痕 。 一般虚寒性疾患 , 均可此法 。
2.间接灸:是用药物将艾炷与施灸腧穴部位的皮肤隔开 , 进行施灸的方法 。 如生姜间隔灸、隔盐灸等 。
(1)隔姜灸 。 是用鲜姜切成直径大约2-3厘米、厚约0.2-0.3厘米的薄片 , 中间以针刺数孔 , 然后将姜片置于应灸的腧穴部位或患处 , 再将艾炷放在姜片上点燃施灸 。 当艾住燃尽 , 再易炷施灸 。 灸完所规定的壮数 , 以使皮肤红润而不起泡为度 。 常用于因寒而到的呕吐、腹痛、腹泻及风寒痹痛等 。 图148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