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瑙是怎么形成的,玛瑙原石怎样形成的( 三 )



圆点玛瑙

就像听起来的那样 , 内含物是斑点或圆点! 假变形-假变形是指原始矿物被硅石替代 , 但保留了原始矿物的特征 。 石化木材是假变形的一个很好的例子 , 因为木材被硅石代替 , 形成了碧玉 , 看起来仍然像原始木材 。
玛瑙如何形成 【玛瑙是怎么形成的,玛瑙原石怎样形成的】古代印度人看到玛瑙的颜色和美丽的花纹很像马的脑子 , 就以为它是由马脑变成的石头 , 所以 , 梵语称它为“马脑” 。 我国汉代以前称玛瑙为“琼”、“赤琼”、“赤玉”或“琼瑶” 。 自佛经传入中国后 , 翻译人员考虑到“马脑属玉石类” , 于是巧妙地译成“玛瑙” 。
玛瑙是二氧化硅的胶体凝聚物 , 常有圆形同心丝线状或平行条带状结构 。 它的硬度超过水晶 。 这种坚硬、致密细腻、颜色美观的宝石 , 是雕琢美术工艺品的上等原料 。
玛瑙产生在火山熔岩的气孔中或其他岩石的裂隙中 。 它是由二氧化硅的胶体溶液沿着空洞壁一层一层地沉淀固结而成 。 每层因含不同杂质而呈不同颜色和花纹 , 因而就有不同品种的玛瑙 , 其中蓝、绿两种较为稀罕 , 尤以细细的红白纹理相间的缠丝玛瑙和中心包裹有火山爆发所产生水液的“水胆玛瑙”最名贵 。
玛瑙不但是名贵的装饰品 , 也可用于制造耐磨器皿和罗盘等精密仪器 , 还是治疗眼睛红肿、糜烂及障翳的良药 。
世界上著名的玛瑙产地有乌拉圭、巴西、印度的德干高原和阿拉伯等地 。 黑龙江省的逊克县是中国的“玛瑙之乡” 。 新疆产的玛瑙品种很多 。 近年 , 湖北省神农架地区发现了大型玛瑙矿床 。 1987年 , 在荒无人烟的内蒙古北部沙漠中发现了一个面积为6平方公里的干涸湖泊 , 平坦的湖底铺满五彩缤纷的玛瑙和碧玉 , 称为“玛瑙湖” 。
古今文人称颂不休的雨花石 , 实际上是玛瑙质砾石 。 南京雨花台一带的雨花石来源于长江两岸产玛瑙的山体 , 经风化崩落、流水冲刷和砂石间反复翻滚磨擦而成为可爱的浑圆状卵石 。

玛瑙石是怎样形成的 地下岩浆由于地壳的变动而大量喷出 , 熔岩冷却时 , 蒸气和其他气体形成气泡 。 气泡在岩石冻结时被封起来而形成许多洞孔 。 很久以后 , 洞孔浸入含有二氧化硅的溶液凝结成硅胶 。 含铁岩石的可熔成份进入硅胶 , 最后二氧化硅结晶为玛瑙 。
玛瑙形成需要什么地理条件 玛瑙石是由岩浆的残余热液形成的 , 这种热液充填在火山岩如玄武岩、流纹岩的空隙中 , 因空隙的形状不同 , 或成玛瑙球 , 或成玛瑙脉 。 经过自然力的作用 , 原生玛瑙脱落而出 , 再经过山洪冲击 , 流水搬运 , 磨成卵石 。
玛瑙石的圈状花纹是二氧化硅胶液围绕火山岩空隙、空腔 , 由内壁开始 , 从外向内多层次逐层沉淀而成 。 在其生长过程中 , 常常发生带色离子和化合物的周期扩散 。 原生玛瑙的主要化学成分是二氧化硅 , 其次是少量的氧化铁和微量的锰、铜、铝、镁等元素及化合物 。
玛瑙石本身具有不同的色素 , 如赤红者为铁 , 蓝者为铜 , 紫者为锰 , 黄色半透明为二氧化硅胶体石髓 , 翡翠色含绿色矿物等等;由于这些色素离子溶入二氧化硅热液中的种类和含量不同 , 因而呈现出浓淡、深浅变化万千的色彩 , 使雨花石及其艳丽秀美 。
玛瑙石形状:
常呈致密块状而形成各种构造 , 如乳房状、葡萄状、结核状等 , 常见的为同心圆构造 。 颜色不一 , 视其所含杂质种类及多寡而定 , 通常呈条带状、同心环状、云雾状或树枝状分布 , 以白色、灰色、棕色和红棕色为最常见 , 黑色、蓝色及其他颜色亦有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