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文化的废墟性
作者:黎荔
现代意义上的艺术创造,很大程度上并非起于旷野,而是起于废墟,起于那些拼命逃避废墟的人在某个时刻不由自主的、回顾式的爱 。 法兰克福学派的德国学者本雅明认为,现代艺术的特征,就是它的废墟性和意义的缺席,自然本身的连续性、神圣性和整体性被肢解,一切都变得残缺不全,一切都是由肢解了的东西按照某种主体性的意志拼凑起来的,主体成为寓意的设定者、创造者和解释者,在这里,本雅明找到了现代艺术的真正起源——主体的霸道 。 在现代艺术所制造的“废墟”中,即在事物神圣和谐的破碎中,体现了“意义联系”的阙如,体现了“形而上学的无家可归” 。 古代艺术之神圣及和谐统一的颓落,是本雅明文论中一直贯穿的主题 。 在本雅明处,“废墟”代表存在整体意义上的崩塌 。 “废墟――寓言体”表现出的破碎、沉沦在很多西方现代主义作品中都可以看到,比如波特莱尔、卡夫卡、普鲁斯特、乔伊斯等人的作品,他们“颓废”的书写可以看成是由碎片化的存在构成的寓言体 。
就思想文化而言,18世纪以来不论左派右派都是造反成癖,到了最后,反倒是易破难立,有破无立,遍地废墟,遍地枭雄,人们生活中的自杀、毒品、犯罪、精神病频频高发,价值虚无主义困扰全世界 。 对于中国而言,传统中国文化,历经二十世纪的诸般烽火劫难,真是庙堂砸尽了,典籍毁遍了,千古流传的国之圣器珍宝被摧残损弃得遍体鳞伤、花果飘零,即使劫灰余烬中还沉潜着火种,霹雳雷霆间还留下深辙和深根,但举目四顾的确早已是一片血火废墟 。
本雅明以自己天才的洞察力考察了其自身所处的现代社会,并清醒地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我们“当下”所看到的是一个已经不击自败的、支离破碎的废墟文化,这是对现代文化的某种高度概括 。 这也是现代社会中物质文明虚幻的繁荣背后的真实境地 。 本雅明深刻意识到,尽管这一文化中包含着太多自我否定和灾难的成分,但是一味的捣毁、一味的肃清是远远不够的,是没有办法解决问题的 。 要想解决问题,就必须“救赎”——在废墟中对已经支离破碎的总体完整性加以挖掘、拯救、再现、整合、回归 。 即使物毁人亡,即使往日的岁月了无痕迹,但文化细微处的气息和味道(唯有它们)却在,它们更柔软,却更有生气,更形而上,更恒久,更忠诚,它们就像那些灵魂,在残存的废墟上来回游荡,以它们那不可触之的氤氲,不折不挠的支撑着记忆的巨厦 。
由此,本雅明论断:当代社会处于废墟化的状态之中,人们迫切需要从这些废墟中获得救赎 。 看到废墟,关于生命的困惑与费解油然而生,为什么我们所千呼万唤的救赎也是源自于废墟?因为,废墟中记录着伤逝以及已被忘怀的永恒 。 废墟是对时间的记忆,是对被毁的价值的见证 。 在废墟中,你看到的是悬浮的时间,以及静静地等待着被时间风化和瓦解的旧事物,于是你重新开始了对过去的想象和连结 。 面对废墟,你会突然意识到,你所创造的一切,其物质本身的年龄可能会远远超过你自身,哪怕只是一根小小的铁钉,也会活得比你长久 。 废墟彰显了历史不朽的痕迹和不灭辉煌的永恒,也凸显了当下的易逝和现世荣耀的昙花一现 。
【现代文化的废墟性】
在我们这个时代,产业转型后遗留的废弃厂房,备战备荒时期的防空洞,每个城市都存在的烂尾楼,这些瓦砾遍地、青草遍生的废墟,与急速重建的巨大新楼群,常常形成强烈的反差,以致极其刺眼 。 清理废墟似乎显得理所当然,可是这样的废墟,不也正是某种孔隙么?某种像黑洞一般将你吸纳进去的时间孔隙 。 由于废墟的存在,我们被提示了关于这一场所的某个过往 。 如果我们可以从废墟中看出某些时代的蛛丝马迹,那么,这便意味着我们已经展开了一段位于时间轴之上的旅程 。 这是一段五味杂陈、内心震颤的旅程,我们把自己埋入了大于自己百倍尺度的情境之中,借此种极端拷问,知晓了自己是何等渺小 。 本雅明说,这些废墟状态的真实再现所带来的“惊颤效应”将有助于实现人类的救赎 。 在破碎的废墟世界里对当下世界进行寓言式的否定,可以唤醒现实社会中“迷离”的我们,并为我们打开一个救赎的大门 。
推荐阅读
- 圆怎么算周长,内圆的周长怎么算
- 怎么面试别人,面试别人的话术和流程
- 人世间最大的幸福,莫过于可以跟相爱的人一起执手相依
- 白平衡怎么调,手动白平衡调整的五个步骤
- 肺阴虚和肺阳虚的区别有哪些?两者的不同之处有这几个
- 鱼干怎么晒,夏天晒鱼干不臭的方法
- 你们还知道哪些王者英雄说的话?
- 《仁王》背后的teamninja团队带来《卧龙:失落王朝》
- 一个人在恐怖玩具工厂探索是种怎样的体验?
- 三国志战略版账号价格虚高的原因,工作室将账号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