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鸢尾草怎么种植?鸢尾草的种植方法和栽培技术( 二 )


易板结的土壤, 种植后可以在土壤表层覆盖一层诸如稻壳、稻草、松针、黑色泥炭或类似的材料来防止土壤板结 。 也可用次方法来防止土壤很快变干 。
为了使过多的水分应快速排除, 应配置功能良好的排水系统 。 这样也使用水对温室土壤进行淋洗成为了可能 。 该处理可防止在种植喜肥作物或某种植阶段使用水分较少而引起盐分的积累问题 。
盐敏性
鸢尾草是盐敏性植物 。 盐分过高的土壤中, 根系生长缓慢, 甚至受损伤, 并且限制植株吸收水分, 导致花朵脱水 。
为了降低过高的盐浓度, 在种植前需要将土壤彻底淋洗(每平方米土表用200-400毫米水淋洗) 。
在种植施肥较多的如菊花、玫瑰、康乃馨、西红柿等作物或某阶段浇水较少后, 会引起土壤中盐分含量过高 。 土壤盐分含量高还有可能是在种植如小菖兰等收获晚的作物后引起 。 因此, 建议在种植前或刚种植后不宜大量使用合成肥料 。 为此, 至少在开始种植6周前做一次土壤抽样调查, 这样可以得到土壤中各种盐含量的数值 。
土壤样本中以下各元素勿必不能超过所推荐的水平:
全盐(导电值)1.0-1.5毫摩尔25℃土壤中
氯盐(食用盐)1.5-2.0毫当量
钾盐0.8-1.5毫当量
氮盐1.0-2.0毫当量
镁盐2.0毫当量
磷盐每升不超过5.0毫克
灌溉水的电解电导水平一定不能超过0.5毫西门子/厘米 。 在温室中使用氯盐浓度不超过50毫克/升;在露地中使用氯盐浓度则不能超过450毫克/升 。 如果灌溉水不能达到标准, 则不能进行鸢尾草生产 。
但是, 由于各种情况使灌溉水中盐分浓度超标, 土壤应尽量保持湿润, 这样可防止因土壤干燥而引起盐浓度的上升 。
施肥
一般来说, 种植前施基肥的方法并不可取, 因为这会提高土壤中盐分的浓度, 而延缓鸢尾草的根系生长 。 种植前对土壤的抽样调查以确保土壤含有正确的营养成分 。 抽样一定要在对土壤处理和淋洗后进行 。 这样, 所缺的养分可通过以后直接给土壤中补充肥料来得到 。 鸢尾草对氟元素敏感, 因此, 含氟的肥料(磷肥)和三磷酸盐肥料禁止使用 。 反之, 如二磷酸盐肥料则应使用 。
杂草控制
鸢尾草的生长过程只需8-12周, 在这么短的生长时间里, 如果对土壤进行过蒸、淹、犁等处理后, 那么在植株生长过程中不必考虑除草问题 。 植株种植后, 主要使用化学除草剂来清除杂草 。 但施用时注意不能对植株造成伤害 。
如果植株种植后, 地里开始生长杂草, 那么只有在种球被埋得足够深的时候才可以施用除草剂 。 种球新萌生的幼芽至少在土壤以下2厘米处才不会受到除草剂的危害 。
在植株展叶之前, 温室或露地中的小草可通过喷施适宜的除草剂来控制其生长 。 如果普通除草剂不能有效地控制一些一年生的牧草杂草, 就应改用复合除草剂 。 施用的时候是在天快要黑的时候, 喷施在植株上, 再喷足够的水 。 次日清晨, 从植株顶部彻底冲洗 。 由于除草剂有残留性, 一定要注意以下几点 。 每片地一年中施用的除草剂都要限量, 以不超过2次为宜;只在十分必要时再使用除草剂;不要种植对除草剂敏感的品种 。
温室中的生长温度
种植后, 土壤温度是最重要的因素, 最低温为5-8℃, 最高温为20℃ 。 土温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出苗率 。 土温过低会造成开花能力降低, 故最适土温控制在16-18℃之间 。
温室内生产鸢尾草, 最适温度为15℃ 。 为了缩短生长期, 种植时可使用新采收的种球, 前4-3周温室温度保持在18℃ 。 此温度可维持到1月1日, 但会造成植株弱小 。 13℃或更低的温度会延长生长期, 同时增加植株重量, 但花朵枯萎的机率增加 。 为了促进开花, 如“BlueMagic(蓝魔)”, 如果温室高温已经被保持着, 那么把温度降低是明智之举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