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东北大棚水稻种植技术有哪些?


一是提前做床,调配秧土 。 东北地区春季土壤水分高,气温回暖慢,秧床排水和制床难度增加 。 要以苗床散墒为重点,抢前备土做床,确保按期育苗 。 提倡刨冻方、备冻土,并移进扣好的棚室内,采取冻土集中增温化冻晾干,随时备用 。 大力推广高台育苗,当大棚内土壤融化深度适宜时,立即开始翻地、晾晒,散墒增温,并打好高台苗床,将床土整平耙细,确保达到旱育苗标准 。 床土配制要杜绝拌入未腐熟的有机肥;与壮秧剂混拌时要均匀,装盘前1~2天拌好,盖上塑料膜焖一下 。

【水稻】东北大棚水稻种植技术有哪些?

文章插图

【【水稻】东北大棚水稻种植技术有哪些?】二是优选良种,适时播种 。 以安全抽穗为中心,合理确定播期,确保安全成熟 。 选择耐寒性强、抗稻瘟病、熟期适宜的水稻品种,播种前做好种子清选、晒种、发芽试验、种子消毒、浸种催芽等工作,确保发芽率达到90%以上 。 秧盘装土厚度要保持在2厘米,播种后覆土0.5厘米 。 种植面积较大的新型经营主体,要适时分期播种 。
三是强化管理,培育壮秧 。 针对低温、多墒等情况,坚持标准化管理,积极采取疏通沟渠、高台旱育、三膜覆盖、综合增温等技术措施,防御低温冷害,培育壮秧 。 苗床管理以“调温、控水”为核心,增温、保温、控温等措施综合应用,保证棚内温度25~28℃,最高温度不超过30℃;把握好揭膜时间,防止高温烧苗 。 第一叶生长期,棚内温度要控制在25℃~28℃,最高不超过28℃;1叶1心至2叶1心期,棚内温度控制在20℃~23℃,最高不超过25℃,避免早穗现象发生;插秧前3~5天施送嫁肥 。 苗床水分管理要突出“旱”育,培育健壮秧苗 。 当出现早晚叶尖不吐水、午间新展叶片卷曲、床土表面发白情况时,要立即补水 。 基质育苗田块,要调整水分和施肥管理,每日及时补水,叶片发黄脱肥时补施氮肥 。
四是预防为主,科学防控 。 加强苗期病害防控,用适宜药剂进行浸种消毒,防治恶苗病 。 在营养土喷浇、种子拌种消毒、一叶一心期喷浇等3个环节上,单独或同时使用适宜药剂,防治立枯病 。 育苗期如遇阴雨转晴,要及早通风炼苗,预防苗期病虫草害发生 。 插秧前带药下地,预防潜叶蝇 。
五是精细整地,适时栽插 。 坚持“旱整平、浅打浆”的耕作原则,提早整地,保证沉降时间,避免苗等地、壮苗变弱苗等现象发生 。 旱整地要到头、到边、不留死角,同一块地内高低差不超过10厘米,地表保证有10~12厘米的松土层 。 水整地在放水泡田3~5天后,打浆平地,做到田面平整、土壤细碎,同池内高低差不超过3厘米,地表有2~3厘米泥浆 。 大力推广激光平地技术,平后土地高低差在3厘米范围内,寸水不露泥 。 插秧要确保在高产期内高标准、高质量、高速度完成,为水稻丰产奠定基础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