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知识|王文涛是谁的外甥( 六 )


扩展资料:
《三国演义》不仅是较早的一部历史小说, 而且代表着古代历史小说的最高成就 。
小说采用浅近的文言, 明快流畅, 雅俗共赏;笔法富于变化, 对比映衬, 旁冗侧出, 波澜曲折, 摇曳多姿 。 又以宏伟的结构, 把百年左右头绪纷繁、错综复杂的事件和众多的人物组织得完整严密, 叙述得有条不紊、前后呼应, 彼此关联, 环环紧扣, 层层推进 。
《三国演义》的艺术成就更重要的是在战争描写和人物塑造上 。 小说最擅长描写战争, 并能写出每次战争的特点 。 注意描写在具体条件下不同战略战术的运用, 指导作战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而不把主要笔墨花在单纯的实力和武艺较量上 。
如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彝陵之战等, 每次战争的写法也随战争特点发生变化, 在写战争的同时, 兼写其他活动, 作为战争的前奏、余波, 或者战争的辅助手段, 使紧张激烈、惊心动魄力的战争表现得有张有弛, 疾缓相间 。
如在赤壁之战前描写孙、刘两家的合作、诸葛亮、周瑜之间的矛盾, 曹操的试探, 孙、刘联军诱敌深入的准备等等, 在人物塑造上, 小说特别注意把人物放在现实斗争的尖锐矛盾中, 通过各自的言行或周围环境, 表现其思想性格 。
如曹操的奸诈, 一举一动都似隐伏着阴谋诡计;张飞心直口快, 无外不带有天真、莽撞的色彩;诸葛亮神机妙算, 临事总可以得心应手, 从容不迫 。 著名的关羽“温酒斩华雄”、“过五关斩六将”、张飞“威震长坂桥”、“赵云”单骑救幼主”、诸葛亮“七擒孟获”等更是流传极广的篇章 。
《三国演义》虽以历史为题材, 但它毕竟不是史书而是文学作品 。 因为它经过了艺术加工, 有不少虚构 。 《三国演义》的艺术成就是多方面的 。
1.它成功地塑造了众多的人物形象 。 全书写了四百多人, 其中主要人物都是性格鲜明、形象生动的艺术典型 。 各类人物各有共性;同类人物各有个性 。 作者描写人物, 善于抓住基本特征, 突出某个方面, 加以夸张, 并用对比、衬托的方法, 使人物个性鲜明生动 。
这是作者塑造人物的一条基本原则 。 小说中运用这一原则的最好说明, 就是向来人们所谓的“三绝”, 即曹操的“奸绝”——奸诈过人;关羽的“义绝”——“义重如山”;孔明的“智绝”——机智过人 。
小说刻画人物的主要方法是:把人物放在惊心动魄的军事、政治斗争中, 放在尖锐复杂的矛盾冲突中来塑造 。 对于主要人物, 往往通过一系列的故事情节和人物语言表现其复杂的性格 。
2.它长于描述战争 。 全书共写大小战争四十多次, 展现了一幕幕惊心动魄的战争场面 。 其中尤以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彝陵之战最为出色 。 对于决定三国兴亡的几次关键性的大战役, 作者总是着力描写, 并以人物为中心, 写出战争的各个方面, 如双方的战略战术、力量对比、地位转化等等 。
写得丰富多彩, 千变万化, 各具特色, 充分体现了战争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既写出了战争的激烈、紧张、惊险, 而又不显得凄惨, 一般具有昂扬的格调, 有的还表现得从容不迫, 动中有静, 有张有弛 。 3.它的结构, 既宏伟壮阔而又严密精巧 。
时间长达百年, 人物多至数百, 事件错综, 头绪纷繁 。 而描述既要符合基本事实, 又要注意艺术情节的连贯 。 因此, 在结构的安排上是有很大困难的 。 可是作者却能写得井井有条, 脉络分明, 各回能独立成篇, 全书又是一个完整的艺术整体 。 这主要得力于作者构思的宏伟而严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