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转基因技术在提高水稻植株的抗Basra除草剂的成果
王才林等利用花粉管通道法将抗Basta除草剂的bar基因导入水稻品系“E32” , 获得转基因植株 。 抗性鉴定表明 , 转基因植株能充分表达对Basta除草剂的抗性;通过对转基因植株后代PCR分析 , 证实bar基因已整合到受体植株的基因组中 , 遗传分析表明 , bar基因能在有性生殖过程中传递给后代 , 并在T代开始分离出抗性一致的稳定株系 。 段俊等利用转基因技术 , 成功将抗除草剂bar基因转入水稻恢复系明恢86 , 并在此基础上育成了明恢63B、优68B、双七B等抗除草剂转bar基因恢复系30多个 。 同时利用明恢86B选配出了抗除草剂转bar基因杂交稻II优86B及特优86B等 。 大田结果表明:转入的bar基因能稳定遗传 , 并在不同生育期表达对除草剂的抗性 , 没有出现基因沉默现象 , 也未发现bar基因的漂移现象 。
(二)转基因技术在提高水稻植株的抗盐能力的成果
孔瑾研究表明 , OSZFP1(水稻锌指蛋白1)基因编码的蛋白含有3个推测的Cys2/Cys2一型锌指结构域 , 它的表达受盐胁迫负调控 。 其构建了以35S为启动子的OsZFP1基因的植物表达载体 , 并将其转入拟南芥植物和水稻愈伤组织中以过量表达OSZFP1基因 。 转基因的拟南芥植株和水稻愈伤组织对盐处理的敏感性都比野生型要高 。 这一结果表明OSZFP!基因可能编码一种负调控蛋白 , 它可能抑制某些盐诱导基因的表达 。 朱宝成等成功构建了一种被称为脯氨酸合成酶的基因 , 之后将这种基因导入水稻悬浮细胞 , 从而得到转基因水稻植株 。 同时 , 这种基因在一种启动子的作用下 , 不断积累脯氨酸合成酶 , 水稻依靠这种脯氨酸含量的增加提高其抗旱耐盐碱的能力 。
(三)转基因技术在提高水稻植株抗病原菌入侵的能力的成果
黎军英等用PAL(苯丙氨酸解氨酶)基因正义和反义转化水稻 , 获得了70株转基因植株 。 选择正义转化植株(1s)和反义转化植株(4a)进行稻瘟病菌接种 , 针对病原物侵染 , ls的PAL活性上升更快 , 幅度更大 。 观察水稻叶片超微结构发现 , ls的细胞具有更强的抵抗病原菌入侵的能力 , 其过氧化物酶活性也比对照组和4a要高 。 程志强等对转豌豆铁蛋白基因水稻T 。 代的53个株系进行PCR检测 , 52个株系能扩增出阳性PCR产物 。 通过测定光合作用过程中最大光化学通量分析了由百草枯(除草剂)处理引起的2代水稻叶片的氧化损害 。 与未转基因水稻相比 , 转Fer基因水稻的叶片对氧化胁迫的耐受能力有不同程度的增强 。
(四)转基因可提高水稻植株的抗稻瘟菌能力
彭昊等将具有广谱抗病作用的葡萄糖氧化酶(GO)基因插入具有潮霉素抗性选择标记的双元载体pCAMBIA1301 , 构建了水稻高效表达的新载体pCAG1301 。 将此质粒导入根癌农杆菌菌株LBA4404后 , 转化粳稻品种日本晴的幼胚 , 并由筛选出的潮霉素抗性愈伤组织分化再生植株 。 对所得潮霉素抗性水稻植株的Southernblot杂交分析表明 , GO基因已整合到受体基因组 。 淀粉一碘化钾显色反应检测到了转基因植株产生的过氧化氢 。 这证实GO基因表达产生的葡萄糖氧化酶已经在水稻中发挥功能 。
三、结语
综上所述 , 稻转基因研究已取得很大进展 。 但并不表示不存在问题 。 主要表现为:(1)转基因水稻的研究大部分还处在实验室阶段 , 能大规模应用于农业生产的转基因水稻品种还未见报道 。 (2)还未能定点、定量地将外源基因引入到水稻受体基因组中 , 从而未能获得稳定遗传高效表达的转基因植株 。
推荐阅读
- 【植物】三峡库区的动植物资源概况
- 【水培】花卉的水培繁殖方法
- 【小麦】水稻、小麦、玉米、花生的营养失衡症状
- 【花卉大全】小草微木成大业
- 【植物】奇趣植物园
- 【植物】内蒙古珍稀植物——半日花
- 【昙花】昙花是良药
- 【桂花】桂花入馔
- 【花】打碗花
- 【扦插】山茶花扦插生根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