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书书法大全 号称天下第二行书

为什么把颜真卿的《祭侄文稿》誉为“天下第二行书”?该怎样欣赏这幅作品?这文章毁誉参半!懂的人自然懂,不懂的人口水也多的惊人!看到好多人居然喷祭侄稿?!我就不说什么历史背景,也不讨论书法至情至性,也不谈折钗股、屋漏痕笔法,也不谈墨法,这些大家都谈过,那么,我就只谈章法 。
有人说祭侄稿作品凌乱,我的观点是:祭侄稿的章法,半丝都不乱!(想要喷,看完全文再喷)
【行书书法大全 号称天下第二行书】我简单从章法层面,与大家做个分享,希望除了人文感性层面之外,有助于大家从理性的技术层面去欣赏 。
(注意,颜真卿在激愤状态下,居然保持了近乎完美的章法,我仔细分析过了,包括尾部涂改的部分,章法上也不愈矩 。)
我的观点很冲:如果有人说祭侄稿这作品乱,那么,我敢断定他是不懂章法的!
以下用事实说话吧——
1.同列重心垂连线:这个章法同列字重心的垂纵向连线,竟然与兰亭序几乎一模一样(不信你可以自己去测试),上部基本一条线,最后几个字的重心微移 。同类案例1:
与兰亭的纵向重心章法的规律,是不是一样?
拉个单列,看的更清楚!
同类案例2:
事实上,怀素自叙帖,也与此规律相一致 。
2.重心斜角连线十分到位的章法重心斜连线 。
【有些采用大字组和小字组方式来调剂章法,做到有变化,避免呆板】我把尺子轻轻一搁,你看!尺子上沿,居然基本上都是穿越字的中心(或者字组的重心),仔细看,是不是接近100% 。
你说颜公如此激动状态下,章法居然一丝不乱,这功力……
打个比方,这跟我们喝酒时候常说的“醉醉三分定”,是不是一样 。
同类案例:看下米芾这个“長”字,为什么在这个位置?是偶然,还是必然?答案是“非偶然”!这个,应该可以证明上述法则,在古典章法中的普遍性 。
3.次列次字的均距辐射:第二行第二字,左右两侧上下字(或字组)均距辐射 。
这是古典章法的典型技巧之一 。
4.同列笔画的同向性协调注意,不同色彩的角度(分别代表横撇点,主点和主捺一般角度趋同),是不是保持一致性?
而隔一列则有变化(以主撇为例,大体上是45°和60°交替,这一点兰亭序也是这样的 。注:撇、折、挑,一般保持一致角度) 。
同类案例1:
给个兰亭序对照组,看得更明白 。
同类案例2:
看起来歪歪扭扭的中秋贴,原来这么整齐划一 。
这些角度,并不是偶然的,而很大程度是由章法协调性的内在机制决定的 。
有的人认为过分解读,那么就再看一下,看狂草吧!同类案例3:
看看这些狂草的撇,是不是同向?那一笔是随便来的?答案是,没有一笔是乱来的!!!横和捺,点,勾之类的,请自己观察吧 。是不是一丝不苟,绝无侥幸?!
好书法笔法自然!但,笔法自然≠笔法随意!
以上这些,是对祭侄稿章法的小分析,而这幅作品的技术含量远远超出这些!!!章法首先是秩序,和谐性,然后才是呼应和布局等
事实上,章法的问题,往往是“视之不见,察之弥彰”,这些看得见、看不见的暗合,都并非没来由的,而是一个顶级书法家千锤百炼而内化固化下来的功力,这就是底蕴!
这幅作品,能够沉淀千年,备受赞誉,不仅是因为至情至性,即使纯粹只谈论技术,也值得不断去揣摩,它有非常多种层面的内涵!
延伸探讨:很多人认为章法的几何解析,是过分解读 。那好吧,我再延伸一个经典案例,看看另一经典名帖杨凝式的韭花帖,到底凭什么被誉为“落笔便到乌丝栏”?(若不了解本典故的,可百度一下哦)仔细看韭花帖,每个字的位置,几乎都在该在的位置!
所以,韭花帖才被誉为“落笔便道乌丝栏”,乌丝栏,就是古代书法的界隔线,比如米芾的蜀素帖,就有真实的乌丝栏,而杨凝式的韭花帖本身并没有乌丝栏,所以,这句话的意思,是讲韭花帖看似偏斜,其实章法十分精当,合规合矩,直追兰亭 。
落笔便到乌丝栏,更多赞探的并不是杨凝式的笔法,而是章法 。该帖章法严谨之至,绝无随机侥幸(连尾巴落款,都在精确的位置上)!
韭花帖,同样章法近乎完美的典范之一 。
兰亭序,当然是章法的教科书式的典范了,所以,就不用再解析了 。毫无疑问,每一个字的位置,几乎都符合规律,甚至,连修改的地方也在重心连线的精准位置 。不信如果你自己解析,你会发现,严丝合缝,滴水不漏,没想到吧,一个即兴之作,章法居然完美如斯 。
这些古典章法的基本规则,好比诗词的“格律”,格律的存在,并不影响天才与才情的发挥!两者并存 。
如果说,“法”即规则准绳(属于全局性),不折不扣,“度”即随势灵动(属于局部性),千变万化 。那么,两者可合称法度 。
古典章法中(本文只谈古典章法),始终贯穿的“重心连线”法则,是一棵树的主干,是整体宏观的,那么,字和字组的正侧奇正大小俯仰左右疏密等变化,则好比是一棵树的枝叶,是局部微观的(分属于章法的宏观和微观的不同层面,不要错位来比较哈!)
宏观调控微观,章法调控字法 。正如无论你怎么样左右飘荡,总体要必须回归主轴 。无论你大小怎么组合变化,无非字与字组 。
总之,信或不信,由你自定!
想要喷的人,请先拿法帖自己印证一下,再讨论(今人的所谓章法,不在讨论范围哈) 。
要反对也可以,但请谈有理有据的干货,不要空洞唯心批驳,更不要粗言谩骂 。注意文明用语!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