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长与山海经主要内容和主题「阿长与山海经课文内容、背景及学习目标」

【课文内容】
长妈妈,已经说过,是一个一向带领着我的女工,说得阔气一点,就是我的保姆 。我的母亲和许多别的人都这样称呼她,似乎略带些客气的意思 。只有祖母叫她阿长 。我平时叫她“阿妈”,连“长”字也不带;但到憎恶她的时候,——例如知道了谋死我那隐鼠的却是她的时候,就叫她阿长 。
我们那里没有姓长的;她生得黄胖而矮,“长”也不是形容词 。又不是她的名字,记得她自己说过,她的名字是叫作什么姑娘的 。什么姑娘,我现在已经忘却了,总之不是长姑娘;也终于不知道她姓什么 。记得她也曾告诉过我这个名称的来历:先前的先前,我家有一个女工,身材生得很高大,这就是真阿长 。后来她回去了,我那什么姑娘才来补她的缺,然而大家因为叫惯了,没有再改口,于是她从此也就成为长妈妈了 。

阿长与山海经主要内容和主题「阿长与山海经课文内容、背景及学习目标」

文章插图
虽然背地里说人长短不是好事情,但倘使要我说句真心话,我可只得说:我实在不大佩服她 。最讨厌的是常喜欢切切察察,向人们低声絮说些什么事 。还竖起第二个手指,在空中上下摇动,或者点着对手或自己的鼻尖 。我的家里一有些小风波,不知怎的我总疑心和这“切切察察”有些关系 。又不许我走动,拔一株草,翻一块石头,就说我顽皮,要告诉我的母亲去了 。一到夏天,睡觉时她又伸开两脚两手,在床中间摆成一个“大”字,挤得我没有余地翻身,久睡在一角的席子上,又已经烤得那么热 。推她呢,不动;叫她呢,也不闻 。
“长妈妈生得那么胖,一定很怕热罢?晚上的睡相,怕不见得很好罢?……”
母亲听到我多回诉苦之后,曾经这样地问过她 。我也知道这意思是要她多给我一些空席 。她不开口 。但到夜里,我热得醒来的时候,却仍然看见满床摆着一个“大”字,一条臂膊还搁在我的颈子上 。我想,这实在是无法可想了 。
但是她懂得许多规矩;这些规矩,也大概是我所不耐烦的 。一年中最高兴的时节,自然要数除夕了 。
辞岁之后,从长辈得到压岁钱,红纸包着,放在枕边,只要过一宵,便可以随意使用 。睡在枕上,看着红包,想到明天买来的小鼓、刀枪、泥人、糖菩萨…… 。然而她进来,又将一个福橘放在床头了 。
“哥儿,你牢牢记住!”她极其郑重地说 。“明天是正月初一,清早一睁开眼睛,第一句话就得对我说:‘阿妈,恭喜恭喜!’记得么?你要记着,这是一年的运气的事情 。不许说别的话!说过之后,还得吃一点福橘 。”她又拿起那橘子来在我的眼前摇了两摇,“那么,一年到头,顺顺流流…… 。”
梦里也记得元旦的,第二天醒得特别早,一醒,就要坐起来 。她却立刻伸出臂膊,一把将我按住 。我惊异地看她时,只见她惶急地看着我 。
她又有所要求似的,摇着我的肩 。我忽而记得了——
“阿妈,恭喜…… 。”
“恭喜恭喜!大家恭喜!真聪明!恭喜恭喜!”她于是十分欢喜似的,笑将起来,同时将一点冰冷的东西,塞在我的嘴里 。我大吃一惊之后,也就忽而记得,这就是所谓福橘,元旦辟头7的磨难,总算已经受完,可以下床玩耍去了 。
她教给我的道理还很多,例如说人死了,不该说死掉,必须说“老掉了”;死了人,生了孩子的屋子里,不应该走进去;饭粒落在地上,必须拣起来,最好是吃下去;晒裤子用的竹竿底下,是万不可钻过去的…… 。此外,现在大抵忘却了,只有元旦的古怪仪式记得最清楚 。总之:都是些烦琐之至,至今想起来还觉得非常麻烦的事情 。
然而我有一时也对她发生过空前的敬意 。她常常对我讲“长毛” 。她之所谓“长毛” 者,不但洪秀全军,似乎连后来一切土匪强盗都在内,但除却革命党,因为那时还没有 。她说得长毛非常可怕,他们的话就听不懂 。她说先前长毛进城的时候,我家全都逃到海边去了,只留一个门房和年老的煮饭老妈子看家 。后来长毛果然进门来了,那老妈子便叫他们“大王”,——据说对长毛就应该这样叫,——诉说自己的饥饿 。长毛笑道:“那么,这东西就给你吃了罢!”将一个圆圆的东西掷了过来,还带着一条小辫子,正是那门房的头 。煮饭老妈子从此就骇破了胆,后来一提起,还是立刻面如土色,自己轻轻地拍着胸脯道:“阿呀,骇死我了,骇死我了…… 。”
阿长与山海经主要内容和主题「阿长与山海经课文内容、背景及学习目标」

文章插图
我那时似乎倒并不怕,因为我觉得这些事和我毫不相干的,我不是一个门房 。但她大概也即觉到了,说道:“像你似的小孩子,长毛也要掳的,掳去做小长毛 。还有好看的姑娘,也要掳 。”
“那么,你是不要紧的 。”我以为她一定最安全了,既不做门房,又不是小孩子,也生得不好看,况且颈子上还有许多炙疮疤 。
“那里的话?!”她严肃地说 。“我们就没有用么?我们也要被掳去 。城外有兵来攻的时候,长毛就叫我们脱下裤子,一排一排地站在城墙上,外面的大炮就放不出来;再要放,就炸了!”
这实在是出于我意想之外的,不能不惊异 。我一向只以为她满肚子是麻烦的礼节罢了,却不料她还有这样伟大的神力 。从此对于她就有了特别的敬意,似乎实在深不可测;夜间的伸开手脚,占领全床,那当然是情有可原的了,倒应该我退让 。
这种敬意,虽然也逐渐淡薄起来,但完全消失,大概是在知道她谋害了我的隐鼠之后 。那时就极严重地诘问,而且当面叫她阿长 。我想我又不真做小长毛,不去攻城,也不放炮,更不怕炮炸,我惧惮她什么呢!
但当我哀悼隐鼠,给它复仇的时候,一面又在渴慕着绘图的《山海经》了 。这渴慕是从一个远房的叔祖惹起来的 。他是一个胖胖的,和蔼的老人,爱种一点花木,如珠兰、茉莉之类,还有极其少见的,据说从北边带回去的马缨花 。他的太太却正相反,什么也莫名其妙,曾将晒衣服的竹竿搁在珠兰的枝条上,枝折了,还要愤愤地咒骂道:“死尸!”这老人是个寂寞者,因为无人可谈,就很爱和孩子们往来,有时简直称我们为“小友” 。在我们聚族而居的宅子里,只有他书多,而且特别 。制艺和试帖诗,自然也是有的;但我却只在他的书斋里,看见过陆玑的《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还有许多名目很生的书籍 。我那时最爱看的是 《花镜》,上面有许多图 。他说给我听,曾经有过一部绘图的《山海经》,画着人面的兽,九头的蛇,三脚的鸟,生着翅膀的人,没有头而以两乳当作眼睛的怪物,……可惜现在不知道放在那里了 。
我很愿意看看这样的图画,但不好意思力逼他去寻找,他是很疏懒的 。问别人呢,谁也不肯真实地回答我 。压岁钱还有几百文,买罢,又没有好机会 。有书买的大街离我家远得很,我一年中只能在正月间去玩一趟,那时候,两家书店都紧紧地关着门 。
玩的时候倒是没有什么的,但一坐下,我就记得绘图的《山海经》 。
大概是太过于念念不忘了,连阿长也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 。这是我向来没有和她说过的,我知道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但既然来问,也就都对她说了 。
过了十多天,或者一个月罢,我还记得,是她告假回家以后的四五天,她穿着新的蓝布衫回来了,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高兴地说道:
“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
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赶紧去接过来,打开纸包,是四本小小的书,略略一翻,人面的兽,九头的蛇,……果然都在内 。
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 。她确有伟大的神力 。谋害隐鼠的怨恨,从此完全消灭了 。
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 。
书的模样,到现在还在眼前 。可是从还在眼前的模样来说,却是一部刻印都十分粗拙的本子 。纸张很黄;图像也很坏,甚至于几乎全用直线凑合,连动物的眼睛也都是长方形的 。但那是我最为心爱的宝书,看起来,确是人面的兽;九头的蛇;一脚的牛;袋子似的帝江; 没有头而“以乳为目,以脐为口”,还要“执干戚而舞”的刑天 。
此后我就更其搜集绘图的书,于是有了石印的《尔雅音图》19和《毛诗品物图考》20,又有了《点石斋丛画》和《诗画舫》 。《山海经》也另买了一部石印的,每卷都有图赞,绿色的画,字是红的,比那木刻的精致得多了 。这一部直到前年还在,是缩印的郝懿行21疏 。木刻的却已经记不清是什么时候失掉了 。
我的保姆,长妈妈即阿长,辞了这人世,大概也有了三十年了罢 。我终于不知道她的姓名,她的经历,仅知道有一个过继的儿子,她大约是青年守寡的孤孀 。
仁厚黑暗的地母呵,愿在你怀里永安她的魂灵!
阿长与山海经主要内容和主题「阿长与山海经课文内容、背景及学习目标」

文章插图
【文章分析】
此文记述了鲁迅儿时与阿长相处的情景,描写了长妈妈善良、朴实而又迷信、唠叨、“满肚子是麻烦的礼节”的性格,对她寻购赠送自己渴求已久的绘图《山海经》之事,充满了尊敬和感激,表达了对这位劳动妇女的真诚的惦念以及对年幼无知的时光的深切怀念 。全文语言平实形象、处处流露着真情,在丝毫不带造作的叙述中,将读者带入到了儿时作者的世界中,令人觉得特别可亲 。
【背景介绍】
1926年3月18日,北洋军阀政府枪杀进步学生,鲁迅受反动政府通缉,不得不到厦门大学任教 。但又受到守旧势力的排挤,作者不愿意想到目前,只能借回忆少年生活写点文章聊以自慰,于是写出了回忆散文集《朝花夕拾》,本文就是其中一篇,回忆了童年时期自己与阿长相处的一段生活 。
【学习目标】
1.学习本文围绕中心选择材料刻画人物的方法 。
2.通过典型事例分析,深入了解长妈妈这个人物形象 。
3.把握欲扬先抑的手法,感悟鲁迅对“阿长”的深厚怀念之情,领会“阿长”性格中的人性美 。
【字词积累】
骇( hài ) 掳(lǔ ) 孤孀(shuānɡ)惶急(huánɡ )诘问(jié )疮疤(chuānɡ bā )
渴慕(mù )粗拙(zhuō)霹雳(pī lì )陆玑( jī )惧惮(dàn )憎恶(zēnɡ )
懿( yì ) 辟头(pī )震悚(sǒnɡ )
辟头:开头
震悚:身体因恐惧或过度兴奋而颤动 。
絮说:絮絮叨叨地说 。
疮疤:疮好了以后留下的疤 。比喻疼处、短处和隐私 。
疏懒:懒散而不习惯于受约束 。
孤孀:寡妇 。
切切察察:现在多写作“嘁嘁喳喳”,形容细碎的说话声音 。
磨难:在困苦的境遇中遭受的折磨 。
繁琐:繁杂琐碎 。
面如土色:脸色跟土的颜色一样,没有血色 。形容极端惊恐 。
例句:当无照驾驶被发现以后,他吓得面如土色 。
深不可测:慌慌张张,不知怎么办才好 。
深不可测、高深莫测辨析:两词都有很深,难以看透的意思 。但“深不可测”侧重于形容空间距离,如:这口井黑洞洞的,往下望去,真是深不可测 。“高深莫测”侧重于形容学问、神态,如:他说话总是故弄玄虚,使人感到高深莫测 。
诘问:追问,责问 。
诘问、询问辨析:两词都有“问”的意思,但“诘问”还有责怪的意思,如:在大家的诘问之下,他终于承认了错误,不再一味推卸责任 。“询问”局限于一般性的打听情况,如:对于不明白的事情,要多向朋友询问 。
情有可原:按照情理,对出现的某种情况有可以原谅的地方 。
例句:人们知道了事情的经过,都觉得他那么做是情有可原的 。
渴慕:非常思慕 。
疏懒:懒散而不习惯于受拘束 。
莫名其妙:没有人能说明它的奥妙(道理),表示事情很奇怪,使人不明白 。
莫名其妙、捉摸不定辨析:两词都有难以明白的意思 。“莫名其妙”侧重于事情很奇怪,使人不明白,如:这件事发生得太突然,连当事人也莫名其妙 。“捉摸不定”侧重于变化无常,让人猜不透,如:只是到底会不会受处分,他就捉摸不定了 。
霹雳:云和地面之间发生的一种强烈雷电现象 。文中指“我” 受到了极大的震撼 。
震悚:因恐惧而颤动;震惊 。
震悚、震惊辨析:两词均有“受到震动而吃惊”的意思,但“震悚”程度更深一些,侧重于因恐惧而颤动,如:看到这恐怖的场景,他全身都震悚起来 。“震惊”侧重于内心受到的震动很大,如:没想到她如此瘦小的身体,竟能背起这么重的大筐,真让人震惊 。
【知识链接】
阿长(?——1899),鲁迅称她为长妈妈,浙江绍兴人,她是鲁迅儿时的保姆 。长妈妈的夫家姓余,有一个过继的儿子,是做裁缝的,她有一个女儿,后来招进了一个女婿 。“长妈妈只是许多旧式女人中的一个,做了一辈子的老妈子(乡下叫做‘做妈妈’),平时也不回家去,直到临死 。”长妈妈患有羊角风,1899年4月“初六日雨中放舟至大树港看戏,长妈妈发病,辰刻身故 。”
《山海经》:
作者不详,共有十八篇,内容主要为民间传说中的地理知识,保存了不少远古的神话传说 。《山海经》是一部记载我国神话、地理、植物、动物、矿物、物产、巫术、宗教、医药、民俗、民族的著作,大约是从战国初年到汉代初年,楚国和巴蜀地方的人所作,现代中国学者一般认为《山海经》成书非一时,作者亦非一人,是一部上古时期荒诞不经的神话奇书 。经西汉刘向刘歆父子校书时,才合编在一起而成 。
《山海经》共18卷,分为《山经》、《海经》、《荒经》 。记载了我国古代山川、各地民俗、物产资源以及大量神异鬼怪的传说 。《山经》以四方山川为纲,记述内容包括古史、草木、鸟兽、神话、宗教等 。《海经》除著录地理方位外,还记载远国异人的状貌和风格 。在古代文化、科技和交通不发达的情况下,《山海经》是一部旅游、地理知识方面的百科全书,实际上也是我国记载神话最多的一部古书 。
叙事性散文以写人记事为中心,往往带有一定的抒情成分 。这类散文记叙人物时以人物为中心,但在刻画人物形象上与小说不同,不追求人物性格的完整,也不要求全面细致地描写人物命运,而是通过描写富有特征的细节、人生片段或性格的某一方面来寄情写意 。
福橘是福建产的橘子 。福橘为我国橘类中的上品,呈扁圆形,鲜红美观,皮薄汁多,甜酸适口,久负盛名 。福橘上市时间在农历春节前后,由于色泽艳红、果香汁甜,又与“福、吉”谐音,寓纳福招吉、福寿吉祥之意,备受群众喜爱,成为春节活动的重要角色 。福州风俗,正月初一,大家都会在大门外放几个大福橘,任小孩拣去,象征开门大吉 。家中晚辈要向长辈拜年,表示敬长尊老 。长辈则赠以福橘和压岁钱答谢 。福州民间谚语有:“拜年拜年,掏橘掏钱 。”
【作者介绍】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 。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1918年5月,他第一次以“鲁迅”为笔名发表了中国现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 。
他的作品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坟》《二心集》《华盖集》《而已集》等 。
鲁迅的作品包括杂文、短篇小说、评论、散文、翻译作品,对于“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文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毛泽东主席评价他是伟大的无产阶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也被人民称为“民族魂”;中年以后的鲁迅先生时常穿一件朴素的中式长衫,头发像刷子一样直竖,浓密的胡须形成了一个隶书的“一”字 。
鲁迅先生一生写作计有600万字,其中著作约500万字,辑校和书信约100万字 。他用笔尖锐乃至刻薄,但在这尖刻的笔调背后,又含有对国民和国事的悲悯 。先生的文章,让我们能常反躬自省,要榨出自己“皮毛下面的‘小’来” 。
本文选自《朝花夕拾》(《鲁迅全集》第二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 。最初以《旧事重提》为总题目陆续发表于《莽原》半月刊 。1927年,鲁迅在广州重新编订,改名为《朝花夕拾》,共十篇,本文是第二篇 。
《朝花夕拾》鲁迅散文集 。在莽原上发表时题做《旧事重提》,编集出版时改用现名 。共收入1926年创作的回忆性散文10篇 。这本散文集以一个侧面表现了鲁迅所处时代的社会风貌 。
《朝花夕拾》中以记人为主的有三,《阿长与〈山海经〉》、《藤野先生》、《范爱农》 。藤野先生》记师恩 ;《范爱农》记友情;《阿长与〈山海经〉》记作者儿时的保姆 。
【结构梳理】
第一部分(1、2):
介绍“阿长”的身份和名字,暗示阿长的社会地位卑微 。
第二部分(3—18):
从童年视角出发,围绕“我”的感受记叙阿长的言行举动,为“欲扬先抑”中的“抑” 。
第三部分(19—29):
写阿长给“我”买《山海经》及对“我”的影响,为“欲扬先抑”中的“扬” 。
第四部分(30、31):补叙阿长悲苦的身世,抒发了“我”对长妈妈深深的感激和怀念之情 。
阿长与山海经主要内容和主题「阿长与山海经课文内容、背景及学习目标」

文章插图

阿长与山海经主要内容和主题「阿长与山海经课文内容、背景及学习目标」

文章插图
【句子分析】
1.长妈妈,已经说过,是一个一向带领着我的女工,说得阔气一点,就是我的保姆 。
以一种“先前阔”的自嘲口吻,交代长妈妈的身份,表明她地位低下 。“阔气”一词,大词小用,具有幽默调侃的意味 。
2.我平时叫她“阿妈”,连“长”字也不带;但到憎恶她的时候,——例如知道了谋死我那隐鼠的却是她的时候,就叫她阿长 。
解释叫保姆“阿长”的原因 。“憎恶”“谋死”,大词小用,夸张地体现了儿童的心理,表达了“我”对阿长的不满和愤怒 。
3.我们那里没有姓长的;她生得黄胖而矮,“长”也不是形容词 。
交代“阿长”之名与她本身的姓和身材无关 。“黄胖而矮”准确刻画了阿长的体态特征,与“长”字形成鲜明对比,产生了一种诙谐的味道 。
4.后来她回去了,我那什么姑娘才来补她的缺,然而大家因为叫惯了,没有再改口,于是她从此也就成为长妈妈了 。
作者对阿长之名来历的介绍,暗示了阿长地位卑微,不受尊重 。
5.最讨厌的是常喜欢切切察察,向人们低声絮说些什么事 。还竖起第二个手指,在空中上下摇动,或者点着对手或自己的鼻尖 。
细节描写 。“切切察察”“低声絮说”表明阿长有背地里议论人长短的习惯 。“竖”“摇动”“点”等动词将阿长粗俗的一面刻画出来,表现了她粗俗、好事的性格 。
6.我的家里一有些小风波,不知怎的我总疑心和这“切切察察”有些关系 。
“疑心”再次点明“我”对阿长的不喜欢,疑心她搬弄是非 。
7.一到夏天,睡觉时她又伸开两脚两手,在床中间摆成一个“大”字,挤得我没有余地翻身,久睡在一角的席子上,又已经烤得那么热 。
动作描写 。“伸”“摆”“挤”一系列动作和一个特写的“大”字,突出阿长睡相的难看,表现出阿长粗俗、率性的性格特点 。
8.推她呢,不动;叫她呢,也不闻 。
这一句写出了“我”对阿长的无可奈何和厌烦,照应本段开头的“不大佩服” 。
9.“长妈妈生得那么胖,一定很怕热罢?晚上的睡相,怕不见得很好罢?……”
【阿长与山海经主要内容和主题「阿长与山海经课文内容、背景及学习目标」】这是母亲对阿长的委婉批评 。
10.但到夜里,我热得醒来的时候,却仍然看见满床摆着一个“大”字,一条臂膊还搁在我的颈子上 。
细节描写,有“在床中间摆成一个‘大’字”到“满床摆着一个‘大’字”,细节的重复,一方面刻画了阿长粗俗、率性的特点;另一方面又表明这样的保姆不仅令年幼的鲁迅厌烦气恼,也令读者哭笑不得 。
11.但是她懂得许多规矩;这些规矩,也大概是我所不耐烦的 。
过渡句,由上文写阿长种种不好的习惯过渡到下文写阿长懂得许多规矩的事 。“不耐烦”既是“我”对这些规矩的态度,也是“我”对阿长的态度 。
12.她却立刻伸出臂膊,一把将我按住 。我惊异地看她时,只见她惶急地看着我 。
动作描写、神态描写,“立刻”“一把将我按住”“惶急”等,生动传神地写出了阿长渴望得到祝福的急切心理 。
13.“恭喜恭喜!大家恭喜!真聪明!恭喜恭喜!”她于是十分欢喜似的,笑将起来,同时将一点冰冷的东西,塞在我的嘴里 。
语言、动作、神态描写,都写出了阿长的欣喜之态,表现了阿长对生活有期待又要求不高,容易满足 。同时表现出她对“我”的祝福诚心诚意,隐含着阿长对“我”的爱 。
14.我大吃一惊之后,也就忽而记得,这就是所谓福橘,元旦辟头的磨难,总算已经受完,可以下床玩耍去了 。
“磨难”一词,大词小用,表现了“我”对阿长教“我”元旦规矩的不耐烦,充分体现了“我”不愿受束缚的心理,同时也表明儿时的“我”不能理解长妈妈的心愿,不能体会她对“我”的关爱之情 。
15.总之:都是些烦琐之至,至今想起来还觉得非常麻烦的事情 。
从这些繁琐的规矩中,可以看出长妈妈是关心、爱护“我”的,展现出了她真诚、淳朴、善良的天性 。
16.然而我有一时也对她发生过空前的敬意 。
过渡句,由对长妈妈的厌烦过渡到“对她发生过空前的敬意” 。“空前的敬意”设置悬念,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
17.煮饭老妈子从此就骇破了胆,后来一提起,还是立刻面如土色,自己轻轻地拍着胸脯道:“阿呀,骇死我了,骇死我了…… 。”
语言、神态描写,阿长讲故事绘声绘色,语言生动传神,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从内容上也可以看出,她对“长毛”并不了解,也表现了她知识的浅薄 。
18.“那么,你是不要紧的 。”我以为她一定最安全了,既不做门房,又不是小孩子,也生得不好看,况且颈子上还有许多炙疮疤 。
“不好看”“疮疤”写出了“我”对阿长外貌评价不高,为后文写阿长买《山海经》蓄势,是“抑” 。
19.“那里的话?!”她严肃地说 。“我们就没有用么?我们也要被掳去 。城外有兵来攻的时候,长毛就叫我们脱下裤子,一排一排地站在城墙上,外面的大炮就放不出来;再要放,就炸了!”
这段话带有夸张色彩,“严肃地说”表明阿长的郑重、认真,对自己拥有这种荒诞神力十分自信,体现出她无知、可笑的一面 。
19.这实在是出于我意想之外的,不能不惊异 。
“惊异”一词写出了“我”对阿长“超能力”的心理反应 。
20.我一向只以为她满肚子是麻烦的礼节罢了,却不料她还有这样伟大的神力 。从此对于她就有了特别的敬意,似乎实在深不可测;
阿长的“伟大的神力”是不合常理的、不存在的,但作为一个孩子,“我”当时并不觉得有多荒谬,知识觉得非常神奇、不可思议,因此催阿长产生了敬意 。
21.夜间的伸开手脚,占领全床,那当然是情有可原的了,倒应该我退让 。
照应前文的内容,说明“我”对阿长态度有所改变 。
22.这种敬意,虽然也逐渐淡薄起来,但完全消失,大概是在知道她谋害了我的隐鼠之后 。
“谋害”大词小用,一方面表现了“我”催隐鼠的感情之深,另一方面表现了“我”对阿长的厌恶之情 。“敬意”从“逐渐淡薄”到“完全消失”,对阿长的情感态度再度陡转 。
23.那时就极严重地诘问,而且当面叫她阿长 。
这句话说明“我”对阿长“憎恶”到极点,以致对她的敬意彻底消失了 。“当面叫她阿长”体系哪里额“我”的不满情绪 。
24.我想我又不真做小长毛,不去攻城,也不放炮,更不怕炮炸,我惧惮她什么呢!
照应前文“似乎”一词,表现出“我”还是被阿长之前讲的故事吓住了,体现了“我”率真可爱的一面 。
25.但当我哀悼隐鼠,给它复仇的时候,一面又在渴慕着绘图的《山海经》了 。
过渡句,由上文写“我”为隐鼠复仇,诘问阿长,过渡到下文写阿长为“我”买《山海经》的事情 。“渴慕”一词体现了“我”在“正统读物”之外,对更广阔、更丰富、更生动的精神生活的强烈渴求和无限向往 。
26.在我们聚族而居的宅子里,只有他书多,而且特别 。
为下文引出《山海经》做铺垫 。
27.我很愿意看看这样的图画,但不好意思力逼他去寻找,他是很疏懒的 。问别人呢,谁也不肯真实地回答我 。
衬托叔祖“疏懒”,别人“不肯真实”回答,从侧面衬托阿长,他们的漠不关心与下文写阿长买来《山海经》形成鲜明的对比 。
28.压岁钱还有几百文,买罢,又没有好机会 。有书买的大街离我家远得很,我一年中只能在正月间去玩一趟,那时候,两家书店都紧紧地关着门 。
为下文阿长买到《山海经》,“我”对她“发生新的敬意”奠定基础 。
29.大概是太过于念念不忘了,连阿长也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 。
阿长来问《山海经》,表现了她对“我”的关心,为下文写她为“我”买来《山海经》埋下伏笔 。
30.这是我向来没有和她说过的,我知道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但既然来问,也就都对她说了 。
“说了也无益”,说明“我”没有把买书的希望寄托在阿长身上,只是随便说说而已,表现了“我”对阿长心存隔膜乃至轻视的心理 。
31.过了十多天,或者一个月罢,我还记得,是她告假回家以后的四五天,她穿着新的蓝布衫回来了,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高兴地说道:
描写阿长的动作,表现了她递给“我”书时的兴奋之态 。阿长因能够帮助“我”而十分高兴,体现出她对“我”的疼爱 。用“很”修饰“记得”,是为了强调“记得”的程度,也是为了引起读者的注意 。
32.“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
此处语言描写很符合人物身份,阿长是个目不识丁的乡下人,并不懂什么是《山海经》,只能根据谐音来记忆 。
33.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赶紧去接过来,打开纸包,是四本小小的书,略略一翻,人面的兽,九头的蛇,……果然都在内 。
前半句表现“我”看到阿长手中的书时的震惊和感激之情,后半句写了“我”在惊喜的心情下产生的连续的动作 。“我”欣喜若狂的情态跃然纸上 。
34.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 。
“新的敬意”是因为爱和感动产生的,不同于前面因为阿长能抵挡炮弹的“神力”而产生的“敬意” 。
35.她确有伟大的神力 。
“伟大的神力”是指没有文化的阿长竟然帮“窝”买来了令“我”朝思暮想的《山海经》,而这是“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 。”“伟大的神力”岁带夸张一位,却是作者一孩童口吻发出的最热烈、最真诚的赞美 。
36.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 。
因为这四本书是“我”当时渴慕已久的,虽然很粗拙,却是由一个谁也想不到的人给“我”买来的,当时给了“我”非常大的震动,让“我”产生了感激和“新的敬意”,所以说是“最为心爱的宝书” 。
37.但那是我最为心爱的宝书,看起来,确是人面的兽;九头的蛇;一脚的牛;袋子似的帝江; 没有头而“以乳为目,以脐为口”,还要“执干戚17而舞”的刑天 。
“粗拙”与“宝书”形成鲜明对比,表现了“我”对这部书的喜爱,体现了“我”对阿长深深的感激与敬意 。
38.木刻的却已经记不清是什么时候失掉了 。
表达了“我”深深的遗憾之情 。
39.我的保姆,长妈妈即阿长,辞了这人世,大概也有了三十年了罢 。
“长妈妈”这一称呼,体现了“我”对阿长的敬重、感激和怀念 。
40.我终于不知道她的姓名,她的经历,仅知道有一个过继的儿子,她大约是青年守寡的孤孀 。
补叙长妈妈的身世,低沉的叙述语调中包含着思念和歉疚,也包含着感激和同情 。
41.仁厚黑暗的地母呵,愿在你怀里永安她的魂灵!
“地母”就是地神 。作者以深情的祝祷,照应童年懵懂的祈福,将全文情感推向高潮,表达了对长妈妈的深切感激和怀念之情 。
【内容梳理】
1.题解
“阿长”:人名 。鲁迅家的一个女工;“《山海经》”,书名 。题目为一并列词组,文章即通过写阿长和《山海经》的关系来体现阿长的性格特点 。
2.课文围绕阿长写了哪些事情?重点写的是什么?
称呼的由来;喜欢切切察察 ;摆成“大”字的睡相;懂得许多规矩;讲长毛的故事;给“我”买《山海经》
3.“喜欢切切察察”的阿长是个怎样的人?
她喜欢切切察察,只要家中有一些小风波,都可能和她有关系 。我觉得这样看来,长妈妈还是个爱饶舌多事的人 。作者真实再现了这个形象 。
4.从这些事件中,你看出“阿长”是一个怎样的人?
切切察察的毛病:饶舌多事
摆成“大”字的睡相:粗俗、不拘小节
令人厌烦的规矩:善良真诚
讲“长毛”的故事:无知、淳朴
为“我”买《山海经》:热爱、关心孩子
5.“她生得黄胖而矮”,从“黄”字你体会到了什么?
我觉得从“黄”这个字上可看出其生活状况不好,是个连名字都很少有人知道的下层普通劳动者 。
6.作者详写买《山海经》的事件, 意图已经非常明显. 同学们, 你们能说说作者为什么要详写这件事呢?
这件事更能表达作者对长妈妈的敬佩和感激, 也能表现长妈妈对一个孩子真诚热情的帮助和关爱. 这怎么能不使作者怀念呢?
7.文中略写的部分可否删去?
记叙文的详略安排,是根据中心来确定的 。略写往往是记叙文中的烘托部分,没有略写,文章内容就会呆板,头绪就会不清,情节就会不连贯 。如果说详写是红花,略写就是不可 少的绿叶 。如文中略写的“我”不大佩服阿长的三件事就起到了丰富文章内容,更全面完整地刻画阿长这个人物形象,增强文章的真实性的作用 。
略写的内容能使人对长妈妈有个初步了解,她的外形特征,真实地反映长妈妈的一些毛病,但这些并不能削弱对阿长妈妈的敬意,而详写买《山海经》事,却令人对长妈妈刮目相看,在作者看来“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情,她却能够做成功”,我们可以想到幼小的鲁迅对长妈妈的敬佩和感激之情 。
8.用一句话全面总阿长这个人物形象 。
饶舌多事、粗俗、不拘小节,但又爽朗热心、乐于助人、关心爱护孩子;有无知可笑、愚昧落后的缺点,但更有善良真诚、仁慈的美德 。
9.当阿长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时,“我”是怎样想的?这种想法表现了“我”的什么心理?
“我”认为和她说了没什么用处, 但既然来问,又不好不说 。可是说者无心,听者有意 。说明“我”对从她里得到《山海经》没抱希望,只是说说而已 。她没有文化,不识字,这表明“我”对阿长心存隔膜乃至轻视 。
10.为什么不写阿长买书的过程?
不写阿长是怎么买到《山海经》的,就给读者留下一个广阔的想象空间,想象她怎样到处打听,她怎样跑书店书摊,她操了多少心,在想象中更觉得那真是一种“伟大的神力” 。
11.你怎样理解文中说的阿长“确有伟大的神力”?
因为这件事“别人不肯做”,谁也没有阿长那样知“我”的心,谁也没有阿长那么热心;别人也“不能做”,有画儿的《山海经》很难找,谁能像阿长这么为我操心费事,况且阿长又不识字,居然买来了 。所以说阿长“确有伟大的神力” 。
12.文章介绍了阿长名称由来的目的是什么?
“阿长”姓什么叫什么,竟没人知道,甚至连“阿长”这一称呼也是借用在她之前的一个女工的称呼 。作者花这么多的笔墨介绍“阿长”名称的由来,是为了告诉我们“长妈妈”是一个出身低微,平凡普通,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不幸的劳动妇女 。同时以写名称的由来开头,还能使读者对阿长有个总的印象,从而很自然地引出下文 。
13.作者为什么“实在不佩服”阿长?这些细节体现出阿长什么性格特点?
作者“实在不大佩服”阿长是因为:她喜欢“切切察察”,饶舌多事;对“我”管束很严;睡相不好 。阿长的这些表现体现出阿长没有文化、行为粗俗、大大咧咧、不拘小节的特点,也折射出阿长的朴实和平凡 。
14.文中在阿长问起《山海经》之前,为什么先用大段文字写远房叔祖?是否离题?
不离题 。因为“我”对《山海经》的渴慕正是从远房叔祖那里引起的,详写“我”与远房叔祖的交往,以及远房叔祖的藏书,也就交代了“我”渴慕《山海经》的原因,为后文阿长体谅“我”的心思,买《山海经》送“我”作铺垫 。
15.当阿长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时,“我”是怎么想的?这种想法表现了“我”的什么心理?
“我”想“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 。”之所以这样想,是因为阿长不识字,没文化,既不知道《山海经》是怎样的一部书,更何况她一向似乎并不善于关心“我”,因此她也不会理解“我”渴慕得到《山海经》的心情 。这表明“我”对阿长心存隔膜乃至轻视 。
16.阿长说:“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我”有什么反映?表现出怎样的心情?
当阿长买来《山海经》时,我的反应是“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说明“我”听到以后很震惊,很激动,也因此对她“发生新的敬意了” 。
17.“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 。”为什么这么说?
这四本书虽然很粗拙,但却是由一个谁也想不到的人给“我”买来的,当时给了“我”非常大的震惊,让“我”产生感激和“新的敬意” 。
18.课文结尾补写阿长的悲苦身世,有什么作用?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补叙长妈妈悲苦的身世 。与开头“也终于不知道她姓什么”照应,再次强调阿长的地位低下,不被人重视 。过了这么久,“我”依然把长妈妈记在心中,说明“我”对她的感情之深 。表达了“我”对她的内疚、同情、思念 。
19.“我”对阿长的感情是怎样变化的:
作者写知道阿长谋害了“我”的隐鼠时,感情上是“憎恶”她;对于阿长的平常举动,“我实在不大佩服她”;对于阿长所懂得的许多规矩,‘我”也是‘不耐烦的”;尽管在阿长给“我”讲长毛的故事时,“我”也曾“发生过空前的敬意”,但那后来也“逐渐淡漠”了;是因为阿长给“我”买《山海经》,才真正“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甚至连“谋害隐鼠的怨恨,从此完全消灭了”;文章最后以“仁厚黑暗的地母啊,愿在你怀里永安她的魂灵”结束,表达了作者对阿长的深切怀念之情 。
阿长与山海经主要内容和主题「阿长与山海经课文内容、背景及学习目标」

文章插图
20.本文的标题是“阿长与《山海经》”,作者为什么用“阿长”,不用“长妈妈”?
文章第1-18段先用“抑”笔,侧重从“缺点”上展示阿长的形象,与此对应,“我”的情感态度是“不大佩服”“讨厌”“不耐烦”“觉得非常麻烦”,如果用“长妈妈”,不合常理,用“阿长”更合适 。再则,将“阿长”与《山海经》连接,看似矛盾:一个连姓氏都没有的地位低下的文盲妇女与一部古典名著是怎样联系在一起的?这样的疑问将极大地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还有,标题用的是作者46岁写作时候的口吻,用“阿长”有亲切之感 。
21.文章为什么要详写阿长买《山海经》前后的内容,而略写阿长买《山海经》的经过?
渴慕《山海经》,接着写为什么求之而不可得,又是怎样念念不忘,写了这些,才能说明阿长为什么使“我”大吃一惊,而且感到她确有“伟大的神力”了 。在阿长买来《山海经》之后,写“我”的震悚和如获至宝的心情,写此后搜集的图书,写了这些,才能说明阿长怎样令人尊敬而又令人感激,才能说明阿长的热心对“我”的成长有怎样的意义 。
22.结合课文想一想,作者为什么要写这样一个人?
因为鲁迅先生从普通的长妈妈身上看到了人类那种难能可贵的纯朴和真率 。它凝聚着鲁迅对长妈妈的全部情思,寄托着鲁迅对善良人的衷心祝愿 。长妈妈,一个孤苦卑微、模样丑陋、饶舌无知的底层农村妇女,以她淳朴率真、热心善良、富于爱心的美好品质,赢得了少年的崇敬和感激,并终生怀念,用文字写下她的人性美,大加赞美,借此,歌颂悲苦的下层劳动者,用人性美来“改变”国民的“灵魂”,使中国强盛!这正是作者苦心孤诣创作的最终意图!
23.作者先写他“憎恶”、“讨厌”阿长,但在结尾处却说“仁厚黑暗的地母啊,愿在你怀里永安她的魂灵”,抒发出一种深沉的怀念之情 。你是怎样理解作者的感情的?这是什么写法?
文章运用了欲扬先抑的写法,是为了突出作者对长妈妈的敬佩和怀念之请 。先写了她名字的来由,讨厌她的絮叨、对“我”的管束严格、繁多的礼节,其实这一切都是为了反衬后文“我”对她的敬佩和怀念 。
【中心思想】
本文通过回忆长妈妈的一些生活片段,真实地刻画了一个处于社会底层的普通劳动妇女的形象,既有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富有爱心、真诚、善良,也有落后的封建文化的影响——粗野、庸俗、愚昧,寄托了“我”对长妈妈深切的感激和怀念之情 。
【写作练笔】
寻找“生活中的阿长” 。在你的童年生活中,有没有像阿长这样的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普通人?你怎样看待他们?请用一二百字写下来 。
【写作参考】
1、选取典型事例表现人物个性
选取典型事例是塑造人物形象、表现人物个性的重要手段之一 。文章围绕着阿长,选取了:
(1)常喜欢切切察察 。
(2)限制我行动 。
(3)睡觉时挤得我无法翻身 。
(4)懂得许多规矩和麻烦的礼节 。
(5)长毛攻城时护城 。
(6)谋害我的隐鼠 。
(7)为我买《山海经》七个具体事例,重点详写第七件事,塑造了一个普通农村妇女的形象 。
2、人物形象的个性化与多面性
塑造人物既要写出人物鲜明的个性特征,又不能单一化、定型化、要么“高、大、全”,要么“低、伪、劣”,而要写出人物性格的丰富性和典型性 。
阿长是个饶舌多事,不拘小节,令人憎恶,烦琐之至的人,但她具有“伟大的神力”,她的“神力”表现在护城和买书两件事上 。特别是在买书这件事上,表现了她对“我”深切的关心和慈爱 。鲁迅从记忆中选择具有表现力的日常生活片断,写出她身上的一些不良习惯和封建礼教、迷信思想的影响 。这一切使幼年鲁迅感到非常讨厌和麻烦 。
可就在阿长的一些看起来是缺点中,仍然含有劳动人民的朴实思想 。虽对鲁迅管束很严,心地却是善良的,对孩子是真诚爱护的 。如果说,鲁迅对长妈妈的不良习惯有所批判的话,那么,鲁迅对长妈妈的优秀品质的赞扬,对她“伟大的神力”的歌颂则是基本的、主要的 。只有这样看,才能正确评价长妈妈,准确把握文章主题 。
3、对比反衬的写法
在塑造、刻画人物形象上,作者多次运用欲扬先抑的对比手法烘托、凸现人物高贵的品质 。从构思立意上说,文章使用了不少写阿长缺点的事例,用来反衬阿长的善良、慈爱的感人形象;就局部而言,如在写阿长为“我”买《山海经》之前多次用长叔、别人及“我”对阿长的心理,反衬阿长为“我”买来《山海经》的艰难、细心及对“我”的慈爱,从而产生强烈的震撼人心的效果 。
欲扬先抑,真实感人。开篇先写“我”对阿长的厌恶和不大佩服,后文写不识字的阿长为“我”买来《山海经》,令“我”震悚,欲扬先抑的写法,使人物形象更鲜明真实 。
4.围绕人物精心选材,重点突出,详略得当 。
文章略写了阿长的称呼的来历、“切切察察”的毛病、摆成“大”字的睡相等,详写了为“我”买《山海经》一事等,在作者看来“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令人对长妈妈刮目相看,也让我们体会到“我”对长妈妈的敬佩和感激之情 。
【阅读扩展】
鲁迅名言:
①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
②心事浩茫连广宇,于无声处听惊雷 。
③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 。
④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 。
⑤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 。
⑥我好像是一只牛,吃的是草,挤出的是奶、血 。
⑦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了工作上 。
⑧时间就是生命 。无端的空耗别人的时间,其实是无异于谋财害命 。
【关注并私信我,免费领取电子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