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猪副伤寒及治疗方案
文章插图
仔猪副伤寒是由猪霍乱和猪伤寒沙门氏菌引起的仔猪传染病,多发生于2-4月龄仔猪 。急性病例为败血症变化,慢性的为大肠坏死性炎症及肺炎 。
文章插图
流行特点
仔猪副伤寒多发生在饲养卫生条件不好的2-4月龄仔猪中,呈地方流行或散发,流行缓慢;尤其是寒冷多变气候和阴雨连绵季节易发 。另外,猪舍潮湿、拥挤、长途运输、寄生虫病、断奶过早、去势等可促进本病发生 。
文章插图
临诊特点
1、急性型(败血型)
多见于断奶后不久的仔猪,体温升高(41-42摄氏度),食欲减退、寒战,常堆叠一起 。病初便秘后下痢,粪便淡黄色或灰绿色,恶臭,有时出血,病后期腹部、耳及四肢皮肤呈深红色或青紫色斑点 。病猪呼吸困难,体温下降,一般经2-6天死亡 。
2、慢性病(结肠炎型)
此型常见,与肠型猪瘟相似,扎堆、寒战,眼有粘性或脓性分泌物,便秘与腹泻交潜发生,粪便呈灰绿色、恶臭,混有血液 。病猪消瘦、常呈现收腹上吊,弓背尖叫,似有腹部疼痛症状 。腹部皮肤上出现痂样湿疹 。有些病猪咳嗽,体温稍许升高 。病程2-3周或更长,未死的以后发育不良或复发 。
文章插图
剖检病变
1、急性型
主要是败血症变化,脾脏显著肿大,边缘钝、色暗带蓝,触压时感觉绵软,类似橡皮,切面蓝红色,可以看到肿大的淋巴滤泡 。肠系膜淋巴结索状肿大,其他淋巴结也有不程度肿大,软而红,呈浆液状炎症和出血,类似大理石状 。肝、肾也有不同程度的肿大,充血和出血 。全身各粘膜、浆膜均有不同程度的出血斑点,肢体末梢瘀血呈青紫色 。
2、慢性型
特征病变为坏死性肠炎:盲肠、结肠或部分回肠后段,肠壁增厚,粘膜上覆盖一层弥漫性坏死性物质,呈灰黄色或淡绿色麸皮样物质,剥开见底部红色,边缘有不规则的溃疡面 。有的滤泡周围粘膜坏死 。坏死向深层发展时,可引起纤维素性腹膜炎 。肠系膜淋巴结肿胀,部分干酪样变 。脾稍肿 。肺病变部增大呈灰红色,有的呈干酪样变,其切面有灰黄色的小结节,若继发巴氏杆菌或化脓细胞感染则发展成肝变区或化浓灶 。
文章插图
细菌分离
急性型病例可从采取肝、脾等病料做细菌分离培养鉴定 。也可做免疫荧光试验 。
总之,必须综合以上几点特征,进行综合分析即可确诊 。
文章插图
防治方案
【仔猪副伤寒及治疗方案】1、改善饲养管理和卫生条件,给予优质全价配合颗粒料,增强仔猪抗病力 。
2、对本病常发地区或猪场,进行防疫注射或口服疫苗方法预防 。
3、发病后,将病猪隔离治疗,被污染的猪舍彻底消毒/耐过的猪应隔离肥育,予以淘汰 。病死的猪禁止食用!严防中毒!对未发病的猪,在每吨饲料中加入金霉素100克,或磺胺二甲基嘧啶100克混匀喂服有预防作用!治疗药物可选用氯霉素(口服每日每公斤体重500-100毫克,分2-3次服;肌注,每日每公斤体重10-30毫克,分2-3次注射,连用4-6天)、呋喃唑酮(每日每公斤20-40毫克,分两次口服,连用3-5日后,剂量减半,再服3-5日)等均可 。
推荐阅读
- 仔猪腹泻的防治方法
- 仔猪水肿病防治方法
- 仔猪断奶后喂食技术
- 仔猪黄痢预防措施
- 哺乳仔猪饲养管理技术
- 仔猪补栏饲养管理技术
- 仔猪最适宜的断奶时间
- 仔猪断奶后积食的解决方法
- 湖南省副省长陈文浩赴安化县调研 获得了充分肯定
- 松子的副作用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