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的十八位首要功臣_刘邦十八功臣排名

刘邦的谋臣猛将有哪些?张良:汉初三杰之一 。最终被吕后胁迫,留了下来 。病死在长安 。谥号留侯
樊哙:刘邦同乡好友 。为人武勇无比 。曾多次解救刘邦 。但在刘邦病危时听其作乱谣言,竟令陈平周勃前去杀之(未遂)
陈平:原项羽手下 。后投刘邦 。虽然行为不检点但并不为刘邦所忌 。后为丞相,吕后死后帮着剿灭吕家余孽 。自述“我多诡计,是道家所忌”
萧何:汉初三杰之一 。沛县小官 。与刘邦交厚跟着他起兵 。主管后勤 。为所有功臣中功劳第一 。后为丞相,主管内政 。
周勃:刘邦手下大将 。吕氏乱政风波后为文帝朝丞相,但能力远不及陈平 。后辞去官职 。景帝朝名将周亚夫是其子
曹参:与萧何一样都原为沛县小官 。丞相 。素有“萧规曹随”一说 。
韩信:汉初最杰出的军事家 。汉初三杰之一 。曾受跨下之辱,但不改其志 。最终投得刘邦做成大事 。后被吕后计杀 。
彭越:三王之一 。为刘邦打下江山立下汗马功劳,但后被刘邦流谴,最终被吕后所杀 。
英布:又称黥布 。本为项军手下大将,后投刘邦,为三王之一 。最后被刘邦出兵击杀 。
卢绾:刘邦同乡 。随其征战,封为燕王 。但最终投降匈奴 。
夏侯婴:号“滕公” 。刘邦车夫 。曾劝阻他扔下儿女 。
韩王信:另一个韩信,史称韩王信 。追随刘邦后防御匈奴,后投靠匈奴 。
刘邦的十八位首要功臣_刘邦十八功臣排名
帮刘邦打天下的所有功臣有哪些张良 首推张子房 ~高祖评:“运筹帷幄中,决胜千里外,子房功也”
萧何 二荐萧何 ~高祖评:“ 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 。”
韩信 三数 韩信 高祖评:“ 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
汉王综述: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於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 。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 。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
刘邦打天下时,手下文臣武将不计其数,其中萧何、张良、韩信居功至伟,被史学家称为“汉初三杰” 。刘邦的评价精确而深刻,有一次他在酒席宴问群臣自己为什么能得到天下,而项羽比自己势力大得多却失去天下又是为何?群臣的对答都没有说到点子上 。刘邦笑了笑说:“公知其一,未知其二 。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於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 。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 。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 。’”
然而,就是被刘邦亲自称之为“人杰”的三个人,均功劳盖世,日后刘邦对他们的处置方法却却大不相同 。三杰之中,刘邦对韩信从来就没怎么放心过,对萧何也是疑神疑鬼,反而对张良则似乎从来都没疑心过 。究其原因,韩信手握兵权,而且攻齐之后又主动求封为齐王,犯了帝王家大忌,刘邦对他有疑心一点也不奇怪;萧何与刘邦同乡,在关中也是有着自己势力的,且深得民心,刘邦因此对他也一直放心不下;而张良则是跟在刘邦身边的,淡泊名利的为人使刘邦对他相对放心得多,而且张良是外来户,不象萧何的根深蒂固,这也是日后刘邦有不同方式处置“三杰”的主要原因 。
张良世代为韩国贵族 。秦末乱起,张良也组织了一支百余人的队伍反抗暴秦,在留县遇到刘邦,两人很谈的来,刘邦对张良言听计从 。这才有了“约法三章”灭亡秦朝;鸿门宴有惊无险,被封汉王;火烧栈道,使项羽放松了警惕,为日后的韩信“明修栈道,暗渡陈仓”打下了基础 。后来张良从彭城再投刘邦,受封为“成信侯” 。做为实际上的军师,开始与刘邦真正合作,帮助刘邦灭项羽,平定天下 。刘邦封赏功臣时,对张良的封赏是“自择齐三万户”,张良谢绝,只要了“留”这个地方 。功成名就的张良此时已形同隐居,除了在封赏功臣、建都问题上出了点主意外,就是后来在保护太子上发挥了作用 。在刘邦的三杰中,张子房精通黄老之学,深知“不伐其功,不矜其能”,功成身退的道理,使得刘邦一直尊重张良 。
萧何与刘邦同乡,刘邦起兵不久就与曹参一起追随刘邦,对刘邦可谓忠心耿耿,至死不渝 。萧何慧眼识才可以说无人能及 。首先是看准了市井无赖的刘邦,终生追随;其次是看好韩信,强力推荐 。萧何功高位显,想当然地引起为人刻薄的刘邦的猜忌,曾经三次怀疑、试探萧何 。汉三年,刘邦与项羽两军对峙于京县、索亭之间 。刘邦一边在前线打仗,一边担心后方局势,多次派使者慰劳萧何 。有人对萧何说:“如今陛下在征战沙场,餐风吸露,自顾不暇,却多次派人慰问阁下,这不是明摆着有怀疑阁下之心吗?我替阁下拿个主意,不如派您族中能作战的全部奔赴前线,这样大王就会更加信任阁下了 。”萧何依计而行,刘邦果然大为高兴 。汉十一年,汉将陈豨谋反,刘邦御驾亲征 。其间萧何帮助吕后杀掉了韩信 。刘邦听说韩信已经服诛,派人拜萧何为相国,加封食邑五千户,并且派士兵五百人、都尉一名,作为相国的卫队 。满朝文武都来祝贺萧何,只有召平前来报忧 。他对萧何说:“恐怕祸患从此开始了!皇上在外征战,而阁下留守朝中,明明不必以身涉险,却无端加封阁下、为阁下增设卫队,这是由于淮阴侯韩信刚刚在朝中谋反,皇上因而有了怀疑阁下之心 。增设卫队保护阁下,其实并非恩宠 。希望阁下谢绝封赏,把全部家产都贡献出来资助军队建设 。这样皇上必定高兴 。”萧何依计而行,刘邦果然大为高兴 。汉十二年,淮南王黥布谋反,刘邦再次御驾亲征,在外多次派遣使者回京打听萧何都在干什么 。回报说:“萧相国在京安抚百姓,拿出财产资助军需,和平定陈豨反叛时一样 。”于是又有人来对萧何说:“恐怕阁下离灭族之祸不远了!阁下功高盖世,无以复加 。阁下当初入关,已经深得民心,十余年来,百姓都已归附于您,您还要孜孜不倦地争取百姓的拥戴,这可不是什么好事啊 。皇上所以多次派人询问阁下所作所为,就是唯恐阁下控制关中动摇汉室 。现在您不如做一点强购民田民宅、放高利贷之类的事情来‘自污’,败坏自己的好名声,这样皇上才能心安 。”萧何依计而行,刘邦果然大为高兴 。
刘邦三次怀疑萧何,而萧何深知伴君如伴虎的道理,没有被顺境冲昏头脑,虚心接受别人意见,所以萧何三次都做到了处变不惊,不动声色,虚怀若谷,从善如流,直至将刘邦的疑心消弭于无形,从容化险为夷,居然幸免于难 。
【刘邦的十八位首要功臣_刘邦十八功臣排名】刘邦对于韩信可以说是用足了“兔死狗烹,鸟尽弓藏”的帝王铁律,这一方面是刘邦在故意找磋,一方面也是韩信没有政治上的大局观,定位不准造成的 。他是刘邦部下,但却犯有以功要封的重大原则错误;如果不想臣服于刘邦,就该在手握重兵时早做打算,但他心怀“妇人之仁”,最终狠不下心肠反叛刘邦,使得自己在利用价值用完后被刘邦所收拾 。直接原因很多:其一是帝王们对手握重兵的将帅一向最为忌惮,而且还是像韩信这样用兵如神的军事统帅,任何一个有作为的帝王都不会对其掉以轻心;其二是韩信中途投奔刘邦,不象樊哙、周勃、曹参等是刘邦的子弟兵,本来刘邦就不相信他;其三是他在打下齐鲁之地后向刘邦伸手要官,以功要挟封他为齐王,犯了帝王大忌;其四是虽然是军事天才,但在政治上近乎白痴,既没有张良的淡泊名利,潇洒瓢逸,也没有萧何的深沉老练,善于处理各种复杂局面的政治手段,终于使自己走上绝境;其五犯的几个低级错误更是让刘邦抓住了借口 。象开始收留钟离昧而又杀掉钟向刘邦献媚,满腹牢骚到处喊冤,与陈狶暗通消息等,都直接促使他速亡 。張良、韓信、蕭河一个成功男人的背后默默支持他的女人`--吕稚(?—前186)字子房,汉初三杰之一 。传为汉初城父(《后汉书注》云:“张良出于城父”,即今安徽亳州市东南)人 。先世原为韩国贵族 。秦灭韩后,他图谋恢复韩国,结交刺客,在博浪沙(在河南原阳东南)狙击秦始皇未遂,逃亡至下邳(今江苏睢宁北) 。秦末农民起义中,率部投奔刘邦,不久游说项梁立韩贵族成为韩王,为韩司徒 。后韩王成被项羽杀害,复归刘邦,为其重要谋士 。楚汉战争期间,提出不立六国后代,联合英布、彭越,重用韩信等策略,又主张追击项羽,歼灭楚军,刘邦西入武关后,在峣下用计破敌;鸿门宴上帮助刘邦脱离险境;“为汉王请汉中地”;在楚汉战争中“长计谋平天下”,都为刘邦所采纳 。汉朝建立,封留侯 。见刘邦封故旧亲近,诛旧日私怨,力谏刘邦封夙怨雍齿,释疑群臣 。刘邦曾赞其“运筹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外,子房功也” 。传见《史记·留侯世家》、《汉书·张良传》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