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价比高的马桶如何买到手?马桶选购攻略

虽然马桶久坐对身体不好,但无可争议的是:
从say Hi到say Bye、从思考方案到放空自我、从读书看报到打游戏笑哈哈,太多人将马桶作为了日常生活的主战场之一,似乎坐在上面就是来到了自己的小天地 。
因此,选择一个称心的马桶至关重要!
性价比高的马桶如何买到手?别光靠运气看看这篇攻略吧
三个必了解
知彼知己百战不殆,我们首先要了解的三个基本知识点是:基本结构、冲水方式、排污方式 。
基本结构
马桶又称为坐便器,主要可以分为三大块:基体、水箱和盖板,除此以外还有很多零配件 。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如果基体和水箱连在一起,就是连体式马桶;如果二者分离,就是分体式马桶;如果将普通盖板换成智能盖板,就是智能马桶 。
PS:分体式马桶中有一个特例,即把水箱塞进墙里的挂壁式隐形马桶;而智能马桶可以通过电力驱动冲水做到无水箱结构 。
冲水方式
冲水方式的两大类——直冲式与虹吸式,一直是马桶大家族的热点话题,接下来就由啊喂说道说道 。
「直冲式」是最为简单原始的冲水方式 。它的管道粗短,更容易冲走大件污物,但是对于漂浮物往往难以一次冲走,而且冲水后的存水面积小,容易冒泡反味儿 。
它的冲洗能力来自于水的重力,要想它的冲洗效果更好,就得水箱更高、水量更大 。但是相对的,这也让它的卫生死角更多、噪音更大 。
如果说直冲式过于粗暴,那么通过水的重力+真空吸力双重作用的「虹吸式」,无疑是优雅表率 。
虹吸式最终效果主要取决于三方面,一是优秀的管道设计;二是较细的管道直径;三是充足的排水量 。
它的管道呈S型,更弯更长且相对较细 。因此,排污管充满水后,管道两侧会产生水位差,并导致真空吸力的产生,让水流充分洗刷马桶和管道内壁 。
不管是漂浮物还是黏附物,都能冲的干净;而且较深的水封能将臭味彻底封住,并将大量的噪音归结为最后的一吸 。
后来,在冲落式虹吸的基础上又发展出喷射式、旋涡式、超旋式三大类,可以让池内积水更早达到虹吸形成的必要水位线,同时强化排污能力 。
「喷射式虹吸」就是在排污管口正对面增加了一条喷射管道,喷射口对准排污管道入口的中心 。它加强了排污管内水流的冲力,排污效率更高更快 。
「旋涡式虹吸」又称为静音虹吸,它是在排污管右侧增加一个出水口,冲水时就会形成一个漩涡,对池壁的冲洗效果更好,噪音最小;但是由于增加的出水口水量较大,所以稍显费水,而且速度不如前者快 。
「超旋式虹吸」就是增加了多个出水口,一般有两孔超旋和四孔超旋 。旋涡更强更大,但是实际使用较少 。
除了上述的三种拓展,还有五级旋风等更多新名词,但其实原理都大同小异,目前最常选择的还是喷射式虹吸 。
排污方式
一般情况下,一个马桶一个「排污口」 。但是为了匹配不同的坑距,后来逐渐出现了2-3个排污口的设计 。排污口数量越多,单个排污口口径越小,排污效果越差 。
排污口的不同位置分别对应着地排式和墙排式 。
「地排式」又叫做下排式或竖排式,说简单点就是往下排,是我们最常使用的排污方式 。
「墙排式」又称为后排式或者横排式,简单地说,就是往后排 。它的排污管预埋在墙面内,坐便器的排污口则在后上方,可以直接连接墙面上的排污管,主要用于壁挂式坐便器 。
确定了排污方式后,在选择马桶时,我们需要格外关注排污口与排污管的距离,也就是保证「坑距」对应无误 。
有的人会因为种种原因进行马桶移位,如果移动在100mm以内,可以通过移位器解决,但是如果安装不当或者将就着安装,会导致后期下水不通畅,带来诸多麻烦 。
坑距测量:下水口中心至水箱后面墙体的距离 。一般地排以305mm、400mm为多;墙排主要是180mm,以前的老房子可能还有200mm的 。
PS:横排水马桶的出水口要和横排出水口的高度相等,最好略高一些 。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都要预留20mm的墙砖距离 。
会选购才是真功夫
了解了结构、冲水、排污三个关键元素,啊喂决定抛出选购的终极问题:一个称心的马桶长什么样?
清洁便利又安静
要想解决第一条,你需要关注三点:一是釉面优质,二是冲力足够,三是冲水方式合理 。
「釉面」差一点能有什么后果?
大概就是三箱水下去某不明物体岿然不动 。
优质的釉面长什么样?
表面细致顺滑,色泽饱和,没有气泡裂纹、针眼杂质,不易沾污和遗挂堵塞,自清洁能力满分 。
所有的污物都可以“呲溜”一下滑进下水道 。粘粘?不存在的,丝滑到根本“站不住脚” 。
PS:如果墨线测试等结果良好,但是实际使用中仍旧挂污,强烈建议去看一下是不是自己肠胃有问题,例如体内湿气重导致排出的便便粘性过大,这个锅马桶不背!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除此之外,釉面上有一个容易被忽悠的隐藏问题「补釉」 。
补釉的对象往往是釉面曾经损坏的残次品,有的不良商家会补釉后将它们作为正常产品出售 。
但实际上,补釉过的地方摸起来往往不够顺滑,甚至有一点色差,关键在于不耐用,时间长了会出现釉面掉落的现象 。
水箱高度和一次性排水量会影响「冲力」的强弱,而冲力的强弱既会影响最终冲洗效果,还会影响噪音的强弱 。
在同样条件下,水箱越高,水的重力越大,则冲力越大,噪音越大;水箱越矮,水的重力越小,则冲力越小,噪音越小 。
当然,噪音的产生还有一个额外因素「盖板」 。
虽然智能盖板都能缓冲,但是普通盖板不一定可以 。所以一定要选择带缓降器的盖板,不然常常发出“砰砰砰”的声音,总觉得自己要把马桶砸坏了 。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至于冲水方式的选择,在上文已经叨叨过了,单从冲洗的洁净程度上来说,坐便器啊喂还是推荐更安静更清洁的虹吸式 。
不易堵塞不返味
堵不堵塞看两点,一是马桶客观条件,二是你主观使用习惯 。
从客观条件来说:
首先,管径越大肯定越不容易堵塞,这就意味着直冲式比虹吸式更不容易堵塞 。
其次,上文提到的釉面好坏,因为有的马桶虽然看起来很光洁,但是如果排污管内部没有「全施釉」,粗糙不平的表面很容易挂污并导致异味,甚至是堵塞 。
测试方法:将整个手放进座便器排污口,一般一个手掌大小最佳,再摸一下排污管内壁是否全施釉就完美了 。
从主观条件来说:
别把那些在水中无法化开的东西丢进马桶,比如湿纸巾、头发、手机等,只要正常使用,真的没那么容易堵塞 。解决了堵塞问题,另一个日常困扰就是返味 。要想解决返味儿这件事,关键是「水封」 。
水封高度是水面到排污管上顶端的距离,一般不低于50mm,55~60mm之间最佳 。
水封过低,可能就没法完全隔离气味;而水封过高,又会在使用过程中使屁屁受到水花的疯狂攻击 。
舒适节水还耐用
马桶的长度高度一般在70cm左右,没有太大变化,如果觉得略高,脚踏小板凳了解一下,还能还你一个完美的排便角度 。
购买之前最好自己坐上面感受一会儿,金的银的都不如合适屁屁的,屁屁好才是真的好 。
如果家里有老人,尽量选择侧边按钮的马桶,毕竟顶面按钮的180°转身冲水太过考验腰力 。
如果家里有孩子,非土豪不建议购买儿童马桶,用不了几年,拆换也很麻烦 。不如在普通马桶的基础上,增加一个儿童辅助坐便器,拿取方便又便宜 。
「节水」是现在很多人考虑的功能之一,这样的马桶往往有两个按钮,分别对应3L/6L冲水量,有一部分节水的能做到3L/4.8L等,可以视实际情况自行选择 。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选择节水马桶,在给自己省钱的同时,还能节约水资源、减少污水排放量,三全其美 。
PS:以3口之家举例,假设一年12个月,一个月30天,每人每天冲水4次,1次大便3次小便 。
如果用普通单键的6L马桶,一个月耗水量为3×4×30×6=2160L;如果使用3L/6L的双键双开马桶,一个月的耗水量为3×1×30×6+3×3×30×3=1350L 。
节水马桶相比普通马桶每月可节约用水2160-1350=810L,一年为12×810=9720L,约等于一年一个三口之家可以节约9.7吨水 。
耐不耐用主要看这几点:主体质量、配件质量、外观持久度 。
主体质量其实就是看烧制质量怎么样,我们可以从「重量」和「釉面」两个角度去判断 。
行业标准的烧制温度是1200℃,有的甚至达到1280℃,高温烧制的优质马桶能够达到全瓷化水平,重量在100斤左右,它的吸水率低,表面光滑无凹凸,不易沾污便于清洗,结实耐用无异味 。
中低档马桶则比较轻,有的重量甚至不足50斤,吸水率高,难清洗易发臭,后期还容易龟裂漏水 。
如何看马桶重量呢?整个测有点不切实际,所以水箱盖是很好的被测对象 。
测试方法:拿起水箱盖,好马桶的水箱盖掂在手上会有沉甸甸的感觉 。其次,用手轻轻敲击马桶,如果声音清脆响亮,则可以初步判断烧制过关;否则,有可能是烧制不到位,甚至存在内裂 。
最重要的配件莫过于水箱内部的「水件」了,它是整个非智能马桶上最复杂的一部分,如果坏了你就只能拎桶端盆手动直冲,不过可以整套更换 。
测试方法:首先晃动水件,看它是否安装紧凑,各连接杆之间知否活动灵敏;然后将按钮按到底,如果按下顺畅、声音清脆、回弹正常,水件质量基本没有问题 。
PS:水件上一般都有商标,如果是三大水件品牌GEBERIT、WDI、R&T的,那么质量比较可靠 。
外观持久度主要在于非陶瓷的马桶盖板的泛黄问题 。
首先,智能盖板是不存在这个问题的,因为它们用的都是ABS材料,ABS材料不变色 。
其次,普通盖板的材质 一般分PP跟UF 。
「PP盖板」就是普通的塑料盖板,较软较轻、耐用不易裂,但是价格低、不耐划且易泛黄,除非你买的压根就是个黄盖子 。
「UF盖板」就是脲醛盖板,厚实且硬、不易划伤、不会泛黄,但是价格高、质地脆不耐摔 。
最后,在非智能马桶的价格上,啊喂给出的参考范围在800~3000元之间,低于800元,质量不过关可能性较大;超过3000元,只是担心你的钱包吃不消;1500~2000元之间,性价比最高 。
【性价比高的马桶如何买到手?马桶选购攻略】(文章来源于网络,侵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