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知识|如何练习毛笔字书法( 七 )


中国书法家朱春晖先生历经10余年研究和摸索 , 又通过几年教学实践 , 再经几千学员试验 , 推出一种全新的练字法:一周练字法 。 用朱氏独创的11种基本动作训练来练字 , 练习者无须基础 , 一周就能把字写得又快又好 。 这对生活在E时代的年轻人来说 , 真是一大福音 。 日前 , 采访人员专门采访了一周练字法创立者 , 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朱春晖先生 。
采访人员问:现在很多人都知道自己的字不好看 , 也很想自己能写出一笔好字 , 但是很难找到一个有效的提高方式 , 最后还是停留在自己最初的水平上 , 你对这种现象怎么看?
朱春晖先生:写字是一种艺术 , 也是一种人生 , 所谓字如其人 , 就是这个意思 。 练字需要有效的方法和一定的时间实践 , 才能找到适合自己的书写方式 , 从而使字写的快又好 。
写字分为两种 , 一为写硬笔字 , 二为写毛笔字 。 现代社会以写硬笔字为主 , 硬笔字包括钢笔、圆珠笔、签字笔、铅笔等等 。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 , 尤其是90年代初之前 , 练习写字只有一条传统的路 , 就是沿用过去练毛笔字的方法 , 先慢慢地练好笔画 , 练好楷书 , 然后再去练行书 , 别无他选 。 即使是到现在 , 这种方法依然占据主流 , 但也恰恰是这种不考虑硬笔与毛笔在工具上的差异而机械模仿毛笔字笔画形状来练硬笔字的方法及观念 , 让许多练字者吃尽了苦头 , 甚至丧失了信心和兴趣 。
90年代初以后 , 出现了一些不再模仿毛笔字笔画形状 , 直接练习行书的方法和观念 , 曾风行一时并延至今日 , 这种方法虽然在训练时间上有了一定的缩短 , 但还是摆脱不了机械模仿笔画及字形的方式 , 练习者必须记下字贴上的字形是怎样连的才能写好 , 然而脱离了字帖又回到了从前 , 从本质上讲还是在用练毛笔字的方法练习硬笔字 , 只是字形发生了外观的变化而已 。
事实上 , 古人练习毛笔字从笔画及楷书开始 , 其主要目的是为了识字 , 识字的方法当然不能等同于写字的方法 , 再加上毛笔是软的 , 书写时又要蘸墨 , 一开始就快当然不行 。 因此 , 沿用练毛笔从笔画开始 , 无论是练楷书还是行书都没有找到真正的写字方法 。

采访人员问:那么 , 真正适合现代人的写字方法应该是怎样的呢?
朱春晖:由于现代社会节奏的日益加快 , 写好字的重心已经不得不向着又快又好的方向发展 , 换句话说 , 绝大多数是快写的时候写好才能说真正写好字 , 而不是慢写的时候写好 。 在这种情况下 , 如果我们训练硬笔写字依然沿用过去练毛笔字的方法 , 显然很不切实际 。 一方面我们没有足够多的时间练习 , 另一方面练习的时候是慢节奏 , 使用时又是快节奏 , 始终存在很大矛盾 。
我认为写字的本质就是手执笔的书写运动(“写”本身是动词) , 而运动必须讲究基本功及节奏 , 就像打篮球 , 既要掌握扎实的运球、投篮的基本动作 , 又要掌握好几个人之间的配合节奏 , 只有这样才能打好球;写好字也一样 , 既要掌握写快写好的基本动作 , 又要掌握写快写好整篇的书写节奏 , 而不是仅仅描摹笔画、字形就可以的 , 如果仅仅描摹字帖就可以写好字 , 那么练习者都可以写好字 , 因为描摹字帖可以说是人类与生俱有的本能 , 但事实上 , 这种情况恰恰相反 , 绝大多数人描摹字帖只是依葫芦画瓢 , 脱离字帖就不会写 。 当练字成为一种适合自己的运动 , 它就成为一种乐趣 , 而不再是苦活 , 这样也才能够反映和发挥出自己的个性 , 最终一笔属于自己的好字就很轻松的练成 。 一周练字法充分吸收了现代运动学原理 , 以人为本 , 因人施教 , 是一种个性化的练字方法 , 非常适合现代人的需求 , 它将满足更多的人实现写一笔自己想要的字的愿望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