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干地支怎么计算? 2019年4月16号是农历己亥年戊辰月癸未日
2018年9月4号是农历戊戌年 庚申月己亥日
2020年7月6日是农历庚子年癸未月庚戌日
天干地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称为十二地支 。
十天干和十二地支依次相配 , 组成六十个基本单位 , 两者按固定的顺序相互配合 , 组成了干支纪元法 。
年月日都是
例如2018年是戊戌年
天干戊后面是己
地支戌后面是亥
所以2019年是己亥年
2019年农历3月是戊辰月
天干戊后面是己
地支辰后面是巳
所以农历四月是己巳月
2019年4月15日 , 对应农历是2019年3月11日
这一天是壬午日
天干壬后面是癸
地支午后面是未
所以2019年4月16日(农历2019年3月12日是癸未日)
如何简单计算天干地支 。 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天干=(年份-3)/10……余数 余数为几就数几个
地支=(年份-3)/12……余数 同上
比如今年
(2013-3)/10……余数为0 数十个就是癸
(2013-3)/12……余数为6 数六个是巳
扩展资料
来源浅考
相传早在公元前2697年 , 于中华始祖黄帝建国时 , 命大挠氏探察天地之气机 , 探究五行 。
一些学者从中国上古的夏代帝王世系和商代汤王以下所有帝王的名字中 , 探究十天干中的字已被用于名号这一特有现象 。 郑文光在所著《中国天文学源流》一书中认为 , 十天干起源于中国古代羲和“生十日”的神话传说 , 是十进位法概念在纪时中的反映 , 应当产生于渔猎时代的原始社会;“十二地支”则由常羲“生月十有二”的神话传说演变而来 , 产生于殷商之前 , 后逐渐演变为十二辰 。 所以 , 郑文光推断:“十二支宜乎是夏人的创作 。 ”
陈遵妫在《中国天文学史》中指出 , “在四千多年前的夏代 , 可能已有干支产生了” 。 杜石然等则在编著的《中国科学技术史稿》一书中 , 主张夏代已有十天干纪日法 , 商代在夏代天干纪日的基础上 , 进一步使用干支纪法 , 从而把十天干和十二地支配合在一起形成六十循环的纪日法 。
大约在战国末年 , 依据各国史官长期积累下来的材料编成的史书《世本》说:“容成作历 , 大桡作甲子” , 《尚书正义》解释说:“二人皆黄帝之臣 , 盖自黄帝以来 , 始用甲子纪日 , 每六十日而甲子一周” 。 看来干支是大桡创制的 , 大桡“采五行之情 , 占斗机所建 , 始作甲乙以名日 , 谓之干;作子丑以名月 , 谓之枝 , 有事于天则用日 , 有事于地则用月 , 阴阳之别 , 故有枝干名也 。 ”
【天干地支怎么算,天干地支的推算与运用】参考资料来源:
什么是天干地支?怎么计算 中国古代的一种纪年法 。 即以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为十干 , 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为十二支 , 把干、支顺序配合 。 如甲子、乙丑等 , 经过六十年又回到甲子 。 周而复始 , 循环不已 。 我国农历现仍沿用干支纪年 。
干支纪年萌芽于西汉 , 始行于王莽 , 通行于东汉后期 。 汉章帝元和二年(公元85年) , 朝廷下令在全国推行干支纪年 。 有人认为中国在汉武帝以前用干支纪年 。 可是 , 这就是太岁纪年 , 用太岁所在纪年 , 干支表示十二辰(把黄道附一周天分为十二等分) 。 木星11.862年绕天一周 , 所以太岁约86年多走过一辰 , 这叫做“超辰” 。 在颛顼历上 , 西汉武帝太初元年(前104年)是太岁在丙子 , 太初历用超辰法改变为丁丑 。 汉成帝末年 , 由刘歆重新编订的三统历又把太初元年改变为丙子 , 把太始二年(前95年)从乙酉改变为丙戌 。 还东汉的历学者没用超辰法 。 所以太岁纪年和干支纪年从太始二年表面一样 。 但是用天干和地支搭配纪年的表现方式相传自黄帝时期就开始了 , 在殷墟商代考古发现过六十甲子表的残片 。
推荐阅读
- 网上怎么找工作,27岁可以做什么工作
- 怎么驱鬼,家里驱鬼最强的方法
- 被开水烫了怎么办,十大烫伤药膏牌子
- 怎么去西藏
- 怎么改善皮肤,改善皮肤主要看什么
- 河南话怎么说,河南话日常用语
- 早恋怎么办,有早恋的念头怎么办
- 出虚汗是怎么回事,出虚汗的原因和解决方案
- 钓青鱼 青鱼怎么钓之六种技巧来介绍
- 【兰花】蝴蝶兰花骨朵干瘪脱落怎么补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