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知识|陶朱公是谁,范蠡陶朱公


陶朱公是谁?详细点说说 陶朱公就是范蠡 , 春秋时期越国的大政治家 。 在越国被吴国灭亡时 , 是他提出降吴复国的计策的 , 并随同越王勾践一同到吴国为奴 , 千方百计谋取勾践回国 , 成为辅助勾践灭吴复国的第一谋臣 , 官拜上将军 。

但当勾践复国之后 , 他了解勾践是一个可以共患难但不能同安乐的人 , 于是他急流勇退 , 毅然弃官而去 。 首先他到了齐国 , 改名为鸱夷子皮 。 但是齐国人知道他有很好的品德和很高的才能 , 就请他当宰相 。 由于他退归林下的决心已下 , 不久又辞官而去 。 他到了当时的商业中心陶(即今山东的定陶县)定居 , 自称”朱公” , 人们称他陶朱公 。 他在这里既经营商业 , 又从事农业和牧业 。 很快就表现了非凡的经商才能 。 在19年内有三次赚了千金之多 。 但他仗义疏财 , 他赚了钱 , 就从事各种公益事业 。 他的行为使他获得”富而行其德”的美名 , 成为几千年来我国商业的楷模 。

陶朱公很有经商的头脑 。 他根据市场的供求关系 , 判断价格的涨落 , 即”论其(商品)有余和不足 , 则知(价格)贵贱 。 ”他发现价格涨落有个极限 , 即贵到极点后就会下落;贱到极点后就会上涨 , 出现”一贵一贱 , 极而复反”的规律 。 这就很符合现代市场规律的 。 因为一种商品价格上涨 , 人们就会更多地生产 , 供应市场 , 这就为价格下跌创造了条件 。 相反 , 如果价格太低 , 就打击了积极性 , 人们就不愿生产 , 市场的货物也就少了 , 又为价格上涨创造了条件 。 故他提出一套”积贮之理” 。 这就是在物价便宜时 , 要大量收进 。 他说”贱取如珠玉” , 即像重视珠玉那样重视降价的物品 , 尽量卖进存贮起来 。 等到涨价之后 , 就尽量卖出 。 ”贵出如粪土” , 即像抛弃粪土那样毫不可惜地尽是抛出 。

但是价格涨落的原因在哪里呢?

陶朱公生长在农业经济时代 , 农产品是市场的最大宗、最主要的商品 。 农业有很强的季节性 , 每年气候不同 , 产量了就不同 , 对市场价格有重大影响 。 所以满足农业需要、为农业服务 , 就成为他经商的主要方向 。 他根据季节规律 , 提早储备物资 , 即所谓”知斗则修备 , 时用则知物” 。 就是说 , 像作战之前要做好准备一样 , 根据季节的需要(时用)就可以预知市场所需要的商品(知物) 。

季节和气候变化是有规律的 。 他引用我国早已有的一条关于气候变化的规律性的古语 , 作为预知农业丰歉的依据 。 这条古语说:”六岁穰、六岁旱 , 十二年一大饥 。 ”这是说 , 每六年有一年风调雨顺的上好年景 , 也有一个旱年 , 每十二年有个大旱年 , 也有一个水年 。

根据这个规律 , 他丰年就大胆收进 。 因为不会年年丰收 , 收进的货物不愁没有机会售出 。 同样 , 在大旱年物价上涨时 , 他就尽量抛售 , 不愁以后没有进货的机会 。 就这样 , 他不但自己致富 , 也为平抑物价、避免丰收年谷贱伤农与饥荒年民不聊生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

陶朱公的故事告诉我们 , 气候资源的变化会造成丰收与歉收两种状况 , 对人们都有不利影响 , 并且通过商品交流这种不利影响会扩展到全国、全社会 , 但是 , 只要人们掌握了这个规律性 , 采用商业手段 , 通过贱买贵卖 , 是可以协调的 。 陶朱公也许是世界上第一个在认识上和实践上都注意到气候变化、气候变化对农业的影响、农业对市场的影响 , 以及在该领域的对策研究上取得重大成就的人 。

陶朱公经商秘诀
生意要勤紧——切忌懒惰 懒惰则百事费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