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知识|中庸的作者是谁,中庸经典名句100句( 三 )



中庸之道 就是忠恕之道

《中庸》要人们贯彻孔门相传的“忠恕之道” , 说:“忠恕违道不远 , 施诸己而不愿 , 亦勿施于人 。 ”正是孔丘“己所不欲 , 勿施于人”思想的发挥 , 要求在处理人与人的关系上合于“中庸之道” 。

《中庸》又提出了有德之人必须好“三达德” , 实行“五达道” , 才能达到“中庸”的境界 。 所谓“五达道”即“君臣也,父子也,夫妇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 。 处理这五方面关系的准则是:“君惠臣忠”、“父慈子孝”、“夫义妇顺”、“兄友弟恭”、“朋友有信” 。 “五达道”的实行,要靠“三达德”:智、仁、勇 。 而要做好“三达德”,达到中庸的境界 , 就要靠“诚” 。 教育的目的就是要人们努力进行主观心性的养成 , 以达到“至诚”的境界 。

《中庸》还阐述了学习程序 , 并强调“择善而固执之”的勤奋不懈精神 。 它说:“博学之 , 审问之 , 慎思之 , 明辨之 , 笃行之 。 ”这是为学必有的过程 。 它又说:“有弗学 , 学之弗能弗措也;有弗问 , 问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 , 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 , 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笃弗措也 。 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 , 己千之 。 果能此道矣 , 虽愚必明 , 虽柔必强 。 ” 在教育上它所提出的为学程序与顽强的学习精神 , 至今仍有借鉴意义 。
中庸的作者到底是谁呀 关于《中庸》的作者 , 司马迁、郑玄、程颐、朱熹等人都认为是子思所作 。 孔门中子思就有二人 , 一个是孔子的弟子原宪 , 字子思 。 另一个是孔子的孙子孔伋 , 字子思 。 古今学者都认为是后一个子思 , 因前一个原宪无绩可述 。 子思 , 姓孔 , 名伋 , 字子思 , 孔子的孙子 , 孔鲤的儿子 , 鲁缪公的老师 , 后代尊为“述圣” 。 是战国初年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 。 子思小时候就很有志向 。 有一天 , 孔子独自长叹 , 子思就问孔子 , 是担心子孙不能承继祖业而有辱祖先呢?还是羡慕尧舜之道而恨自己不能像他们一样呢?孔子说: “你小孩子哪里知道我的志向 。 ”子思回答说:‘“我经常听您说 , 做父母的劈柴 , 儿子不能负担 , 这就叫不肖 。 我每想到这里就很害怕 , 而不敢懈怠 。 ”孔子听后 , 高兴的说:“你能说出这样的话 , 我就不再忧愁了 , 祖业不废 , 大概可以昌盛了 。 ” 子思虽是孔子的孙子 , 但并没有正式入门、亲受孔子的教诲 。 孔子大子思68岁 , 在子思儿童时期孔子就去世了 。 他跟孔子的弟子曾参学习 , 颇得孔子思想的真传 。 他继承并阐发了孔子的中庸之道 , 著成《中庸》一书 , 收在《礼记》中 。 子思是儒家的一位大家 。 他先承孔子 , 后传孟子 。 子思是儒家里承前启后的人物 , 它不仅在学业上著有《中庸》 , 而且他的思想通过他的门下传给了孟子 , 孟子继承并有所发展 , 成为儒家的“思孟学派” 。 子思的著作《中庸》在宋代的时候被学者程颐、朱熹从《礼记》中抽出来 , 和孔子的《论语》、孟子的《孟子》、曾参的《大学》合称为“四书” , 成为儒家的经典著作 。 子思也受到封建社会皇帝的尊崇 , 宋徽宗在1102年封其为“沂水侯” 。 1267年加封为“沂国公” , 升为“四配” , 和颜回、曾参、孟轲同列 , 位在孟子之上 。 《大学》原为《礼记》第四十二篇 。 宋朝程颢、程颐兄弟把它从《礼记》中抽出 , 编次章句 。 朱熹将《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合编注释 , 称为《四书》.
《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的作者是谁啊? 四书——《四书五经》中的《四书》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这四部著作的总称 。 据称它们分别出于早期儒家的四位代表性人物曾参、子思、孔子、孟子 , 所以称为《四子书》(也称《四子》) , 简称为《四书》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