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伏时间:2019年7月12日-8月20日 。 具体数伏时间表如下:
初伏:2019年7月12日(农历六月初十)——2019年7月21日(农历六月十九)
中伏:2019年7月22日(农历六月二十)——2019年8月10日(农历七月初十)
末伏:2019年8月11日(农历七月十一)——2019年8月20日(农历七月二十)
几号入伏?怎么算?谢谢 我国古代习惯用“天干”和“地支”搭配起来记录年、月、日和时辰 。 天干和地支是我国古代用做记录次序的汉字符号 。 天干一共有10个 , 即我们所熟悉的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一共有12个 , 即人们用来记录12属相的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 把10个天干和12个地支按顺序一一搭配起来循环使用 , 共可不重复地搭配60对 , 例如甲子、乙丑、丙寅等等 , 最后一对是癸亥 。 然后再从头来 , 循环使用 。 这60对就是人们常说的“六十花甲子”;人们也常用“花甲之年”来形容60岁人的年龄 。
干支记日就是把农历每一天都用干支标注 , 例如今年6月20日
(农历五月二十五)是“庚辰”日、21日是“辛巳”日等等 。 历法上规定 , 每年夏至日(6月21或22日)开始的第三个庚日出现那天就是初伏开始的日子 。 所谓庚日 , 就是用干支纪日时 , 每逢有庚字出现的日子 , 例如庚子日、庚寅日等等 。 由于天干共10个 , 每隔10天就有会有一个庚日 。 今年6月21日夏至的前一天是庚日(庚辰) , 夏至后的第一个庚日(庚寅)在6月31日;第二个庚日(庚子)在7月10日;第三个庚日(庚戌)在7月20日 。 确定入伏的日期可用“夏至三庚”的口诀 , 即从夏至这天算起 , 第三个庚日就是入伏的日期 。 今年就是7月20日这天开始入伏
。
如果夏至当天就是个庚日 , 那么这年入伏的时间就早 , 例如2000年和2002年就是这种情况 , 在7月11日就入伏了 。 如果赶上夏至的前一天是庚日 , 夏至后的第一个庚日离夏至最远 , 那么这年入伏的时间就晚 , 例如2006年和2004年就是这种情况 。
顺便说说每年中伏的天数为何不固定 。 初伏(头伏)的天数是指夏至后第三个庚日到第四个庚日这10天;中伏的天数是指夏至后的第四个庚日到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的这段时间(10天或20天) 。 末伏的天数是指立秋后第一个庚日到第二个庚日的10天 。 由于天干共10个 , 每隔10天就有一个庚日 , 所以初伏和末伏的时间固定为10天 。 但中伏的时间就不固定了 , 有的年份是10天 , 有的年份是20天 。 因为庚日每10天出现一次 , 而一年为365天或366天 , 不是10的整倍数 , 所以庚日每年出现的日期是不相同的 。 从夏至到立秋这47天内 , 可能有4个庚日 , 也可能有5个庚日 。 如果有4个庚日 , 中伏就是10天;如果有5个庚日 , 则中伏从夏至后的第四个庚日起 , 经第五个庚日 , 到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 , 便为2O天了 。
每年怎么算入伏? 多数朋友可能都听说过农谚:“夏至三庚数头伏” , 但是却不明白其中的意思 。 一般情况下 , 每年的6月21号或者6月22号 , 就是大家口中所说的夏至日 , 这也是在二十四节气中第十个节气了 。 当夏至日到来 , 就意味着炎热的天气已经要到来了 。
这句俗语的意思我们也可以理解为:当夏至来了之后 , 第三个庚日就是所谓的伏天了 。 而提及到的入伏 , 就是进入到伏天 , 大家都害怕的三伏天 , 就是一年当中最热的那段时间 。 伏天可以简单地分成三段 , 分别是初伏 , 也有农民叫成是头伏 , 接着就是中伏 , 也就是二伏 , 最后是末伏 , 就是人人的怕的三伏 。
这里提到的头伏和末伏 , 持续的时间是10天 , 而中伏就有不同 , 有些年份可能只持续10天 , 可有的年份却会持续20天 。 虽然每年的夏至都是21或22日这两天的其中一天 , 可是入伏的时间却没有这么固定 。
推荐阅读
- 电脑知识|消化系统不好怎么调理,消化系统不舒服怎么调理
- 合生元益生菌怎么样,合生元益生元好吗
- 你怎么说简谱,你怎么说简谱带间奏
- 存折密码忘了怎么办,存折密码忘了怎么取款
- 粽子怎么加热,熟食粽子怎么加热
- 输入法图标不见了怎么办,输入法图标消失
- 鬼步舞怎么跳,瑞克跳的舞叫什么
- 怎么ping,ping输入什么
- 预产期计算器
- 【树】富贵树叶子发黑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