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知识|题怎么写,题字草书写法图片( 二 )


其次 , 不要随意联系现实 。 有些考生在回答问题时 , 总喜欢联系现实 , 当现实与文章内容不一致时 , 总认为文章的作者是错误的 , 然后就想当然地按照自己的已有认知答题 , 完全不顾文章 , 这是大错特错的 。
再次 , 遵循就近原则 。 议论文中经常设置这样的问题:某某文字直接证明的道理是什么?某种论证方法的作用是什么?考生在回答时 , 首先应关注某某文字前面或后面是否有说理性文字 , 如果有 , 那很可能就是答案 。 如果没有 , 再找某某文字所在段的中心句 , 如果有中心句 , 那就是答案 。 如果没有 , 那么再找文章的中心论点 。
技巧四、依靠重点词完善采分点
有的考生做阅读题时 , 发现问题简单 , 自己会做 , 就盲目乐观 , 精神松懈 , 考生常因此丢掉一些最基本的采分点 。
譬如《扬州个园》中有这样一段话 , “扬州的个园 , 是一座独具风格的名园 。 它是清嘉庆、道光年间兴建起来的 。 当时园中遍植翠竹 , 又因竹叶形状很像一个‘个’字 , 故名个园 。 园中有春夏秋冬四季假山 , 以堆叠精巧而著名 。 ”如果根据此段内容设置问题:此园名为“个园”的原因是什么?考生会感到回答此题非常轻松 , 但是却容易忽视一个最基本的采分点“竹叶形状很像一个‘个’字” 。 因此 , 考生越是认为试题容易 , 越应该慎重 。
特别提醒考生注意的是 , 说明文提炼信息准确度好把握 , 信息点回答不全面却是个大问题 。 那么 , 如何全面筛选信息呢?像上面介绍的例子 , 只要考生在阅读时注意到“因竹叶形状很像一个‘个’字”前有一个“又”字 , 此题就不会轻易丢掉采分点了 。 所以在阅读时 , 尤其是阅读说明文时 , 考生一定要注意“又、还、也、此外、而且”等词语 。
技巧五、言简意赅分条作答
做课外阅读 , 需要书写的文字较多 , 一些考生常怀有侥幸心理 , 答案写得非常详细 , 以便阅卷教师从中找到正确答案 , 结果往往适得其反 。 所以 , 考生回答问题时 , 应言简意赅 。 比如在回答“请概括文章所使用的事实论据 , 或请为文章补充一个事实论据”一类的问题时 , 考生可按照这样的思路去考虑问题:如果是正面的事实 , 可以概括为“某某按照论点的内容去做了 , 有怎样的效果”;如果是反面的事实 , 可以概括为“某某没按照论点的内容去做 , 有怎样的后果” 。 这样既节省笔墨 , 又抓住了采分点 。
有些问题的采分点较多 , 如果考生把所有的内容放在一起 , 混成一片 , 不利于阅卷教师批阅 。 为了避免不必要的丢分 , 考生在回答此类问题时 , 应注意条理的清晰 。 尤其是3分或4分的题 , 考生应在每一条答案前标明序号 , 以便阅卷教师一目了然地抓住答案中的几个采分点 。
技巧六、仔细审题避免丢分
不论阅读的题型如何 , 都必须审慎对待 , 细心透视题干的重点和考点 。 须知:正确的审题是正确答题的基础和前提 。 在审视阅读题时 , 应注意两点:一要看懂题干的字面义 , 重点词语要仔细推敲、体味;二要领悟题干的隐含义 , 明确考点、命题要求和答题指向 。
考生因不仔细审题而丢失的分数 , 往往多于没有掌握知识点而丢失的分数 。 如题干让你找错误的选项 , 而你找了正确的;题干让你用原文语句回答 , 而你用自己的话概括 , 这都是不注意审题所致 。 这类考生在答题时 , 往往是“想当然” , 思维总停留在见过的题型上 , 总认为此题似曾相识 , 然后按照自己的意愿去答题 , 而很少去领悟此次考试出题者的意图 。 成绩发表后 , 才追悔莫及 , 为时已晚 。 所以 , 越是似曾相识的题 , 越要仔细审题 , 避免丢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