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知识|投鞭断流出自哪个战役,长勺之战的成语典故


投鞭断流的历史出处和人物? D

成语“投鞭断流”、“草木皆兵”、“风声鹤唳” , 各出自哪个典故?是淝水之战 。
1、投鞭断流
秦王苻坚企图征服南方的东晋王朝 。 他在全国大规模征兵 , 当有了80万大军时 , 他得意地说:“东晋很快就会被我征服了 。 ”可是 , 许多大臣都认为进攻东晋的时机还不成熟 。
大臣石越劝苻坚说:“虽然我们现在兵多将广 , 但晋军有长江天险可守 , 我们未必能取胜 。 ”苻坚傲慢地笑道:“以吾之众旅 , 投鞭于江 , 足断其流!”
苻坚不听劝告 , 进攻东晋 , 结果在淝水之战中被晋军彻底打败了 。
2、风声鹤唳 , 草木皆兵
东晋时 , 前秦一直想吞并晋王朝 , 秦王苻坚亲自率领九十万大军 , 去攻打晋国 。 晋国派大将谢石、谢玄领八万兵马迎战 。 苻坚当然很傲慢 , 根本没把力量悬殊的晋军看在眼里 。
可是 , 谁料到先头部队的前锋同晋军首战便被打败 , 苻坚慌了手脚 。 他和弟弟苻融趁夜去前线视察 , 他看到晋军阵容严整 , 士气高昂 , 连晋军驻扎的八公山上的草木 , 也影影绰绰像是满山遍野的士兵呢!
接着 , 在淝水(今中国安徽瓦埠湖一带)决战 , 秦军被彻底击溃 , 损失惨重 , 秦王苻坚自己受伤 , 弟弟苻融也阵亡了 。 苻坚仓皇而逃 , 他听到风风吹树木的声音也以为是敌人追兵又到了 。
扩展资料:
历史上的淝水之战:

淝水之战 , 发生于公元383年 , 是东晋十六国时期北方的统一政权前秦向南方东晋发起的侵略吞并的一系列战役中的决定性战役 , 前秦出兵伐晋 , 于淝水(现今安徽省寿县的东南方)交战 , 最终东晋仅以八万军力大胜八十余万前秦军 。
淝水之战 , 前秦军被歼和逃散的共有70多万 。 唯有鲜卑慕容垂部的3万人马尚完整无损 。 苻坚统一南北的希望彻底破灭 。
不仅如此 , 北方暂时统一的局面也随之解体 , 再次分裂成更多的地方民族政权 , 鲜卑族的慕容垂和羌族的姚苌等其他贵族重新崛起 , 各自建立了新的国家 , 苻坚本人也在两年后被姚苌俘杀 , 前秦随之灭亡 。
【学习知识|投鞭断流出自哪个战役,长勺之战的成语典故】中国南北分立的局面继续维持 。 东晋乘胜北伐 , 收回黄河以南故土 , 但不久 , 因丞相谢安去世和前线主帅谢玄退隐而转为守势 。
此战的胜利者东晋王朝虽无力恢复全中国的统治权 , 但却有效地遏制了北方少数民族的南下侵扰 , 为江南地区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创造了条件 。
淝水之战也成为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 , 载入军事史 , 对后世兵家的战争观念和决战思想产生着久远影响 。
淝水之战的结果使东晋王朝的统治得到了稳定 , 有效地遏制了北方少数民族南下侵扰 , 为江南地区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契机 。
从长期看 , 淝水之战最重要的作用是使得流落到南方的汉族中原文化得以延续和发展 , 并且直接影响到了此后隋唐等统一王朝的精神实质 , 可以说淝水之战保住了中华文化的核心部分并使之从“五胡乱华”后得到喘息和重新崛起的机会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