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稳”是常用的一个术语 掌握六大练功要领 让你变身养生专家( 二 )



 3、意气相依

“意”是指在练功中意念的运用 。 “气”是指在练功中呼吸的运用和内气运行的感觉 。 意气两者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 。 故在气功锻炼时,一是不要片面强调以意领气,专门在呼吸动作上下功夫,如故意延长呼吸和故意停闭呼吸等,这些都是主观意识上强调“以意领气”的现象 。 呼吸的深长细匀,应在练功过程中情绪安宁、意念集中的基础上,自然出现 。 清代薛阳桂在《梅华问答编》中说:“心静自然息调,息调自然神凝,所谓心息相依,息调心定者也” 。 所以练气要想达到呼吸的深长细匀,不是主观强行练出来的,而是循序渐进练出来的 。 二是不要片面强调以意随气的感觉 。 在练功中由于内气的增强,会出现各种特殊感觉,如沿经络走向的气流感、电麻感 。 有的偶而出现后又消失,有的经常出现 。 如果认为这些感觉是特殊效果,是练功的最终目的,用意加以追求,把思想完全集中在这些感觉上,就容易“走火入魔” 。 因此在练功中对待各种感觉,要任其自然出现、自然消失,不过份地把意念力集中到感觉上去 。 对已出现的各种感觉既不恐惧,也不留恋 。 这样才能使意气相依的舒适感觉自然产生 。

 4、练养相兼

练与养是练功过程中两种不同的状态 。 “练”是指进行气功的锻炼 。 经过锻炼后,会出现身体轻松舒适、呼吸柔和绵绵、意念集中和思想平静的松静舒适的状态,即气功中的“入静”状态 。 “养”是把这种“入静”状态有意识地保持下去,并使之不断地深入发展,境界更加深化,时间更加延长 。 这样不断积累经验,又练又养,练中有养,效果就更加提高 。 “养”的另一方面是指在练功之后平时的养功以及练功期间的养生 。 练功到了一定阶段,为了长期保持养功,可使意念轻微地存于丹田部位,似守非守,所谓“养气存神”,“复命归根”,这样就能使真气不致耗散,日积月累,自然神旺气足 。

所谓“养生”是指练功之外的日常生活中,也要时时刻刻注意养生之道 。 如《内经》中“法于阴阳,和于数术,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安作劳” 。 由于平时修身养性的加强,对练功养功当有更好的促进作用 。

5、火候适度

所谓火候适度是指在气功锻炼时,对调身、调息、调心要掌握好适当的强度 。 如火候不到,难以收效;如火候太过,物极必反,会起相反的作用,甚至产生一些不良反应 。 如在意念的掌握上,要做到“若有若无”,所谓“有意似无意,无意又有意” 。 如果意念过强就是火候太过,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 在呼吸的掌握方面,也有必要以适当的强度进行锻炼,才能达到深长细匀的呼吸状态,内气才能产生和运行 。 如果呼吸时完全任其自然,与常人一样地“自然呼吸”就是火候不及 。 如有意加强呼吸,勉强用力,就是火候太过 。 二者都不能达到目的 。 在姿势的掌握方面,既要全身放松,舒适自然,又要有最低限度的支撑力以保持身体的稳定平衡,才能进行练功 。 如果全身肌肉完全松弛,趋于松懈无力,即是火候不及;如有意挺胸收腹,四肢用力,使用僵硬,就是火候太过 。 都影响练功效果 。

此外,在练功的时间和次数上,也要做到火候适度 。 如每次练功都要留有余力,不要勉强延长时间,以免身体过累,情绪不良,致效果不好 。 一般病休者每日练功次数可适当多一些,每次练功的时间以不超过1小时为宜 。 总之,要根据各种实际情况,适度掌握运动量,避免太过与不及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