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是感受 。 这里再次强调 , 音乐的感受是天生的 , 你有多少就是多少 , 后天弥补的音乐感受很少很少 。 流行歌曲需要流行歌曲的感受 , 民歌需要民歌的感受 , 比如你要阎维文唱“一无所有” , 我敢保证会笑翻一帮人 , 歌手的感受不同 , 演唱歌曲的处理方式也不同 , 有的处理得很平淡 , 有的处理得扣人心弦 。 这些处理都是很微妙的 , 比如一个小小的换气、一个强调的重音、一个不换气的长拖音或者一个骤然的收尾 这些就只能意会了 。
第四是节奏感和音准 。 你见过一个3岁多的小孩听到一个旋律就能敲打出加花的节奏吗?你见过一个3岁多的小孩现场演唱 , 爸爸给他手风琴伴奏 , 随时改变音调 , 他进唱的音调都是准确的吗?你见过一个8岁的小孩在没听到任何声音的情况下 , 要他随时哼出“降E”、“升C”等任何音调的“1”的发音 , 哼完后在键盘上按下核对完全准确的吗?这就是天分 , 演唱歌曲需要这样的基础 , 虽然不要他们那样出众 , 但一定不能弱 。
第五是素质 。 这就是业余歌手和专业歌手的区别 。 其实光在声音、情感、感受、节奏、音准这些方面比较 , 业余歌手有很多不比专业歌手差 。 差距就在素质 。 你知道自己唱歌时的形体和表情吗?你可能有个模糊的形象 , 就是你投入演唱时自己想象自己的模样 , 而这个形象很可能是你唱的这首歌的原唱的形象 。 但这些都是你的想象 , 自己想象的形象几乎是完美的 。 你知道大家看到是什么吗?你用摄像机拍摄过自己的一次正式演唱吗?其实当你上台的第一个眼神或者第一句话 , 就能知道你是业余还是专业 。 这里说的素质还包括对乐理的了解、乐器的了解、对音乐史以及对音乐常识的了解等 , 当然也有很多专业歌手也不全面 , 但我个人认为 , 如果要做专业歌手 , 就应该贯彻这些 , 要对得起“专业”这个词 。
理解歌词
在学一首新歌之前 , 有几次你是先把词从头到尾在心里读一遍的?又有几次揣摩过撰词者的心思和他表达的意境?一首歌曲 , 无论是先有词还是先有曲 , 双方作者都是认真揣摩对方(词作者或曲作者)要表达的意境和思想 , 如果到了你这里 , 你居然完全不理会他们的用心良苦 , 就这么凭着自己的感觉唱 , 我觉得不妥 。 有些个性歌手喜欢按照自己的理解这样表达自我 , 这种方式不是不好(而且我也喜欢这样) , 但我会先把作者的意图先搞明白再发挥 。 再说不是每首歌曲都适合你任意发挥的 , 有些词曲你找不到更合适的表达 , 比如国歌 。
在你深刻理解歌曲以后 , 你的情感处理方面一定会好很多 , 如果你的感悟能力强 , 你会情不自禁的把某个音唱重 , 某一个音轻轻带过 , 一个激情的长音会拖得很饱满
话和唱歌 , 除了旋律、节奏、气息 , 还有其它区别吗?有 , 那就是吐词的方式 。 请你随意的用你说话的方式读出“让我一次爱个够” , 然后投入的把它唱出来 会发现唱的时候嘴型是向两边打开的 , 而且要夸张一些 。 如果你觉得差不多 , 就是你的吐词有问题 。 所以唱歌要比说话嘴型要夸张 , 这样吐词才会更清晰、气息更通畅、更宜于表达情感 。
演唱国语歌 , 还是标准的好 。 比如“Z、C、S”和“an、ang”和“L、N”的区别是很容易搞混的 。 港台歌星有时会把个别字故意唱得不卷舌或卷舌 , 要不就是自己的舌头打不过来、要不就是他们觉得那样不好听 , 或者他们根本就不知道这个发音 。 当我们翻唱他们的这些歌曲时 , 我没有明确的主张 , 为了模仿 , 不纠正也行 。 但如果是要唱自己的风格或比赛 , 那就要改正了 。
推荐阅读
- 个人所得税怎么算,工资扣税怎么算
- 如何调整生物钟,一天一夜不睡可以调生物钟吗
- 如何写日记,成人心情随笔
- 怎么办理信用卡,我想办一张信用卡急用
- 佛座莲长介壳虫了怎么办
- 怎么查自己社保交了多久,12333社保查询网官网
- 怎样哄大男子主义男人
- 如何练小腿肌肉,如何练小腿肌肉央网
- 标准体重如何计算,男性标准体重如何计算
- 如何减小腿肌肉,小腿肌肉怎么减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