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 , 大多数学校使用的是集体备课 , 一个人的教案生成后 , 要通过集体讨论 , 对教案中的不足之处要进行整理和加工 , 最终形成一个完整的教案 。 在这个过程中 , 教师要反思自己的设计过程 , 哪些是成功之处 , 哪些是不足之处 。 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进行归纳、提升和创造 , 这样才能更好地体现自己的教学个性 。
二、教学中的反思在教学中进行反思 , 能使课堂教学高质高效地进行 。 新课程所提倡的生成性教学具有多变性、复杂性 , 对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教学技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 面对每天都在进步成长的学生、日日都在发展变化的社会 , 如果我们仍固守着陈旧的经验去操纵教学 , 那么课堂生成将成为难得一遇的精彩 , 所以 , 我们必须加强教学反思 , 经常审视和分析自己的教学行为 , 以先进的教育理论武装自己 , 不断提高自己的课堂驾驭和应变能力 。 进行教学反思 , 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教学目标是否体现三个维度(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教学活动是否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 是否创造性地使用了教材 , 教学过程是否关注课程资源的动态生成 , 教学策略的选择是否科学 , 等等 。
三、教学后的反思教育心理学家波斯纳曾提出教师成长的公式:成长=经验+反思 。 教学后反思并不是新东西 , 但新课标特别强调反思教学 , 并赋予了它新的内容 。 在将备好的课进行实践后 , 把实践中和实践后所获得的信息 , 渗透到教案中去 , 进行修改和优化:记下课堂教学中的体会和感悟 , 闪光点和存在的问题 , 学生的表现和反应 , 突发事件的处理;在观察分析的基础上针对备课时的初衷与课堂的实施作一番回顾和比较 , 对教学目标的达成度、教学策略是否得当、学生的主体地位是否得到足够的尊重、课堂生成处理是否妥当、问题设计是否有意义、情境创设是否到位等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效果进行再思考、再认识 , 并及时把感想、心得和调整策略等内容认真整理在备课本上;在审视自己教学活动的同时 , 积极吸取新的信息 , 并寻找解决问题的新思路和新策略 , 在此基础上提出假设 , 制订新的实施方案 。
如果有帮到您 , 点击【采纳为满意答案】按钮即可 , 如果还有问题 请发帖重新提问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