侧伯叶枯病简介


侧伯叶枯病简介

文章插图

侧伯叶枯病是近年来新发现的一种重要的叶部病害 。 发生在春季,在江苏、安徽等省大面积发生 。 仅江苏盱眙县2670ha侧柏林就发生叶枯病达2000ha 。 被害率几乎100%,病情指数高达50.0以上 。 其中20%的侧柏林已经死亡或濒于死亡 。 在发病季节,林区呈现一片枯黄,仅见残留梢部的绿叶 。
幼苗和成林均受害 。 病菌侵染当年生新叶,幼嫩细枝亦往往与鳞叶同时出现症状,最后连同鳞叶一起枯死脱落 。 病菌侵染后,当年不出现症状,经秋冬之后,于翌年3月叶迅速枯萎 。 潜伏期长达250余天 。 6月中旬前后,在枯死鳞叶和细枝上产生黑色颗粒状物,遇潮湿天气吸水膨胀呈橄榄色杯状物,即为病菌的子囊盘 。
受害鳞叶多由先端逐渐向下枯黄,或是从鳞叶中部、茎部首先失绿,然后向全叶发展,由黄变褐枯死 。 在细枝上则呈段斑状变褐,最后枯死 。 受害部位树冠内部和下部发生严重,当年秋梢基本不受害 。
侧柏(Platycladus orientalis)受害后,树冠似火烧状的凋枯,病叶大批脱落,枝条枯死 。 在主干或枝干上萌发出一丛丛的小枝叶,所谓“树胡子” 。 连续数年受害引起全株枯死 。
病原菌为侧柏绿胶杯菌(Chloroscypha platycladus sp.nov.) 。 子囊盘单一或聚集在枯死鳞叶或细枝表面 。 有短柄或无柄,黑色漏斗状,吸水后膨大呈盘状或杯状,橄榄绿色 。 子囊盘直径0.21~0.46mm 。 子实层由粘状胶质组成 。 子囊圆筒形到棍棒形,80~129μm×10~15μm,内含8枚子囊孢子 。 子囊顶端微孔,用染色剂染色无蓝色反应 。 侧丝丝状,透明、端部略膨大,有时有分枝,78~120μm 。 子囊孢子单胞,多为单列,成熟时透明,椭圆形或球形,13~18μm×8~15μm 。
【侧伯叶枯病简介】病原菌菌丝体在玉米粉培养基上生长最好 。 但室内培养难以形成子实体 。 病菌菌丝体生长最适温度15~28℃,超过30℃停止生长,35℃以上则死亡 。 病菌菌丝体生长的酸度从pH值3~7.5时均能生长,尤以pH值4.5~6.5时生长最好 。 病菌子囊孢子发芽率以25~30℃最适,35℃以上子囊孢子不发芽 。
病菌以菌丝体在被害叶中越冬,3月呈现症状,6月在枯死叶上形成子囊盘 。 吸水膨胀释放出子囊孢子,进行新的侵染,一年只侵染一次 。 病害在发生初期往往呈现发病中心,其中心多位于林间岩石裸露,土层浅薄,侧柏生长势衰弱的地段 。 生长势差的病害重 。 在相同立地条件生长的侧柏,15年生的感病指数为37.5,20年生的为66.2,30年生的为84.7 。
病害的发生与坡向坡位无明显关系 。 林分密度大病害往往较重,林缘受害较轻 。
病害的严重程度与6月份的气温和降雨量呈正相关 。 并受冬季的气温和降雨量的制约,呈负相关 。 6月高温降雨量大,冬季寒冷干燥,次年病情就严重,反之亦然 。
侧柏绿胶杯菌是一种寄生性不强的盘菌,侧柏生长势衰弱容易感染 。 凡是影响侧柏生长的各种因素,都有利于病菌的侵染和发展 。
侧伯叶枯病防治方法侧柏叶枯病应立足于营林技术措施,促进侧柏生长,采取适度修枝和间伐,以改善生长环境,降低侵染源 。 有条件的可以增施肥料,促进生长 。 化学防治可以采用杀菌剂烟剂,在子囊孢子释放盛期的6月中旬前后,按每公顷15kg的用量,于傍晚放烟,可以获得良好的防治效果 。 经大面积防治试验,用杀菌剂I号和Ⅱ号烟剂,放烟一次,其效果在50%以上 。 采用40%灭病威,40%多菌灵、40%百菌清500倍液剂,在子囊孢子释放高峰时期喷雾防治,效果优于烟剂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