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怎么了,姓郝的怎么没了( 三 )


以“赤色标志的城堡”解释为最有力 , 相传古代华夏的黄帝部落和炎帝部落皆以颜色为帜 , 其中炎帝部落为赤色 , 即红色;黄帝部落为黄色 。 炎、黄部落皆起源于黄河流域一带 , 并成为当时华夏各部落中最强大的两个部落 。
参考资料:


郝怎么读呢? 一、姓氏源流
郝(Hǎo)姓源出有三:
1、出自子姓 , 为其始祖为帝乙之子子期之后 , 以封地名为氏 。 相传契为商的始祖 , 他曾助禹治水有功 , 被舜任为司徒 , 掌管教化 , 居于商(今河南省商丘南) 。 相传其母因吞玄鸟(燕)卵而生下他 , 故被赐姓子 。 商族后来不断的壮大 , 终于在契的14代孙汤的领导下 , 推翻了夏桀的统治 , 建立商朝 。 据《通志·氏族略》及《名贤氏族言行类稿》所载 , 殷商在第27代天子帝乙即位时 , 将他的儿子子期封于太原郝乡(今山西省太原) , 其后子孙也以地为氏 , 称郝氏 。 一说郝乡在今陕西省西矮附近 , 史称郝氏正宗 。 至于郝氏何时得姓 , 据有关史料所载 , 大致是在商朝被周朝灭亡(公元前11世纪)之后 。 按当时的习惯 , 子期的后裔便有的以地为氏称郝氏 , 有的以国为史称商氏 , 是为山西郝氏或陕西郝氏 。
2、出自复姓郝骨氏所简改 。 据《唐书·宰相世系表》所载 , 相传炎帝神农氏有称郝骨氏者 , 为太昊(伏羲氏)的辅佐 , 其后郝氏中可能就有源自郝骨氏这一支的 。
3、出自他族改姓和小数民族中有郝姓:
① 如上党、卢水、汾州郝姓出自匈奴 。
② 辽西郝姓出自东汉时乌恒人 。
③ 唐时南蛮有郝姓 。
④ 西夏人中有郝姓 。
⑤ 元时都噜别族汉姓为郝姓 。
⑥ 今土家、满、蒙、回、锡伯等民族均有郝姓 。
得姓始祖:帝乙 。 相传契为商的始祖 , 帝喾(高辛氏)之子 。 契曾助禹治水有功 , 被舜任为司徒 , 掌管教化 。 商族后来不断壮大 , 至契的十四世孙汤时 , 推翻了夏桀的统治 , 建立商朝 。 殷商的第二十七代君王为帝乙 , 他将儿子子期封于太原郝乡 。 公元前十一世纪 , 商朝被周所灭 , 按当时的固有习惯 , 子期的后裔便以居地为氏 , 称郝姓 。 他们尊帝乙为郝姓的得姓始祖 。
二、迁徙分布
始于商末太原郝乡的郝姓 , 传了一千多年 , 仍是以今山西太原一带为其繁衍中心 。 秦汉之际 , 郝姓人已逐渐向山西其他地方以及陕西、河南、河北等附近境内繁衍播迁 。 晋末 , 由于官职调迁 , 郝姓有一支自太原徙居润州丹扬(今安徽省当涂县东北小丹阳) , 传七世有郝回 , 在南朝梁任江夏太守 , 又自丹阳徙至安陆(今属湖北省) 。 两晋南北朝时 , 虽社会动荡 , 但居山西之郝姓由于山西特殊的地理位置 , 所受波及不大 , 但河北之郝姓有避战乱而迁山东者 , 河南之郝姓有迁安徽者 。 隋唐之际 , 社会安定 , 郝姓在陕西京兆一带繁衍壮大 , 并形成郝姓历史上的第二大郡望——京兆郡 。 并有郝姓徙湖北、四川者 。 北宋灭亡后 , 郝姓有南迁江南者 , 而世居汾州(今山西省汾阳)的著名画家郝章为避战乱 , 兵火后迁居阆州(今四川省阆中)并落籍当地 。 唐宋以前 , 郝姓主要还是以中原地区为其繁衍的中心地带 , 至于郝姓南迁 , 较他姓要晚 , 规模也要小的多 。 唐宋之际 , 南方的一些地方才出现了较多的郝姓人家 。 元末时 , 灾疫不断 , 农民起义军四起 , 后互相攻伐 , 导致中原、华东、华中人口锐减 , 明初洪武年间 , 郝姓作为明朝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 , 被分迁于今河北、北京、山东、天津等地 。 明清之际 , 郝姓在南方各地的分布渐广 , 湖南、福建等省都有载入史册的郝姓人物;同时在东北的辽宁等省也有了郝姓的聚居点 。 清代时 , 世居山西北部的郝姓跟随走西口的风潮 , 有迁内蒙、甘肃者;而居于福建的郝姓则有渡海赴台 , 进而入南洋新加坡等地者 。 但是 , 此期郝姓仍是以北方为其分布繁衍的中心 。 如今 , 郝姓在全国分布甚广 , 尤以河南、山西、河北三省为多 , 这三省的郝姓约占全国汉族郝姓人口的百分之五十九 。 郝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七十一位的大姓 , 人口较多 , 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零点三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