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时期 , 官学开始逐渐演变为民间私学 。 易学前后相因 , 递变发展 , 百家之学兴 , 易学乃随之发生分化 。 自孔子赞易以后 , 《周易》被儒门奉为儒门圣典 , 六经之首 。 儒门之外 , 有两支易学与儒门易并列发展:一为旧势力仍存在的筮术易;另一为老子的道家易 , 易学开始分为三支 。
《易经》为群经之首 , 设教之书 。
6、《春秋》
孔子所作的《春秋》是一部蕴涵着作者深刻政治思想的政治学著作 , 这是从先秦孟、荀到两汉马、班诸家一致的看法 。 两汉以后 , 今文经学衰微 , 学者多受古文经学门户之见的影响 , 开始视《春秋》为历史学著作 , 并由此引发了长期以来聚讼纷纭的《春秋》性质之争 。
围绕《春秋》是历史学著作还是政治学著作这一问题 , 千余年来先后形成了以下三种观点:
1、传统今文经学家的观点 , 即以《春秋》为政治学著作 , 持此说者如清人皮锡瑞 , 近人徐复观、吕思勉、胡适等;
2、古文经学家及近代“古史辨”派学者的观点 , 即认为《春秋》是历史学著作 , 古文经学家如晋人杜预 , 近人钱玄同、顾颉刚、刘节等人坚持这种看法;
3、调和说 , 即认为《春秋》“亦经亦史” , 持此说者如钱穆、雷戈 。 就“亦经亦史”的说法 , 钱穆认为《春秋》是一部“亦经亦史的一家言” , 理由是古无经、史的区别 , 经、史之分是后代才有的观念 。
以上内容参考:
以上内容参考:
以上内容参考:
以上内容参考:
以上内容参考:
以上内容参考:
【学习知识|儒家经典有哪些,论语中的成语100个】以上内容参考:
关于儒家经典 一· 愚 忠 愚 孝
儒家提倡孝 , 特别是汉代独尊儒术 , 以孝治天下 , 每一个皇帝去世以后 , 在谥号前都加一个孝字 , 如孝文皇帝、孝武皇帝等 。 儒家也提倡忠 , 孔子讲:"君使臣以礼 , 臣事君以忠 。 "(《论语·八佾》)后代流行于世的一对口号是:君叫臣死 , 臣不死 , 臣为不忠;父叫子亡 , 子不亡 , 子为不孝 。 今人称此口号为愚忠愚孝 。 人们以为孔子孟子都是提倡这种愚忠愚孝的 。 其实不然 。 孟子说:"君之视臣如手足 , 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 , 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 , 则臣视君如寇仇 。 "(《孟子·离娄下》)君臣关系是对等的关系 。 虽然说"君为臣纲" , 但并不是绝对服从的关系 。 儒家有的说"君不正臣投别国" , 有的说无道之君 , 要诛之 , 或者换掉 。 关于孝的问题 , 孔子也不是主张愚孝 。 在《韩诗外传》有这么一个故事:孔子的学生曾参是著名的孝子 。 一天 , 曾参有了过失――锄草时 , 误伤了苗 , 他的父亲曾皙就拿着棍子打他 。 曾参没有逃走 , 站着挨打 , 结果被打休克了 , 过一会儿才渐渐苏醒过来 。 曾参刚醒过来 , 就问父亲:"您受伤了没有?"鲁国人都赞扬曾参是个孝子 。 孔子知道了这件事以后告诉守门的弟子:"曾参来 , 不要让他进门!"曾参自以为没有做错什么事 , 就让别人问孔子是什么原因 。 孔子说:"你难道没有听说过舜的事吗?舜作儿子时 , 父亲用小棒打他 , 他就站着不动;父亲用大棒打他 , 他就逃走 。 父亲要找他干活时 , 他总在父亲身边;父亲想杀他时 , 无论如何也找不到他 。 现在曾参在父亲盛怒的时候 , 也不逃走 , 任父亲用大棒打 , 这就不是王者的人民 。 使王者的人民被杀害 , 难道还不是罪过吗?"
在父亲失去理智的时候 , 拿着大棒乱打 , 如果打死、打伤或者打成残废 , 他冷静后会感到十分懊悔 。 这会给父亲的心灵上留下沉重的阴影 , 永远无法摆脱 。 这是"不逃"给父亲造成的精神创伤 。 真正的孝子要逃避父亲的盛怒 , 避免给父亲造成精神伤害 。 不管当时鲁国人怎么夸奖曾参 , 孔子还是严肃地对待此事 , 以便给后人留下正确的意见 。 很显然 , 上述父叫子死的说法 , 孔子是不同意的 。 不该死的 , 就不能轻易地死去 , 即使有父命 。
推荐阅读
- 学习知识|仰组词有哪些词语
- 学习知识|著组词有哪些,怎组词语
- 学习知识|少字旁的字有哪些字,丂字加偏旁组成新字再组词
- 学习知识|欣组词有哪些,用欣组词贬义词
- 学习知识|养组词有哪些,养育的养怎么组词
- 学习知识|安全隐患怎么写,车间十大安全隐患
- 学习知识|的的草书怎么写好看,阻挡的草书怎么写好看
- 学习知识|销售分析怎么写,业绩差的简短总结
- 学习知识|论文参考文献怎么写,论文范文参考文献格式
- 学习知识|遗失证明怎么写,单据遗失情况说明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