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知识|如何学习普通话( 三 )


1932年经国民政府教育部颁布《国音常用字汇》后 , 确定国语标准;新中国成立后1953年以北京市、河北省承德市滦平县为普通话标准音的主要采集地 , 制定标准后于1955年向全国推广 。 2000年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确立了普通话和规范汉字作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法律地位 。
怎样学习普通话?学习普通话的入门方法? 学习普通话必须兼顾语音、语法、词汇三个方面 。 汉语方面的分歧突出地表现在语音方面 , 不但各大方言区之间的语音系统差别大 , 就是一个地区、一种方言内部也常在语音方面有明显的差异 , 而在词汇和语法方面方言与普通话的差异是有限的 。 可以说 , 语音差异是造成交际困难的主要原因 。 所以 , 学习普通话的关键是学习以北京语音为准的标准音 , 学习语音必须专注地通过口、耳的训练才能学好 。
怎样学习普通话发音
学习普通话语音包括发音和正音两个部分 。 发音准确是语音学习最基本的要求 。 发音是否准确与听音、辨音的能力有关 , 所以首先要提高语音的分辨力 。 在掌握了正确发音的基础上 , 还要通过反复练习 , 达到完全熟练的程度 。 正音是指掌握汉字、词语的普通话标准读音 , 纠正受方言影响产生的偏离普通话的语音习惯 , 这属于一种记忆的训练 。 方音同普通话语音的差异不是毫无规律的 , 了解了方音和普通话语音的对应规律 , 就不必一个字音一个字音地死记 , 而可以一批一批地去记 。 在正音的基础上 , 还要通过朗读
、会话练习 , 逐步运用到实际口头语言中 。
普通话的吐字归音
汉字的音节结构分为声、韵、调几个部分 。 声 , 又叫字头;韵 , 分为韵头、韵尾、韵腹三个部分;调 , 字神 , 体现在韵腹上 。 汉字的发音应该以遵循汉字的音节结构特点 。 要求得“珠圆玉润” , 应该尽量将每个汉字的发音过程处理成为“枣核形” , 以声母或者韵头为一端 , 以韵尾为另一端 , 韵腹为核心 。 要达到枣核形是让自己的普通话更纯正的关键 , 但是 , 不可能 , 也不要片面强调字字如核 , 这样必然会违背语言交流的本质 , 去追求技巧和方法 , 削弱声音的感情色彩 , 破坏语言的节奏 。 一个汉字的音程很短 , 大多在三分之一秒就会结束 。 要在短短的时间内兼顾声韵调和吐字归音 , 必须从日常训练开始严格要求:1、出字——要求声母的发音部位准确、弹发有力 。 2、立字——要求韵腹拉开立起 , 做到“开口音稍闭 , 闭口音稍开” 。 3、归音——干净利落 , 不可拖泥带水 。 尤其是
i
u
n
ng等做韵尾时 , 要注意口型的变化 。 如何使声音更饱满、宏亮
感觉说话费劲 , 声音传不远 , 大致有两个原因:其一是没有充分利用共鸣器官;其二是气息不稳 。 我们所发出的声响都是依靠两片声带震动而成 , 本质上没有多大的差别 , 但是震动经过了咽、喉、口腔、鼻腔、胸腔等人体自然的空间后被逐渐修饰、放大 , 形成自己的风格 , 最终传达到听众的耳朵里 。 在我们说悄悄话(用气声)的时候 , 声带并没有震动 , 仅仅依靠气息的摩擦 , 再怎样用力 , 也不会有任何声响 , 因为没有震动 , 也就没有共鸣!反之 , 要追求声音洪亮 , 一味依靠声带的强烈震动 , 只能造成声带充血 , 声音嘶哑 。 唯一的解决办法就是充分利用共鸣腔 , 让震动在口腔、鼻腔甚至胸腔得到共鸣 , 放大 , 自己的声音才会饱满 , 圆润 , 高扬 。 教你几个小技巧:1、体会胸腔共鸣:微微张开嘴巴 , 放松喉头 , 闭合声门(声带) , 象金鱼吐泡一样轻轻地发声 。 或者低低的哼唱 , 体会胸腔的震动;2、降低喉头的位置:(同上);喉部放松、放松、再放松;3、打牙关:所谓打牙关 , 就是打开上下大牙齿(槽牙) , 给口腔共鸣留出空间 , 用手去摸摸耳根前大牙的位置 , 看看是否打开了 。 然后发出一些元音 , 如“a” , 感觉感觉自己声音的变化;4、提颧肌:微笑着说话 , 嘴角微微向上翘 , 同时感觉鼻翼张开了 , 试试看 , 声音是不是更清亮了 。 5、挺软腭:打一个哈欠 , 顺便长啸一声(注意周围有没有人哦!) 。 以上技巧其实就是打开口腔的几大要点 , 以后在大声说话的时候 , 注意保持以上几种状态就会改善自己的声音 。 但是 , 切记 , 一定要“放松自己” , 不要矫枉过正 , 更不要只去注意发音的形式 , 而把你说话的内容给忘了 , 这就本末倒置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