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知识|如何评价书法写的好,如何评价毛笔书法好坏( 四 )


(二)把静止的形象还原为运动的过程
书法作品作为创作结果是相对静止不动的 。 欣赏时应随作者的创作过程,采用“移动视线”的方法,依作品的前后语言、时间顺序,想象作者创作过程中用笔的节奏、力度以及作者感情的不同变化,将静止的形象还原为运动的过程 。 也就是摹拟作者的创作过程,正确把握作者的创作意图、情感变化等 。
(三)从书法形象到具体形象,正确领会作品意境
在书法欣赏过程中,将书法形象与现实生活中相类似的事物进行比较,使书法形象具体化 。 再由与书法形象相类似事物的审美特征,联想到作品的审美价值,从而领会作品意境 。 如欣赏颜真卿楷书,可将其书法形象与“荆卿按剑,樊哙拥盾,金刚眩目,力士挥拳”等具体形象类比联想,从而可以得出:体格强健——有阳刚之气——富于英雄本色——端严不可侵犯的特征,由此联想到颜真卿楷书端庄雄伟的艺术风格 。
(四)了解作品创作背景,正确把握作品的情调
任何一件书法作品都是某种文化、历史的积淀,,都是特定历史文化背景下的产物 。 因而,了解作品的创作背景包括创作环境,弄清作品中所蕴含的独特的文化气息和作者的人格修养、审美情趣、创作心境、创作目的等等,对于正确领会作者的创作意图,正确把握作品的情调大有裨益 。 清王澍《虚舟题跋·唐颜真卿告豪州伯父稿》云:“《祭季明稿》心肝抽裂,不自堪忍,故其书顿挫郁屈,不可控勒 。 此《告伯文》心气和平,故客夷婉畅,无复《祭侄》奇崛之气 。 所谓涉乐方笑,言哀已叹 。 情事不同,书法亦随而异,应感之理也 。 ”可见,不论是作者的人格修养、创作心境,抑或是创作环境,都对作品情调有相当的影 。 向 。 加之书法作品受特定时代的书风和审美风尚的影响,更使书法作品折射出多元的文化气息 。 这无疑增加了书法欣赏的难度,同时更使书法欣赏妙趣横生 。
总之
书法欣赏过程中受个性心理的影响,使欣赏的方法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 。 以上所述仅是书法欣赏的一种方法,欣赏过程中可以将几种方法交替使用 。
另外,欣赏过程中还必须综合运用各种书法技能、技巧和书法理论知识,极大限度地挖掘自己的审美评价能力,尽力按作者的创作意图体味作品的意境 。 努力做到赏中有评、评中有赏,并将作品放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中去考察,对作品作出正确的欣赏和公正、客观的评价 。
当然,掌握了正确的欣赏方法以后,多进行欣赏,是提高欣赏能力的重要途径,扬雄谓,“能观千剑,而后能剑;能读千赋,而后能赋”,说的正是这个意思 。

书法作品是怎么评价的? 1.
南朝书家王僧虔在《笔意赞》中说:“书之妙道,神采为上,形质次之,兼之者方可绍于古人” 。 他所强调的是以形写神,形神兼备 。 我认为在读作品之前,心里首先要明确书法欣赏的审美标准,这是正确进行书法评价与欣赏的基础 。 其次是要掌握书法欣赏的方法,这是进行书法评价与欣赏的关键所在 。
2.
一般地说,“形”包括点画线条以及由此而产生的书法空间结构;“神”主要指书法的神采意味 。
3.
书法的点画线条具有无限的表现力,它本身抽象,所构成的书法形象也无所确指,却要把全部美的特质包容其中 。 这样,对书法的点画线条就提出了特殊的要求 。 要求具有力量感、节奏感和立体感 。
4.
点画线条的力量感是线条美的要素之一 。 它是一种比喻,指点画线条在人心中唤起的力的感觉 。 早在汉代,蔡邕《九势》就对点画线条作出了专门的研究,他指出“藏头护尾,力在字中”,“令笔心常在点画中行”,“点画势尽,力收之” 。 要求点画要深藏圭角,有往必收,有始有终,便于展示力度 。 需要注意的是,我们强调藏头护尾,不露圭角,并不是说可以忽略中间行笔 。 中间行笔必须取涩势中锋,以使点画线条浑圆淳和,温而不柔,力含其中 。 但是,点画线条的起止并非都是深藏圭角不露锋芒的(大篆、小篆均须藏锋) 。 书法中往往根据需要藏露结合,尤其在行草书中,千变万化 。 欣赏时,既要注意起止的承接和呼应,又要注意中段是否浮滑轻薄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