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文中一、三、五不论, 二、四、六分明的原则, 也适用于对联, 是指五、七言诗每句的第一、三、五字, 不拘平仄, 当用平声字的用了仄声字, 或当用仄声字的用了平声字, 皆无不可;而每句的第二、四、六字, 则须平仄分明, 不容更换 。 皆因一、三、五字平仄移易, 读音影响不大, 二、四、六字平仄失调, 则读之拗口, 乃律诗之大忌, 用于楹联创作, 也是传统楹联作法之大忌 。
以上介绍的是传统楹联的作法及程式, 随着对联艺术的逐步成熟和发展, 各种新奇的作法跟句式也不断出现, 还出现了许多独特的联格, 所谓非正宗楹联, 是指不过分强调平仄、工仗、用韵的楹联 。 这种联语作品, 长期以来被斥为非正宗的楹联作品 。 其实, 从对偶修辞手法孕育了楹联的客观实际看, 不拘平仄的楹联与平仄协调的楹联的句式、句法、结构是同时具备的;从贴桃符到贴楹联这一民俗习惯看, 不拘平仄的楹联与平仄协调的楹联, 也是同时产生和发展的 。 不拘平仄楹联的写作灵活自由, 可以根据实际内容量体裁衣, 完全适应推广普通话的新形势, 具备强烈的时代感, 愈来愈显示出其强大的生命力, 正以其直切、朴实、稳重的艺术风格, 在联海中闪耀着奇光 。
对联怎么写? 对联文字长短不一, 短的仅一、两个字;长的可达几百字 。 对联形式多样, 有正对、反对、流水对、联球对、集句对等 。 但不管何类对联, 使用何种形式, 都必须具备以下特点:
- 要字数相等, 断句一致 。 除有意空出某字的位置以达到某种效果外, 上下联字数必须相同, 不多不少 。
- 要平仄相合, 音调和谐 。 传统习惯是「仄起平落」, 即上联末句尾字用仄声, 下联末句尾字用平声 。
- 要词性相对, 位置相同 。 一般称为「虚对虚, 实对实」, 就是名词对名词, 动词对动词, 形容词对形容词, 数量词对数量词, 副词对副词, 而且相对的词必须在相同的位置上 。
- 要内容相关, 上下衔接 。 上下联的含义必须相互衔接, 但又不能重复 。
此外, 张挂的对联, 传统作法还必须直写竖贴, 自右而左, 由上而下, 不能颠倒 。 - 学习知识|位怎么写,草书位字怎么写
- 学习知识|手抄报内容怎么写,建党手抄报内容40字
- 学习知识|怎么写读书笔记,小学生怎么写读书笔记
- 学习知识|名字英文怎么写,名字用英语怎么说写
- 学习知识|为字怎么写,字的书写
- 学习知识|刎怎么读,刎么字
- 学习知识|仵怎么读,吴姓分布
- 学习知识|心无旁骛怎么读,心无旁贷有这个词吗
- 学习知识|great怎么读,Great怎么读英语
- 学习知识|纨怎么读,钗怎么读
与对联紧密相关的横批, 可以说是对联的题目, 也是对联的中心 。 好的横批在对联中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相互补充的作用 。
形式
顾名思义, 对联是要成“对”的, 即由上联和下联所组成 。 上下联字数必须相等, 内容上也要求一致, 亦即是要上下联能“联”起来(平仄相对), 两句不相关联的句子随便组合在一起不能成为对联 。
对联一般都是竖写, 上联末字(仄声)贴在右边(上手), 下联末字(平声)贴在左边(下手) 。
对联的对仗, 虽然与诗有相同之处, 但它比诗要求更严 。 对联有宽对和狭对之分 。 宽对只要求上下联内容有联系即可成联, 而狭对则要严格按《笠翁对韵》的标准来撰写 。 不过在实用对联中, 采用宽对较多, 而狭对则往往因为对仗的要求太严, 束缚了人们的思维, 有因文害意之嫌, 故而很少应用 。
对联的平仄规律, 与诗基本相同, 一般套用律诗的 一三五不论, 二四六分明的基本法则 。
如何断定对联的上下联呢?除从联文的内容中去辨别, 更为重要的是从联文字尾的平仄声去判定 。 对联严格规定上联末字用仄声, 下联末字用平声 。 后人称这种规则为仄起平落 。 必须注意的是: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的“四声”有些不同 。 自从推广汉语拼音化, 和以北京语音为全国通用语言以后, 同一汉字的平仄发生了变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