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茶养花养鱼( 三 )


这两句 , 也以小见大 , 兼含哲理 。 《盆池》五首作于元和十年 (815)春夏之际 , 当时作者在京任考功郎中知制诰 。
地处机要 , 很想大有作为 。 这组诗反映了诗人乐观开朗、渴望沾溉万物的心境 。
另附:老翁真个似童儿 , 汲水埋盆作小池 。 一夜青蛙鸣到晓 , 恰如方口钓鱼时 。
莫道盆池作不成 , 藕稍初种已齐生 。 从今有雨君须记 , 来听萧萧打叶声 。
瓦沼晨朝水自清 , 小虫无数不知名 。 忽然分散无踪影 , 惟有鱼儿作队行 。
泥盆浅小讵成池 , 夜半青蛙圣得知 。 一听暗来将伴侣 , 不烦鸣唤斗雄雌 。
池光天影共青青 , 拍岸才添水数瓶 。 且待夜深明月去 , 试看涵泳几多星 。
盆池杜牧凿破苍苔地 , 偷他一片天 。 白云生镜里 , 明月落阶前 。
【赏析】凿破苍苔地 , 偷他一片天 。 白云生镜里 , 明月落阶前 。
唐代诗人承传《风》《骚》及汉魏六朝文学的自然生态意识 , 同时由于受本朝儒、释、道思想的共同影响以及唐人投笔从戎的边塞生活 , 官吏贬谪地方的特殊身世等因素 , 唐代诗人与自然的关系已达到了空前融洽的地步 。 三四两句“白云生镜里 , 明月落阶前” , 是对“偷他一片天”内容的具体描述 。
“白云”、“明月”是两个极为纯洁无瑕、淡雅优美的鲜明意象 , 加之配以透明如镜的盆池意象 , 则更营造出所特有的晶莹清澈、玲珑剔透的澄明世界 。 而如此之澄明世界 , 当是诗人冰心玉壶、幽洁雅淡心灵世界的美好象征 , 与诗人当下那君昏臣乱、纲纪败坏肮脏龌龊之丑恶社会形成鲜明的对照 。
因此 , 诗人便渴求拥有那万象澄明、谐和宁静的盆池世界 。 这正是诗人“偷他一片天”的根因所在 , 也是唐代其他诗人们创作“盆池”同类题材的共同旨趣所在 。
当然 , 除杜牧《盆池》诗所具有的冰洁幽雅心灵世界的象征意义之外 , 它还具有崇尚佛道、坐禅忘怀的宗教修炼意味 。 这是唐代诗人尤其是中、晚唐诗人颇为普遍的宗教情结与社会思潮 , 是唐代儒、道、佛三教合流思想的自然结晶 。
杜牧《盆池》一诗欣赏 从杜牧《盆池》的五绝诗中 , 我们便深切体会到唐代诗人亲近自然、热爱自然、妙赏自然的审美意识与仁爱情怀 。 所谓“盆池” , 即埋盆于地 , 引水灌溉而成小池 , 用以种植可供观赏的鱼类与水生花草等 。
这是唐代诗人喜好自然、观赏风景、陶情养性颇为普遍的娱乐方式之一 。 有关“盆池”题材的描写 , 唐诗中每每可见 。
如韩愈《盆池五首》:“老翁真个似童儿 , 汲水埋盆作小池 。 一夜青蛙鸣到晓 , 恰如方口钓鱼时 。 ”
“莫道盆池作不成 , 藕梢初种已齐生 。 从今有雨君须记 , 来听萧萧打叶声 。 ”
“瓦沼晨朝水自清 , 小虫无数不知名 。 忽然分散无踪影 , 惟有鱼儿作队行 。 ”
“泥盆浅小讵成池 , 夜半青蛙圣得知 。 一听暗来将伴侣 , 不烦鸣唤斗雄雌 。 ”
“池光天影共青青 , 拍岸才添水数瓶 。 且待夜深明月去 , 试看涵泳几多星 。 ”
(《全唐诗》卷三四三)姚合《咏盆池》:“浮萍重叠水团圆 , 客绕千遭屐齿痕 。 莫惊池里寻常满 , 一井清泉是上源 。 ”
(《全唐诗》卷四九九)张蠙《盆池》:“圆内陶化功 , 外绝众流通 。 选处离松影 , 穿时减药丛 。
别疑天在地 , 长对月当空 。 每使登门客 , 烟波入梦中 。 ”
(《全唐诗》卷七O二)齐己《盆池》:“盆沼陷花边 , 孤明似玉泉 。 涵虚心不浅 , 待月底长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