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知识|致橡树表达了怎样的爱情观,谈谈你对爱情的看法300字( 三 )



第三 , 用“泉源、险峰、日光和春雨”豆丁一味奉献的爱情观 。 这些事物在其他文学作品中大多属被赞美的对象 , 诗人在这里虽然不象前两种全盘否定 , 但也表示了自己的不认同 。 因为它们为了橡树的蓬勃生长 , 无怨无悔地奉献、结予 , 却忘了给自己一个独立的世界、创造自身价值的机会 , 这种自我牺牲精神固然可嘉 , 却也难免令人遗憾 。 所以 , 这是一种“一味奉献”的爱情 。
作者理想的爱情:
应有共同的伟岸和高尚 , 有共鸣的思想和灵魂 , 扎根于同一块根基上 , 同甘共苦、冷暖相依 。

致橡树感悟——我的爱情观 内容来自用户:午夜的钟声ALLY
《致橡树》有感
致橡树》中 , 作者认为的爱情观是独立 , 平等 , 互相扶持 , 互相理解的 。 作者眼中的他和她不仅要同甘共苦 , 还要精神上的融合 。 她用“凌霄花”象征了“攀附” , “鸟儿”象征了“痴情” , “泉源”象征了“慰藉” , “险峰象征了“陪衬”……而这些都是她否定的爱情观、
“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 , 我们共享雾霭、流岚、霓虹 。 仿佛永远分离却又钟声相依 。 ”这是我最喜欢的一句 。 既然选择在一起 , 那必定风雨同舟、甘苦与共 。 曾经 , 我问过妈妈 , 她和爸爸为什么会结婚 , 妈妈是这样说的:“我们的婚姻是没有爱情基础的 , 只是大家都到了该结婚的年龄了 , 于是就凑了个对 , 一开始也是性格很不适合 , 一直吵架 , 但是后来有了你 , 就开始慢慢体谅 , 慢慢相依 , 相互帮助 。 ”也许爱情是陪伴 , 又或许爱情的最终是亲情 。 但无论如何 , 只有相依相守才是最长情的告白 。
北朝名歌中有一首经典“上邪 , 我欲与君相知 , 长命无绝衰 , 山无陵 , 江水为竭 , 冬雷震震夏雨雪 , 天地合 。 才敢与君绝 。 ”诗中女子的痴情 , 鉴定的新年感人至深 , 也是值得人们肯定的 , 痴情是信念坚定的表现 , 同时也只有信念坚定了才能慢慢走下去 , 才能甘苦与共 , 否则一切都是空谈 。 孔雀东南飞中刘兰芝、焦仲卿不痴情吗?“君当作磐石 , 妾当作蒲苇 , 蒲苇韧如丝 , 磐石无转移 。 ”他为了她放弃了秦罗敷 , 放弃了官位 , 放弃了母亲 , 只愿得一心人 , 白首不相离 , 于是自挂东南枝 。 最后 , 二人共赴黄泉 , 合葬墓前 , 东西植松柏 , 左右种梧桐 ,
现代诗歌《致橡树》表现了作者怎样的爱情观? 在爱情中要保持独立自主;有同甘共苦的勇气;爱情中的包容性 。
这首诗共36行 , 前13行诗人用攀援的凌霄花、痴情的鸟儿、泉源、险峰、日光、春雨六个形象 , 对传统的爱情观进行否定;14~36行正面抒写了自己理想的爱情观 。 《致橡树》被选入人教版高中语文教科书 , 郑州大学、西北工业大学、上海财经大学等高校大学语文教科书 。
作品赏析
虽然舒婷说过《致橡树》“并非一首爱情诗” , 但更多的读者还是愿意把它当作爱情诗来欣赏 。
这首诗通过整体象征的艺术手法 , 用“木棉”对“橡树”的内心独白 , 热情而坦诚地歌唱自己的人格理想以及要求比肩而立、各自独立又深情相对的爱情观 。
可以看出 , 诗人在选取诗歌创作材料时有着精心的设计:橡树是那样适合代表男性的阳刚之美 , 而木棉则又是那样贴切地代表了女性的自强自立以及与男性平等的要求 。 这首诗一诞生 , 橡树和木棉 , 就成为我国爱情诗中一组崭新的意象 。
诗篇一开始用了两个假设和六个否定性比喻 , 表达出了自己的爱情观:她既不想高攀对方 , 借对方的显赫来炫耀虚荣;也不想一厢情愿地淹没在对方的冷漠浓荫下 , 独唱那单恋的歌曲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