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地理知识|狂草是唐代人谁所创( 三 )


汝南公主墓志

此帖无款,传为虞世南书,亦有人认为是旧摹本 。 纸本,行书18行,共222字 。

此帖书法温润圆秀,用笔近似宋代米芾,故有米临之说 。 明王世贞 评此书:“潇散虚和,姿态风流,有笔外意 。 ”明李东阳也说此帖:“笔势圆活,戈法独存 。 ”所谓戈法,就是虞世南研究“二王”书法所悟到的一种独特笔法 。 相传唐太宗临右军书法,写到“戬”字时,虚其“戈”令世南补之,然后拿给魏征 看 。 魏征说,圣上之书惟“戈法”逼真 。 可见虞世南书法造诣之深了 。

《汝南公主墓志》前几行确实与虞世南的楷书风格相一致,具备了含蓄深沉,外柔内刚,凛然不可犯的风度 。 可惜后半部则流于荒率,疑为伪作,不无道理 。 此帖现藏上海博物馆 。 ”

3、褚遂良(公元596-658或659) 字登善,钱塘(今浙江杭州)人 。 官至右仆射河南公,世称褚河南 。 他的书法学王羲之、虞世南 。 《唐人书评》说他的字是:“字里金生,行间 玉润,法则温雅,美丽多方 。 ”他所写的《雁塔圣教序》,最有自家之法 。 在此碑中,他把虞、欧法融为一体,皆凹姹*,波势自然 。 从气韵上看直追王逸少,但用笔,结字,圆润瘦劲之处却是褚法 。

4、薛稷(公元649-713) 字嗣通,蒲州汾阴(今山西万荣)人 。 他是魏征的外甥,官至礼部尚书,太子少保,世称薛少保 。 他书法学虞世南和褚遂良,是褚的高足 。 唐人说:“买褚得薛,不失其节”,足见他“锐精临仿” 。 《广川书跋》说他“其师承血脉,则于褚为近 。 至于用笔纤瘦,结字疏通又自成一家” 。 这就是宋徽宗瘦金书之所由出 。 有《信行禅师碑》传世 。

5、陆柬之(公元1045-1105) 江苏吴县人 。 他是虞世南的外甥 。 书法早年学其舅,后学“二王” 。 后人称其“晚擅出蓝之誉” 。 他的书法遗迹传世者甚少 。 《绛帖》有陆字廿五字,又有行书陆机文赋一卷 。 其书法,赵孟俯以为“唐初善书者称欧虞褚薛,以书法论之,岂在四子下耶 。 然世罕有其迹,故知之者希耳 。 ”我们看陆书《文赋》墨迹,亦如陆机《文赋》论文所称“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播芳蕤之馥馥,发青条之森森”,有逸气,逸笔,直追“二王” 。

6、李邕(公元678-747) 字泰和,扬州江都人,官至北海太守,人称李北海 。 他的字从“二王”入手,能入乎内而出乎其外 。 李后主说:“李邕得右将军之气而失于体格 。 ”恰道出李邕善学之处 。 《宣和书谱》说:“邕精于翰墨,行草之名由著 。 初学又将军行法,既得其妙,乃复摆脱旧习,笔力一新 。 ”《叶有道碑》、《岳麓寺碑》、《云麾将军碑》为其代表作 。 他的笔力遒劲舒放,给人以险峭爽朗的感觉 。 苏东坡,米芾都吸取了他的一些特点,元代的赵孟俯也极力追求他的笔意,从中学到了“风度闲雅”的书法境界 。 他对后世产生了较大影响 。

7、张旭 字伯高,吴郡人,世称张长史,生卒年月不详 。 他得书法得之于“二王”而又能独创新意 。 他的楷书端正谨严 。 规矩至极,黄山谷誉为“唐人正书无能出其右者” 。 若说他的楷书是继承多于创造,那么他的草书则是书法上了不起的创新与发展了 。 韩愈说:“旭善草书,不治他技故旭之书 ,变动如鬼神,不可端睨 。 ”杜甫在《八仙歌》中写道:“张旭三杯草圣传,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 。 ”他能把书法艺术升华到,用抽象的点线去表现书法家思想情感高度的艺术境界 。 在书法艺术中,他的字貌似怪而不怪,关键在于点画用笔完全符合传统规矩 。 可以说,他是用传统技法表现自己的个性,而在书法上成了有创造力的无愧于自己时代的书法家 。 博大清新,纵逸豪放之处,远远超过了前代书法家的作品,具有强烈的盛唐气象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