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则①说明每个人一次只许借一本书 , 每本书可以借三天;规则②说明图书馆工作人员要对每天的借书情况做记录 , 规则③说明要爱护所借的图书 , 不允许在借的书上乱写乱画 , 不允许在借的书上折角 。 他们将画贴在图书馆门口 , 用来提醒每一个前来借书的幼儿 。
随后的活动中 , 我发现幼儿几乎全部能按图书馆规则借换书 , 工作人员也作了整齐的借还书记录 。 如果记录的目的是为了反映出在幼儿的学习经历中教师的作用 , 并要对教师的角色加以评价、改进 , 那可以通过记录下同事的建议、家长的反馈、幼儿对教师的评价等 , 通过分析观察记录本身来实现 。
可以说 , 记录也是教师了解自己的一扇窗口 。 第一个案例中 , 教师们在反复观看录像记录时 , 十分感慨地说 , 这段纪录不仅让她们清晰地看到了发生在“床下取鞋”中的学习过程 , 更重要的是让她们开始修正原来所持的幼儿学习观 , 她们开始意识到孩子的学习潜能超出了她们原来的估计 , 一个2岁多的孩子也会如此自主地探索;同时 , 她们更为深刻地理解了 , 对于幼儿来说 , 很多有意义的学习就直接发生在自然的生活中;记录的目的不只是为了关注孩子 , 欣赏孩子 , 更重要的是为了理解孩子 , 为教师更好地给予孩子以适合其需要和发展水平的教育回应提供依据 。
而记录下讨论的过程 , 并在事后讨论这一记录 , 也促进了教师的反思 。 丽莲·凯兹认为 , 记录可以“把幼儿在教室里的经历变成可以看见和可以理解的东西” 。
观察和记录 , 不仅可以使我们看到幼儿的学习经历和发展 , 更有益于教师解读幼儿的行为 , 解读幼儿建构知识的方式 , 促进教师反思、改进自己的教育行为 , 从而进一步促进幼儿更好地发展 。 前面三个案例分别采取了实地观察通常的结果呈现方式——“样本记录”和“情境记录” 。
样本记录主要记录被观察对象从早到晚的环境和各种生活行为 。 这类记录中 , 主体保持不变 , 主体所在的环境发生变化 。
一般 , 对个案的观察都采取这种方式呈现 。 而情境记录是对被观察对象在一个特定环境中的全部时间内的行为和背景的记录 , 即在相同的环境中观察记录各个主体 。
实际观察过程中 , 教师常常受自身兴趣、重视程度的影响 , 有所预期地观察 , 有所选择地记录 , 记录的内容固定在所期望的结果上 , 忽略了例外的情况;以“理论知识”为依据来弥补缺失的信息 , 凭着第一印象对孩子进行猜测、判断 。 这些抛开环境的观察、记录 , 可靠性极有可能受到影响 。
心理学家巴克和赖特指出 , 与熟悉幼儿的个性相比 , 个体的行为与情境不可分割 , 观察幼儿所处的环境能更好地解释幼儿当时的行为 。 在大多数时 。
文章插图
推荐阅读
- 用过的活性炭可以养花用
- 小学作文我学会了养花
- 初中物理自动加水养花设计
- 中药渣可不可以养花
- 家养花草肥料
- 卧室养花吸收二氧化碳
- 锯末腐熟养花
- 老舍《养花》阅读答案
- 老舍养花中心句是哪个
- 生铁沫能养花吗